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执着地问我,北京和上海,更喜欢在哪个城市工作。我说了自己的第一感觉,对于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在哪里都无所谓。
截至今天,在北京待了快一星期。似乎理解了提出这个问题的原因。北京的生活并没有那么舒适,后海那边胡同里骑电动车载人的爷爷说,北京住宿啥的贵,出了北京啥都便宜。一起工作的青岛分所的伙伴说,青岛可舒服了,北京太热了,真想早点儿回去。
北京交通很方便,尤其是地铁,已开通了十七条地铁线。上次听大学室友说北京地铁正在挖地下二层,真的也很有可能。刚来时,出了高铁站就坐地铁,这大概是我第三次坐地铁,第一次是大一在南京,第二次是当天在合肥。所以地铁对我来说有点儿陌生,看着地标也会迷糊。买票时拿着一百块钱塞不进去,在换乘站硬是凑了四块钱买了张地铁票。昨天在北京,第一次坐在双层公交车的上层,有一种观光的感觉。在分段收费的公交车上大家都刷公交卡,我投币也是很无奈了。打算办张公交卡和地铁卡,即使没什么机会用,收藏也还不错。
北京是我目前见过的唯一历史悠久的城市,感谢梁思成先生的远见,北京一直保持着它独有的韵味。坐在公交车上,有时可以清楚地看见建筑群中的那些看似要被拆迁的房屋。走在马路边,偶尔可见某某遗址,一段古城墙。今天傍晚,花了3块钱买了中山公园的门票。走个三两步就能见到双手无法环抱的古树,有的不认识物种,凑近看到标签牌上写着“古树”二字。看到一条路两旁立着几十年的银杏树,我发出了来自小城市小村庄人的惊讶。其实,北京中心几个区道路两边的绿化就很有年头了,郊区的绿化倒是可以看出是刚刚移栽不久的。
有人说北京物价高,又有人说北京消费不高。我只知道我喝一大碗皮蛋瘦肉粥花了9块钱,吃一小碗不正宗的很咸的炸酱面花了12块钱。出去玩一天,公交地铁花了十来块钱。某次打的十来公里,花了三十八块。所里的老师月入近万,我拿着试用期可怜的薪水。这片土地是公平的,灌溉以才华和热情,抬头看看天空,脊背是不是能够自信地挺直。
北京景点随处可见,大小景点百来个可能有吧,只随意查了下,没有细看。去了后海和南锣鼓巷,也去了天安门广场和中山公园。前者除了逛街的些许乐趣和偶尔听见的几句英语的惊喜,感触最深的就是热和累,几乎绝了出去玩的念头。后者几乎没花钱,但就是很兴奋,特别有敬畏之心。在北京最想做的两件事就是看升旗仪式和爬长城,两件都没完成,但我一定会实现的。
北京人大多素质很高。中山公园里,我们和一位奶奶一同扶起了不知怎么放在的路旁的指示牌。公交站牌下,自觉排队,不了解情况的我虽然没挤公交,但站在旁边没排队很碍眼。宾馆里的小姐姐和叔叔阿姨特别有礼貌,服务也特别周到,即使硬件跟不上,但体验感很棒。
某天我去了上海,之前的那个问题我会有更适合自己的答案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