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读的书是关于东德的社会主义时尚,书名《将社会主义时尚化》。主要是通过服装这一载体来研究当时东德消费者的文化与政治。
本书背景
考虑到可能并非每个人都了解这段历史,因此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背景。由于二战后德国是战败国,而美国和前苏联是两个最大的超级大国(苏联代表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美国代表着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因此两国当时都想从德国得到好处。
最后的结果则是德国分裂,西德主要跟随了美国的资本主义道路,东德主要跟随了苏联的社会主义道路。所以东德是社会主义国家,西德是资本主义国家。而东德与西德于二战之后,差不多在1990-1991年才合并为一个德国,而后重新走向资本主义道路。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从五十年代一直到六十年代,东德纺织及服装产业的状况。
为什么选择这本书?
因为我们之前读的一直都是西方时尚,从来没有涉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问题。中国历史上(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之间)也曾想尝试一种社会主义时尚,以区别于资本主义时尚。这段历史跟东德有一些相似。但又不完全一样。
相对而言,东德对社会主义的执行没有中国那么严格。因为他们靠近西德,语言又没有障碍,所以对西方时尚的讯息了解得更多,不像中国那么闭塞,也因此西方时尚对东德影响比较大。
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除了东德外,还有一部分东欧国家,如波兰、捷克斯洛伐克、苏联。但是到今天,这些国家中只有中国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在1989年到1990年之间,欧洲的社会主义国家基本都放弃了社会主义,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这些是这本书的大背景。
为什么想让大家了社会主义呢?
因为从这个角度,大家可以看到服装从生产制造到最终的消费过程中,是如何被政治家、政府拿来作为一种政治工具的,这也是时尚有意思的地方。
第一章:消费的理论体系
第一章主要是关于消费理论体系,以及当时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到底有什么区别。
社会主义体制的特点
当时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经济体系、政治体系主要跟随苏联,采取马列主义体系,而且还是全盘照搬的形式。马列主义在经济上其中一个核心主张是反对消费,认为资本主义是鼓励消费的,而且资本主义的核心问题就是对工人的剥削,以及依靠对工人的剥削来赚取额外的利润。社会主义则认为人们其实不需要那么多的服装,时尚一词是资本主义创造出的。
社会主义认为时尚其实是多余的,它超过了百姓平日所需。
在这样一个理论体系下,社会主义体制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他们把工人当做国家的主人,实行全民所有制,人人平等;第二,不鼓励消费,认为过度的消费就是浪费。所以社会主义比较重视生产,而不重视消费。生产什么卖什么,由生产来带动社会的发展。这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体系基本的差异点。
何为社会主义消费?
当时东德建国的时候(中国也是一样),按照社会主义体系的理论,就产生了这样的问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消费?社会主义认为是按照每个人的需求提供消费,按需提供。
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框架里,第一点,是由生产带动社会的发展,而不是由消费来带动。第二点,任何没有实用价值的产品都是浪费,所有的生产都必须以实际功能为主。所以衣服只需要保暖、穿着舒服就可以了。他们认为西方的美丽,漂亮,性感这些额外的、没有实用功能的东西都是浪费,而且都是属于资本主义的东西。
但是怎样才算人们在服装方面最基本的需求(needs)?这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争议。
什么是人最基本的需求?什么是人们的需要?什么是欲望?在英文里面这对应的是不同的词。Needs是站在政府的角度,认为老百姓需要什么;Demands 指老百姓真正需要的;Wish是大家的愿望。
社会主义国家对于需求有几个基本的定义:能满足人们实际的功能,与此同时服装要能够显示社会的平等,没有阶级甚至是性别的差异。(当时在中国也是如此,比如服装不收腰,不展示人的曲线)
可到底什么才代表人们真正的需求呢?这些都是当时大家探讨的问题。
事实上,这个问题从来没有被探讨清楚。
国家希望做到人人平等,满足每个人的需求,但是每个人的基本需求可能是不一样的,而这种不一样就可能产生差异,这种差异和他们想追求的人人平等是矛盾的,所以其实一直都没有找到什么才是人们的需求。
怎样既凸显社会主义
又穿得比资本主义好?
另一个矛盾之处就在于,他们既想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代表,又想穿得比资本主义好,而何为更好?他们自己也不知道。所以总体的情况就是:
国家想做的事情和人们需要的东西相矛盾,最终结果是这些国家转向了资本主义。
从生产制造开始,社会主义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所有的一切由国家来计划,包括工厂的制造。比如每年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在哪里卖?由谁卖?同时社会主义认为生产者比消费者更重要。为了鼓励生产者,他们对生产者说:“生产得越多,我们就可以卖得越多,就会生活得越好。”
因为刚刚结束战争,所以当时的生产对社会主义体制很重要。主要以工业为主。纺织行业解决了很多就业的问题,特别是女性的就业问题。所以保持生产的高效,既是解决就业问题,也是基于马列主义思想的结果。
我们知道在纺织服装厂工作的主要是女性,消费服装的也主要是女性。当时的政府便利用这种特性,鼓励女性生产者努力地生产,这样她们在下个季节才能穿到漂亮的衣服。但因为生产是听上面的指令,她们生产的其实不一定是女性需要的东西;同时上面又没有做市场调研;当时的思想也是排斥资本主义的,所以他们生产出来的东西并不是女性从本性上愿意接受的。
总而言之,当时的状况就是:消费者真正需要的东西没有,而商店卖什么是依靠政治决定,而这个政治理论的背后就是社会主义国家体制。
如何制造社会主义时尚?
尽管如此,他们仍然想制造出能代表社会主义国家的时装,这便是当时面临的又一个矛盾。
所以他们一直在不断想办法做到:区别于西方国家,保持社会主义的特征;同时不断地现代化,体现现代化国家的优势。既不能拿德国原来的民族服饰来做服装,因为这体现着他们又回到了历史;也不能看上去质量太差,那就比资本主义逊色了。在这方面他们绞尽脑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