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保圣寺出来,一眼望去不见周先生踪影,香花桥兀自在巷子的尽头矗立着。
打周先生电话,他说他还在里面,说在叶圣陶纪念馆门口。我竟不知道叶圣陶纪念馆要从保圣寺右侧门进,或者还有别的什么门是我不知道的?
这是入口。
叶圣陶纪念馆,是叶圣陶当年任教的“吴县第五高等小学”旧址,现被列为江苏省学校德育教育基地、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17—1921年,叶圣陶在吴县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任教,从此与甪直结下了不解之缘,叶圣陶把甪直比作培育自己成长的摇蓝,亲切地称之为“第二故乡”。
纪念馆展厅的大门,应该是八扇吧。
进门,大厅正中纯白色弧形屏风前,立有一尊叶圣陶先生的青铜头像。屏风上方是赵朴初先生的题词“一代师表”。
叶圣陶先生的出生地就很不凡,悬桥巷是个名人巷。
晚清状元洪钧故居、吴中名医钱伯煊故居、西医名家方嘉谟故居、清代大藏书家黄丕烈著名藏书楼“百宋一廛”故址,还有潘宅及潘氏松鳞义庄、丁氏济阳义庄等。近代历史学家顾颉刚的故居就在一河之隔的顾家花园。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对叶老的这一教育主张,深以为然。
展厅部分主要以珍贵的实物、照片及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介绍了叶老光辉的一生以及在教育、文学、社会活动等方面的卓越成就和重大贡献。特别是在甪直期间所进行的教育改革实践、文学创作等。
这个叫“四面厅”。外似方亭,圆柱矮墙,四面环通,是当年“五高”的博览室。叶老常把自己购买的中外进步书籍放在这里供学生阅读。如今厅堂内安放着叶老的遗容面膜,供参观者瞻仰。
这个是当年的“女子楼”,四间二层。1919年,叶老夫人胡墨林应邀女子部教师,在此执教三年。
叶圣陶先生墓位于纪念馆的西北,纪念馆后面园子的一角。那个著名的“生生农场”也在附近。
流连于叶圣陶纪念馆,参观女子楼、四面厅、鸳鸯厅等旧迹,想象叶圣陶当年在此工作、生活的情景,品读叶老精彩的文学作品,每个人内心深处或多或少都会受到一些震颤吧。
而叶老与甪直的渊源该怎么说呢?
甪直的秀美风光和人文底蕴,给叶圣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而叶先生的文章著作又使甪直这个神州水乡璀璨的明珠更加熠熠生辉。
陆龟蒙墓园,在叶圣陶墓的北侧,与之南北相望。
陆龟蒙,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字鲁望,别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江苏吴县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今甪直镇),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笠泽丛书》等。与皮日休齐名,世称“皮陆”。他撰写的《耒耜经》是一部描写中国唐朝末期江南地区农具的专著。
清风亭,沿袭至今已有千年历史。相传当年陆龟蒙因看不惯晚唐官场的腐败与黑暗,而辞官归隐甪直,他在屋前栽下银杏树,建斗鸭池,亲自下田务农,中耕除草从不间断。闲暇时则带着书籍、茶壶、文具、钓具等往来于江湖之上。
亭内塑像。
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这首《白莲》,托物言志,寄托遥深。它描写白莲花含着怨恨在人们不知不觉中谢落,暗喻洁身自好的人,在黑暗社会里,总是受到冷落和排挤,最终被埋没。也表现了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孤芳自赏的心理。
相传,陆龟蒙好养鸭,喜欢玩斗鸭的游戏。这个斗鸭池,就是当年他养鸭斗鸭的地方。
突然想起冯延巳《谒金门》的“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敢情那个时代男的女的都喜欢看斗鸭呢。
陆龟蒙的《耒耜经》中国有史以来独一无二的一部古农具专志。一共记载了4种农具,除江东犁以外,还有爬、礰礋和碌碡。
看到“江东犁”几个字,忽然来了精神,原来在甪直农具展览馆看到的那个农人是陆龟蒙?
一千多年来,陆龟蒙成就了甫里,甫里也成就了他。“甫里先生”,成为甪直人文史上的一座丰碑。
陆龟蒙,中国封建社会中一个不同寻常的文人。他隐居甫里,却心怀天下;他满腹诗书,却亲自耕作,研究农具;他写诗作文,耕田种地;闲暇之余,煮茶、垂钓、泛舟江湖间。他活得潇潇洒洒,为中国文学史和中国农学史同时抹上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