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节回顾《平衡工作与生活的艺术12-行动大分类》
所谓成长,就是做那些让你不舒服,但还不至于痛苦的事情.
我们为什么要千方百计地自律呢?因为自律即自由!这句话是康德说的。
试想,当早晨闹钟响起,你想要起床锻炼,结果还是赖床了,这时候你的主人是谁?——不想起床的欲望!
换一种结果,闹钟响起,你真的就起床锻炼了,这时候主人是谁?——自己!这才是自由!
所以,我们不是在培养习惯,也不是在时间管理,而是选择内心自由的生活方式!
上节讲到要达到效能最大化的基础:方便快捷,各就各位。而关注结果层面可以有以下分类:宗旨、原则、愿景、长短期目标、关注层面、项目、你期待别人完成的结果等;具体行动三大类:日程表、越早执行越好的和委托他人执行。
明确意义之后的分类将决定你是否条理分明。起初便列出方方面面的清单,便能在“动乱”保持清明与宁静。
一些人即便列出形形色色清单,还会一筹莫展,问题其实出在未根据时间、空间及精力等潜在因素推进,故而进展缓慢。我们称之为情境。
不同的事件可能分属不同的项目,但却可在同一情境下完成。例如情境中“外出清单”:去事务所协调一份法律文件,与拿回一件干洗的大衣,即是如此。前者属工作类目下的项目,后者却属生活层面。
除了“日程”及“委托”可更改可控几率较小,“越早执行越好”事务较多且繁杂。因此,其可使用“情境清单”,粗细有制,动静皆宜。
以下“情境”分类可供参考:
- 电话清单,列出要打的所有电话,可以在任何时间用任何电话拨打。
- 电脑清单,必须用电脑来完成的,收发电子邮件,起草一份文件,网上搜索资料等。
- 办公室清单,必须在办公室才能完成的工作,比如重新整理文档,打印审阅一份传文件。
- 家清单,必须在家或者家附近完成的事,比如修理电灯开关,整理工具箱,修剪苹果树等。
- 任何地方清单,另有不受情境限制的事情,比如省略一份长文件,可以把它装在公文包随身携带,随时打开看,直到看完为止。
- 外出事宜清单,需要外出时处理的,取回干洗的衣服,把裙子交给裁缝,买一个新订书机等。
- 议事日程清单,需要跟一个或几个人交流以后进一步细分的行动,如跟助理核对的事物,下次员工会议要讨论的问题,跟妻子和丈夫商量的事情。不少人也有好几份这类清单,根据交流对象的不同和即将召开的会议都有专门的清单。
- 阅读回顾清单,还要阅读的资料、书籍、信息等,一有空就抓紧时间浏览和互动获取信息,比如在会议开始前或者重启电脑的时候。
- 等待清单,这个细分上的内容不少,能大大减少心理压力,包括所等待其他来源的一切事物,包括一些尚未送达的商品,出借物品,老板或者潜在客户已经认可的事物等。
- 你委托别人去完成的任务,某件接下来的行动往往不由你决定,它由别人负责,你的任务是追踪谁是责任人,确保他们收到了任何指令并适时掌握事物的进度。
量身打造你自己的分类法。只要你掌握了把事物根据其特质一一加以归类的原则,就可以举一反三,根据需要划分相应的类别。
所以分类方法既非必然,也非一成不变。根据具体事物对你的意义要想清楚怎么存放,提示信息暂时存放在哪里效果最好。
比如有人在大脑松懈状态下希望保持高效,专门划分了一类叫脑死亡清单,此时有一些不费脑筋的具体事务可轻松完成,这是极聪明的做法。因为大脑休息时,你可能根本想不起自己有哪些不费力气的事要做~
除了“结果”及“行动”的大类别,背后还有些需要思考并组织整理的其他类目。如酝酿事项、资料和垃圾。
有时我们感到疲惫紧绷,常常跟那些似是而非无法抉择的事有关。就像你跟两个姑娘保持“友好”关系,一切安好时还能左右逢源,一旦俩人都站在跟前争风吃醋,你只有抓耳挠腮、上蹿下跳的份儿。
一,酝酿事项
有些行动项目和想法,你不会真的去做,甚至不想马上做决定,一段时间内暂不考虑,比如上面那俩姑娘。你就可以将这类分为两种:需要定期总结的和只在将来某一天看到的,你需要用结果来执行它的功能。
1,需要定期总结的事项
此类应被列成清单或者投入工作,必要时可定时查看,比如考虑学医、学西班牙语等,不是本周,但你也许希望经常想起这件事。特别是你想定期查看清单的话。
如果你养成了每周总结的习惯,每到周末必会游览一遍,所有可能相关的清单就可以把初步酝酿的这类事物也包括进去。
①将来也许清单
这张清单可以很广,会有许多类似“天方夜谭”的想法。
- 可以列一张《最好在去世之前完成的事务清单》,比如太空旅行;
- 漫无边际的遐想,比如乘热气球旅行;
- 比较现实的,可以考虑组织员工乘船旅行和开会,这事也许几个星期前就列在了常用的事务清单上,但鉴于十天内发生的事,你现在决定把它稍稍退后。
大多数人的《将来也许清单》下还有更多细分的子清单:读书烹饪,去饭店吃饭,旅行,培训课。如能娴熟使用这类清单,就是一个有趣而活跃的探索。《搞定》作者戴维.艾伦一度列出好几张:下次去某地的清单,幻想下次去某个市区某座城市体验;我想写的书清单等等~
许多人提出了有趣的细分条目,比如把将来也许清单也分成三类:不是现在但很快,不是现在晚些时候,绝对不是现在。
不是现在但一直关注项目下的内容,极其庞大,必须定期查看,马上即可采取行动的事物也很多。如果都列在一张没法落实的长单上,很快就会视若无睹。
如果你不能下定决心做到定期总结清单上的事项,到头来就会把过多的事项列在常用清单上,一看就觉得头大。事实上,总结比我们想象的简单。有时,仅仅翻阅一遍便能重新找回生命的乐趣。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细分清单差别很小,太琐碎,不值得费神。但实际上,拥有一个流畅完备的自我管理系统,及时捕捉各个层面的任务,并给予有效的自我提示和反馈,对我们实现掌控全局和达到平衡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只在将来某一天看到
日程表上记录的以后要做的事是不必马上去执行,我们想再考虑一下或将来有时间再做的事,这类要使用的工具与定期总结的事物使用工具不同。你可以先把信息记在日程表或者备忘录系统里,让它某天再回到你眼前,当然你也可以有助理提醒你。
有些可能的行动,需要一定时间和空间再三斟酌,才能拿定主意。直觉或现有资料告诉你还没掌握足够的背景资料、没把问题搞懂或没足够信心作出判断,必须留待日后处理。
这个条目内容范围很广。
从产品名录上一种你想要购买的商品,到有人提议你跟另一家企业建立某个业务领域的合作关系,对你可能有利,但你要多掌握些情况,才能作出明智的决定。你应该想好什么时候再次斟酌和权衡这些项目,也相应的让你的系统给出提示。
例如我看到一个感兴趣的商品,却不知是否值得购买,便会放入备忘录,过两周再查看,结果是购物欲已减退。
如果一个难得的机会摆在面前,拿不定主意,多方权衡,就会让“系统”给予适当的支持:可两周或月后再考虑,当下是暂搁一边,轻松的完成对自己的日常承诺。
应用日程表、备忘录,还是请助手在特定时间提醒你,完全取决于他们的效率和便利性。只要你确信他一定会及时提醒你,就万无一失了。
二,资料类
许多人还有大量资料躺在文件柜里吃灰,落实中、需追踪?统统码在一堆,看着就闹心。
这里建议分类为:辅助资料及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