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晨风,掠过树梢,透过窗灵,拂过飘起的纱帘,道道金光斑驳错落。静谧中,那有节奏的沙沙声,淹没了一张张蹙眉沉思的脸。面前的孩子们正奋笔疾书,完成一学期最后一张答卷。
心之所向皆是美好,付诸行动方能致远。此刻,他们书写的或许是为换取假期外出旅行,或心爱之物,更有甚者是短暂手机自由放自我的筹码。可他们何曾想过,这份沉甸甸的试卷又承载了命题者的智慧?寄托了为之辛苦付出的老师们的希望?考场上千姿百态,形同天庭里那些罗汉无异。
回想,那天,如若一张试卷摆在我们面前,会不会也是灵魂的烤问?坐在监考席上的校长,又会看到底下恨不得把试卷扣出洞来的我们怎样的样态呢?
深入学习课标,研读课程方案,终极目标是为了让教师走出“穿新鞋、走老路”的圈,进一步明确课程育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课程标准“为纲,探索落实核心素养的路经,充分发挥教材“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
这是一场旅行,是从“想的到的美丽”走向“走的到的景点”的过程,要心之所向皆美好,必须途经“看得到的风景”,课标就是航向,是风向标。
在丰富的课程中,要培养学生适合个人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需求的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美好旅途的陪伴者,要明确方向,找准目标,挖掘教材资源,设计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路线,在设置的种种“关卡”中,发挥学生替能,教给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不断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能力,用自己的眼睛洞察世界,用自己的心灵感知美丽,用自己的思维创造美好。让教材说话,让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材中的革命文化,是一面鲜红的旗帜,在实践活动中,学生没有亲身经历的体验,与文本之间产生的隔骇无法避免。挖掘身边的红色资源,丰富课程内容,应是一座不可或缺的桥梁。体验“穿红军衣,走红军路,吃红军饭”的红色之旅,聆听革命故事,参观革命遗迹,感受峥嵘岁月中革命者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一场精神的洗礼!回归文本,他们为之振奋的和敬仰的,是革命先驱们伟的精神,这是文化的渗透,更是精神的熏陶。实践活动中画、唱、讲、诵、演、写……”不是一种课程的延伸和拓展吗? 其实更是育人方式的变革。
有时候,我们束缚在课本上锁碎的知识中,只想着让他们反复、机械的记忆,没想过如何在运用中内化!让知识转化为能力。教材编写,按照完整的课程体系多次修订、循序渐进,步步提升。资源整合,学科融合相辅相承。
回想千校万师县级赛课,劳动教育中选取了传统工艺制作、家用器使用与维修等内容,不同的任务群,注重了文化的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更是给了学生体验的广阔天地,授之以渔,明确培养目标,形成劳动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发展学生筹划思维,形成必备的劳动能力,在合作中体验劳动的快乐,培养良好的习惯品质,和劳动精神,在拓展中注重科学知识渗透,实现跨学科融合。这些, 在当时听课时只注重了教学过程的完美展示,在今天看来,课标的理念,核心素养的落实,凝聚了他们无数的智慧。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人生是一场旅行,教学更是一场用心之旅。教师的灵魂和身体,更应该在路上。读书、学习是亘古不变的主题。读书、学习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能改变人生的终点;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能改变人生的宽度和厚度。
让我们在这场旅途中,且行且思,适应发展,适应未来,努力在“从“想的到的美丽”向终极目标“走得到的景点”去迈进,去探索,让这场旅行赤橙黄绿青蓝紫”,更“远近高低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