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山模型,是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于1973年提出的。所谓"冰山模型",就是按人员个体素质的不同表现表式,划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
前者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外在的容易了解与测量的部分,相对而言也易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
后者包括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特质和动机,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的部分,不太容易通过外界的影响改变,但却对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谈到“冰山模型”对教育的启示,除了培养孩子我们看得见的知识技能以外,更要注意发现和引导孩子冰山以下的隐藏部分。
首先,要确保大方向不错:立德树人。
我们观察到冰山之上的知识、技能是以冰山下的内在能力为基础的,如果底部出现镂空、崩裂,顶部必然坍塌,由此可见人内在能力的重要性。成长的过程,多是利用外显的知识技能去竞争,我相信,竞争不只为了那个谁输谁赢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能促进共赢和社会进步。试想,如果冰山之下没有良好价值观,即使在个体的竞争中胜出了,对于社会也不会有太多的进益。因此,必须立德树人,让孩子的人生方向走对,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其次,寻找冰山下看不见的原因。
冰山之上总是教育者(家长、老师……)看得见的孩子的行为,如何寻找冰山之下看不见的原因?
比如我家宝宝刚过三岁,平时都是奶奶在带,最近奶奶一直反馈一个问题就是每天早上去上学,各种不配合,不穿衣服,不洗脸,也不要去学校…反正就是墨迹,做啥事儿都闹。后来我有问他,是不是在学校有不开心的事发生?是不是不喜欢班上的老师,或者小朋友…最后问下来都没有,喜欢班上的老师,和小朋友玩得也很开心。最后我就纳闷了,他这是怎么了。
接下来经过一段时间观察,我发现,当他晚上睡够了,早上起来后状况就不一样了:心情好,非常配合,主动说要去学校…
后来,我就特意安排他早休息,让他睡够,最后这个之前一直让奶奶头疼的问题就解决了。
试想,如果当时我不去观察,每次只是硬让奶奶强迫孩子去上学,简单的归因为孩子墨迹等问题的话,后面孩子估计会越发叛逆。
看到冰山上孩子的行为,思考下面的原因,进而找到方法,肯定了孩子的自我意识,同时帮助他用更有效的解决问题,久而久之,他会意识到,这样是很好的,逐渐形成习惯。
最后,培养成长型思维,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关于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的区别,前者让人认为努力没什么意义,聪明的人才会永远成功;后者认可失败虽一样让人难受,但强调下一次如何改善,错误是学习的正常过程。
那么你能给予多大的试错空间或成本给孩子?
试错,是认知、知识学习更新迭代的动力。
比如当孩子把牛奶撒在地上时,不用上火,趁势观察液体形状不固定的特征,和她讨论抓牢杯子的方法等;
当孩子把题目做错时,多问“为什么你会选这个”、“还有其他路可以走吗”,而不是标准答案的解题思路;
当孩子没有遵守班级规则而犯错时,试着更多讨论“为什么需要这个规则”、“你的想法和规则不一样的地方是什么”,而不是“你就这样做”的粗暴式命令。
孩子天生不怕犯错误,重要的是我们父母能放手多少。
错误或失败,和正确成功一样自然,重要的是我们真正从中学到了什么,或者我们可以做什么在未来能让事情变得更好。
孩子也因此更好接纳不完美的自我,开放,探索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这就是成长型思维的魅力。
从冰山模型可以看出,外显的平时我们在社会中竞争所必备的知识,技能是可以通过后天学习培养所得的,而成长型学习思维却能让我们不断培养这些技能,而不是止步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