最近有两个名人相继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一位是kate spade设计师,一位是美国美食节目主持人安东尼·波登,于是人们又开始严肃地对“自杀”这个话题进行了思考。
当我通过搜索引擎查询“自杀”这个词时,跳出的第一条便是:你需要帮助吗?心理咨询电话bla bla bla。
我们大多数人对自杀颇有微词,认为这是一种心理疾病,是生活的弱者、是逃兵,是不负责任的自私行为。
社交媒体告诉我,生活中的英雄主义是认清了生活本质以后依然能够勇敢活下去。换句通俗的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
我们歌颂那些历经艰险依旧勇敢生活的坚强,我们期待医疗技术的突飞猛进可以让人人都老无所病,我们传递着生命的伟大,互相鼓励着风雨同舟走下去。
其实,我们早就发现,生活真的不像想象中的容易,生命也有时候脆如琉璃。但生命之河说短不短,说长不长,人的一生总要经历几万个日出和日落,为了在每个日出和日落时依然怀有梦想,抱有希望,我们自我加油打气,编织了一个又一个的谎言麻醉剂。
当生活的不顺向我们走来,我们会说: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当感到生活欠美满之时,我们会说:人贵在知足常乐、生活之美在于人的内心,健康平安便是幸福…
为了让尽可能多的人笑着活下去,我们还创造了心理咨询师。我并没有经过任何心理干预,因为我所理解的心理咨询师最终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拨“乱”反正,为这个社会增加一个有益的正常人。
在我心里,我尊敬活下去的每个人,我也佩服敢于结束自己生命的身体力行者。
对有些人而言,人的一生无非是吃饱喝好,追求并尽情享受这个世界赐予的物质或精神食粮;
但对于有些人而言,他尽其一生孜孜追求活着的目的和意义。在看清了真相之后,他可能会将其推倒,然而构建新的动力;但也有可能,在他看清真相之后,便就此沉迷、沉沦,随后便随心作出选择。
对于第一种情况中的人而言,活着即合理,无须考虑这隐藏着的真相,是丑是美不足挂齿,但这种人是天生赋予的能力,后天难以习得。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生活真相对他们的天然屏障,让这个世界才可以绵绵不息繁衍下去。
而第二种情况人,可能是天生的敏锐或是后天的智识所致,他们翻阅书海、苦思冥想、茶饭不思,为的是找到生活的真谛和意义。
但是,当我们对生活这个课题纵深挖掘时,我们发现真相总是残忍的,越深刻越残酷,根本没有想象中的美好。
有人为了接受它,或者给她重新涂脂抹粉 或者给自己戴上了滤色墨镜———为的无非是在这条单行道上继续前行。
但是,还有一些人,他们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便无法说服自己继续蒙蔽双眼或者欺骗自己,不愿意向这个世界妥协,便凭借着自身无畏的勇气,结束了在这个世界的旅程。
我们弄错的是,以为自杀的人是被某件具体的事情所打垮,以为抑郁症患者是因为受某个外因而刺激。其实不然。自愿的死亡意味着承认,甚至是本能地承认生活、生存这种习惯的可笑性,承认活着没有任何深刻的理由,承认每日的骚动之无理性和痛苦之无益。这类人才是看清生活本质、并不愿为之妥协的战士。
而胆小如同我们的平凡人,话语中唱的生活的勇气,心底里隐藏的却是对真实的视而不见或投降。为了给予存在以意义,生命以伟大。我们世世代代不遗余力地编织或构造了一个个美丽的谎言,为的是给个理由让青年人能够顺利迈向老年,让老年人回顾一生方能得出不虚此生此生无憾的总结,生怕说出“我后悔了一生”这等悲语。生命,渐渐地变成了一场妥协,妥协着将就,妥协着欺骗,妥协着就过完一生。
并没什么伟大,可是谁又敢承认呢?
毕竟,生老病死,很多时候不由得你我进行选择,心智慢慢成熟的同时,也慢慢发现了生活的不易,但是你已经踏上了快车道,不进则退,只能硬着头皮——不,头皮总有磨损一天,只能蒙上双眼,假装跑步机上锻炼,直到力气耗尽,让寿命自然的终结。
如果说,人生之路能够有十字路口供人选择,我相信,选择会非常有趣。
但,这么做的前提是,从现在开始就承认生活的不美好,至少它是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