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有紧张时,你不妨知道它是一种感觉,你可以试着去观察一下这种感觉,生理上的感觉,感受的变化,想法的浮现,只是深入的观察它们。当你觉察到自己内心其实一直在对抗,一直试图抹杀紧张感的时候,其力量就减弱了。
当你有愤怒时,不妨去观察愤怒,愤怒时的生理感受(腹部不适、心跳加快等),愤怒的体验,与愤怒相伴的念头(想法、幻想、画面),以及害怕和对抗愤怒的想法。同样,觉察能带来与愤怒的和谐关系。
当你抑郁时,你可以去观察抑郁时的生理感觉,情绪感受,相伴的想法,以及对抗性的念头。当你习惯于观察之后,对抑郁的对抗力量也减弱了,抑郁所带来的不舒服感也就那么多。
大部分的痛苦,都可以用觉察的态度来面对,从中得到解脱。随着觉察力的提升,被觉察之光所照耀的痛苦将不再那么可怕了,它们被还原成一些不舒服的感觉,褪去了诸多可怕的想象。
举个例子:当我跑步跑的很累的时候,心里就会呼喊:太累了太累了,受不了了,快停下吧。这时候我有意识地观察跑步时产生的不舒服感觉,我发现只是有些略微的呼吸困难,双腿有些发软,身体轻微的疲惫,其他并没有特别不舒服的感觉。
这让我很意外,因为我主观上觉得特别痛苦,但当我有意识地观察这些不舒服的感觉时,发现它们并不那么强烈。
这是为什么呢?也许,之前那种特别强烈的痛苦,跟我主观上的排斥有很大关系。
即,一方面身体确实有痛苦的感觉;另一方面,因为对痛苦的抵触与排斥,我放大了它,似乎只是想告诉自己:太累了,赶紧停下来吧。
我们需要给自己一个慢慢转变思想观念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等,我们不用过多思考痛苦会带来多大后果,或者痛苦是怎样一件大事,我们只需要做的是理解痛苦会过去,即使它带来了伤害,但同时也带来了我们的成长,虽然很多时候你意识不到,但它确实隐匿在你灵魂的某个地方。
“时间是最好的解药”,随着时间的推移,痛苦也会慢慢地消退,最终自己也能坦然接受。所以,切莫放大痛苦,而让自己陷入痛苦的牢笼。
大部分人的烦恼都在于妄图控制自己不能控制的事情,却不对自己能够控制的事情行使控制权。这是痛苦的主要根源之一。
生活中有太多我们控制不了的事情,我们控制不了自己的过去,生活的环境,控制不了原生家庭,我们控制不了别人对我们的评价,控制不了别人是怎么想怎么做的,更控制不了别人是否会喜欢我们
我们还控制不了一个基本的事实,所有人都会死,而且我们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死,只要不承认有些东西是我们控制不了的,我们脑子里就一直会有一个“它就应该是这样”的想法,这就是导致我们产生诸多痛苦的应该化思维。
应该思维分为两种:
对世界和他人的应该思维
对自己的应该思维
比如他应该喜欢我,结果没有,所以我很受伤,因为我受了伤,所以我觉得自己很痛苦。
比如他应该关注我,结果没有,所以我很失落,因为我很失落,所以我开始批评自己。
比如我不应该生气,结果没有,所以我更生气了,因为我感觉自己不应该生气,所以我开始贬低自己。
。。。。。。
应该思维只是我们执着于脑中对自己和他人及世界的僵固认知,我们认为就应该这样,现实不是这样,所以我们要不认为现实错了,要不认为自己不好,可是你想想,世界上哪有那么多应该?不都是他人或者社会规范或者你自己强加到你身上的吗?
所以别给自己那么多应该,你可以有美好的愿望,但你需要区分愿望和应该的区别:
就是能不能容忍现实跟愿望不一致
父母希望孩子乖巧听话懂事,这是愿望,可孩子总会有调皮捣蛋的时候,这是现实。
我们希望自己被人喜欢和尊重,这是愿望,可有时候就是有人不喜欢我们,这是现实。
现实是不会跟我们讨价还价的,即使它让我们不舒服,我们也控制不了它,我们不能完全控制他人的所思所想,这本就是现实。
我们可以改变,但也得在承认现实的基础上想办法。
可是具有应该思维的人看不到这一点。他们好像在跟现实赌气,觉得现实不应该这样。
比如一个妈妈当她对孩子不听话感到生气时,她好像在说我必须要让孩子符合我的愿望,如果不符合那就不正常。
比如一个孩子认为她的妈妈必须所有事情都理解她,所有要求都满足她,如果没有,她就会很生气,因为觉得现实不应该是这样,她也因此看不到更多的选择。
必须和应该总是相伴相生,必须意味着只能是这个结果,当结果不符合预期时人们就会陷入严重的焦虑中。
应该思维和愿望,还有一个重要区别:
当我们想做一件事的时候,我们是愿望的主人,支配着愿望,可是当我们陷入应该思维的时候,应该思维就变成支配我们的主人,我们只能服从应该思维背后的规则,失去了自主性,痛苦也就接踵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