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是儒家的核心,也是儒家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仁”的最初含义是指人与人的一种亲善关系。
儒家讲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讲的是入世。所以“仁”自然就成为了儒家的核心。孔子把“仁”定义为“爱人”,并解释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到了孟子,他把仁同义联系起来,把仁义看作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其“仁”,指人心,即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仁爱之心;其“义”,指正路,“义,人之正路也”。
【空】是佛家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涉及到对宇宙和人生本质的理解。
缘起性空——缘起,是说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众缘和合而生起的,性空,是说众缘合成的诸法,其性本空,无有真实的自体。
譬如,身体是“空”,就是说身体是不停地在不灭和生长的,样貌和体格在一段时间后必定有所变化,故此,我们不执著一时的样貌和体格作为恒久的价值。
其次,心也是“空”,就是说,要明白人的思想亦不停在变。在不同阶段,新的思想会出现,而旧的思想会遭放弃。即使在同一阶段,人的内涵无论多好亦会有坏的一刻,无论多坏总有好的一刻。所以,不要由于人过往的形象而对他的评价固执不变,否则只会产生很多人际关系的烦恼。
事物之所以能够运动变化,关键就是“性空”——任何事物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本质。
正是因为“性空”,因而事物可以去加以改变;而改变事物的途径,也就是改变事物的缘起。这个缘起,既包括“内因”——事物发展的可能性,也包括“外缘”——影响与改变事物发展的相关条件。如果能够把握有效增加或者减少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相关条件,就可以让事物向成、住、坏、灭等不同的方向去发展。如现在的“反季节瓜果蔬菜”,就是充分把握植物生长的不同因缘而造就出来的。如果不是因为传统植物生长模式的“性空”,如何能够人为加以改变、让人们在冬天也能吃到其它季节的瓜果蔬菜。
所以,佛教的性空,并不是目空一切,而是对事物本质及其变化规律的把握。
事物是基于因缘所生法而存在是变化无常,而不是恒久固定的。所以简单来说,“空”即是指事物的变化无常现象。而相对于我们的思想来说,就是明白没有什么事物是固定不变。
【无】是道家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源自于老子《道德经》。
“无”是宇宙的本原,万物之母,是“有”产生的前提。
“无”不是指空无一物,而是指一种超越常规认知的原始状态或力量。我们常规认知能够把握的叫“有“,那么我们常规认知无法把握的就叫做“无”。
由无产生一,即能量;而能量又分为阴能量与阳能量两种,即一生二;两种能量的相互作用产生了事物。而事物是一个系统,由元素、结构、功能组成,即二生三;元素、结构、功能的不同排列组合产生了万物,即三生万物。
道家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其核心理念是“天人合一”和“道法自然”。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生,人类应该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统治者应当遵循自然法则,不过多干预自然,以免破坏自然界的和谐。人类应当体察自然之道,不轻易杀伤万物,追求内在的平衡与和谐。个人应该有一种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追求内心的平和与满足。它鼓励人们远离世俗的纷扰,专注于自我修养和精神满足。
儒家强调人与人的关系;佛家强调人与心的关系;道家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