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孩子错在起跑线上
我和我夫人都是中学教师,我俩在培养孩子这一点上,有这样的共识:教会孩子做人比教会孩子学习重要——其所谓,无才无德是废品,无才有德是次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只有有才有德才是上品。我们还知道,学习上有个不等式,那就是状态远重于方法,方法远重于苦干。我们更知道,“错在起跑线上”比“输在起跑线上”更糟糕!因此,我们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一直这样要求自己:不做孩子“学习的鞭子”而做孩子“做人的向导”;不做孩子“生活的拐杖”而做孩子“成长的榜样”;不做孩子“疏远的对象”而做孩子“交心的朋友”。
在可依6岁之前,我们比较注重她感觉统合训练。感觉统合就是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身的感观,从外界获得不同的感觉信息(视、听、嗅、味、触、前庭和本体觉等)输入大脑,大脑对输入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感觉统合不足或感觉统合失调就会影响大脑各功能区、感觉器官及身体的协调发挥,引发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这个训练其实也很简单。我们没有像一些日本人那样让孩子巨冷的天气穿着短裤在室外跑,甚至赤脚在雪地上走,以此刺激孩子的感知觉。我们只是做到和我们双方的父母,也就是可依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说明,对孩子不能要求太多或太放纵;不过早用学步车,甚至尽量不用尿不湿;让孩子正常三餐,饿了吃饭才香,冷了穿衣服才暖……总之,让她充分体验不同感觉的过程,在她的感觉系统当中建立红绿灯概念。实践证明,可依在后来的成长中,有着很强的规则意识,各方面发展的协调性也蛮强。
6岁之后、12岁以前,我们非常注重对她劳动意识的培养。因为我们知道, 6~12岁孩子正处在“勤奋期”,孩子愿意做事、喜欢做事,表现得非常勤奋;如果错过这段时间,也就错过了劳动教育的最好时机。在这个阶段,可依把做家务作为一件重要的事情来对待,她知道,这是作为家庭成员必须承担的责任,在她的意识中,做家务的重要性,绝不亚于学习。因此,当别的孩子在上补习班的时候,可依在家里做家务。学业功课和兴趣特长,都放在完成家务之后。6~7岁,她能在我们的帮助下洗碗盘,能独立打扫自己的房间;7~12岁,她能做简单的饭,用吸尘器吸地、用抹布擦地,能清理卫生间,等等。她甚至在小学阶段竞选班委会委员的时候,专门就竞选了一个劳动委员来当。实践证明,可依在后来的成长中,有着很强的责任意识,吃苦耐劳的精神也蛮强。
我们还有一个传统项目,那就是每年的年初六都会带上礼物,备上“红包”,去儿童福利院,看望福利院的孩子。当我们手牵着手来到福利院,看到残疾孩子的时候,可依就想到,自己是一个健全的人,一定要珍惜自己的生命,让自己安全健康地成长;看到社会孤儿的时候,可依就想到,自己是一个幸福的人,一定要珍惜自己的拥有,懂得感恩和惜福。同时,她也渐渐地明白,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弱势群体,他们和我们一样享有人格的尊严和平等,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要主动地伸出手去,了无功利地说出这句话:“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我们很欣喜地看到,可依在成长中,始终拥有着一颗善良之心,汶川地震、雅安地震、鲁甸地震……苏州红十字会收到的第一笔捐款都是她用平日积攒的零花钱捐的。
陪伴是最好的礼物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师。在我看来,父母不仅是孩子的首任教师,还是孩子的首席教师。要做好这个“教师”,最长情的告白就是陪伴。陪伴,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然后,当下父亲对孩子教育最缺的就是时间上的陪伴,要解决这个问题,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那么,能不能换一种方式陪伴孩子呢?
从可依10岁开始,我开始“备课”,坚持一周一次和她上“家庭课”。一上就是一两个小时,甚至大半天。往往是清茗一杯,话题一个,随便扯来,任意东西。比如汶川地震发生后,我就连续和她谈论过这样的话题:“我们都是幸存者”、“生命只有一次”、“责任也是一种本能”、“感恩是一种循环”……北京奥运会,当开幕式上,中国代表团持旗手姚明和抗震救灾小英雄林浩大手牵小手走进“鸟巢”主会场;当赛艇现场,几经波折、终获参赛的伊拉克运动员由于没有比赛服,穿着自己的旧T恤衫持桨奋力;当领奖台上,德国选手马蒂亚斯•施泰纳手持金牌、鲜花和因车祸去世的妻子的照片,哽咽说出“我的金牌首先要献给我的妻子”……我们的话题,就油然而生。可依后来在一篇文章中说,她从这一堂堂的“家庭课”中学会了“让脸蛋保持微笑的温度”,学会了“选择与放弃”,懂得了“人生而平等”,懂得了“我很重要”,甚至悟出了一点点“向死而生”、“孤独宁静”的真谛……
除了上“家庭课”,每一年可依过生日,都会得到我一份特别的礼物,那就是我给她写的长长的“生日书”。从《几点心愿,不尽祝福》到《生命只有一次,青春永不回头》,从《写好一个人并不难》到《考试是一次总结,但不是终结》,从《拥有本质、恒久的幸福》到《走向生命完满的旅程》……,每封信都要写好几千字。可依说:“字里行间,我读到了幸福、健康、爱情、死亡、艺术、尊严、友谊、宗教、责任、诚信、权利、义务、公正、优雅等人生话题,学到了课本上、学校里难以学到的哲学、心理学、成功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读到了他深切的表达、亲情的寄托。如今,我虽然远在异国他乡,但还是把这些纸短情长带在身边。在无数个青灯黄卷的夜晚,我展开它们,从那里一次又一次地领受爸爸那无偿且无价的馈赠。”
在可依成长过程中的关键年龄节点之一——15岁,我还“突发奇想”,请我的诸多朋友——李镇西、管建刚、高子阳、袁湛江、赵公明、彭尚炯、邓彤、王君、王典、沈坚等,结合各自的成长乃至成就经历,奉献人生体验,写下给我女儿的生日祝福信,从“学会选择”到“寻找幸福”,从“追求完美”到“接受缺憾”,从“不忘初心”到“收获梦想”……算是我献给女儿的一份大礼。
灵魂和身体,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在可依的成长过程中,我们比较注重引导她热爱两件事,那就是旅行和读书。旅行是身体在路上,感受旅行中不同的风光;读书是灵魂在路上,不断从书中汲取营养。这样的生活才有意义。
暑假是一个多彩的季节,是孩子们娱乐身心,展示天性的大好时光。作为教师的我们有较多的时间陪伴孩子,与孩子一起开展游泳、打球、唱歌、野营、爬山、欣赏音乐、制作小工艺品等有益的活动,这样,既丰富了她的阅历,增长了她的见识,愉悦了她的身心,又密切了我们和她的关系,使家庭生活更加融洽。旅行则是我们一家暑期必做的功课。利用暑假悠闲的时光,充分享受大自然赐予的阳光和空气,充分领略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的无穷魅力,让孩子开阔了眼界。而一个人的眼界,往往会影响到他的心胸。
而在平时,我们又把共读作为对孩子最好的陪伴。这里说的共读并不一定是和孩子都读一本书、一篇文章,才叫共读。孩子在家里读书的时候,我们在孩子身边读自己的书,这也是共读。家里面读书的氛围一旦形成,孩子耳濡目染,便不会觉得读书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枯燥的事情,而会觉得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神圣的事情。作家余秋雨说,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一个人如果在青年时期就开始平庸,那么今后要摆脱平庸就十分困难。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余秋雨的观点其实并不新鲜,有个叫黄山谷的古人老早就说过:“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则尘俗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
我们从和孩子共读开始,帮助可依把阅读当作一件人生大事来对待。慢慢地,她有了属于自己的书架,有了属于自己的读库,有了自己读一遍两遍三遍还放不下的“经典”;慢慢地,她“连滚带爬”地读起来,读出了兴趣,读出了滋味,读出了体会,到了“手不释卷”的地步。
在可依的阅读中,除了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的阅读外,我们高兴地看到,她还开展了传记的阅读。的确,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可谓群星闪耀。撷取这璀璨星河中的几颗,来照亮我们精神的时空,让我们体验不同人生,进行生命的感悟与人生思考,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一些优秀的传记,其人物的时代性和代表性、选材的真实性和典型性、文章的史料性与文学性,都会感染和影响我们,它们能够激励我们的一生。
此外,她读得比较透的一本书,应当算是《小王子》。她在读高三时这样写道,什么是本质的幸福?圣·埃克苏佩里和他的《小王子》告诉我们,幸福有两个类别:一是别人眼里的幸福,一是自己心里的幸福。只有自己心里的幸福,才是本质的幸福。什么是恒久的幸福?圣·埃克苏佩里和他的《小王子》同样还告诉我们,幸福有三个层次:一是需求满足,二是精神快乐,三是价值体现。而价值体现层面的幸福,是恒久的幸福。
我相信,我的女儿迟早也会有属于她的“小王子”。当她的“小王子”出现,我只希望她明白一点:她的“小王子”爱她,但她的老爸比他早爱她、多爱她很多年!
(原载《莫愁》,入选《苏州市家庭教育优秀案例选》。袁晓可依,先后就读于江苏张家港市梁丰幼儿园、张家港市实验小学、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小学、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江苏省苏州中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系,现就读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国际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