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全面推进复工复产工作。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加大,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不失时机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应当看到,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各方面共同努力下,生产生活秩序正在加快恢复,但经济下行压力仍很大,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货物出口增速同比回落均较明显。全面做好“六稳”工作,必须细化举措、打通淤塞节点,尽快畅通经济社会良性循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个有机整体,供给与需求、生产与消费,都高度依赖于机体循环的畅通。当前面临的循环不畅,主要来自于抗击疫情的防控需要,接下来还会面临全球供应链、贸易链的冲击。对此等不得也慢不得。不及时畅通宏观与微观、实体与货币的循环,将会放大疫情冲击,更难以应对世界经济可能的深度衰退。抓紧梳理分析、一一攻破梗阻,切实解决企业经营困难、切实激发国内有效需求,才能够实现保增长、保民生,战胜不断上升的失业风险,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完善宏观调控、搞好经济建设,继续推动高质量发展。
产业循环和市场循环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是破解当务之急的两大抓手。产业循环的畅通主要集中在供给侧,要想方设法促进要素流通和项目开工建设。比如,有的地方运用政府专项债,钱到位了、土地也批了,可还没有形成实物工作量。让“资金跟着项目走”原则落地、落实,产业“盘子”才能实现滚动发展。市场循环的畅通主要集中在需求侧,要想方设法疏通人流、物流的瓶颈与堵点。比如,新基建中的5G网络可“一业带百业”,各地各部门要以需求为导向,充分考虑市场差异化,精准引导,下好全国一盘棋。重塑产业链条、平衡市场供需,都离不开“有形之手”促“无形之手”舒展如常。
畅通良性循环的另一面是严格管理。流行病学告诉我们,病毒的“势场”,往往与经济的“市场”高度相关,决不能在畅通经济社会循环后,给疫情扩散造成可乘之机。比如,密闭式娱乐、休闲场所,无论低、中、高风险地区均暂不开业。该“一刀切”的莫犹豫,不可因小失大;要因城施策的需精细,亟待“绣花治理”。所以宏观调控与基层防控一样,都需要“该管起来就能够迅速地管起来,该放开又能够有序地放开”。深层次上讲,既打通关节、疏通脉络,又“收放自如、进退裕如”,说到底还要靠改革,依靠全面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是中医学抗击疫情的哲理,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激发蛰伏的潜力、增强回升的动力,中国经济不仅不会因疫情的冲击伤筋动骨,还会在搏击风浪中强筋壮骨。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团结一心,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做好疫情防控百密无疏,搞好循环畅通百战不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必然进一步释放,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一定会完成。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作者:周人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