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从最近画画这件小事切入。
西方人最早的美术作品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即距今3万到1万多年之间,风格根据时代而不断变化。在西方绘画中强调光影、质感、透视感,更多的是对具体的物的剖析。
中国美术史源远流长。但与美术风格总是在变化的欧洲不同,中国美术几个世纪以来保持了延续性。中国山水画依靠虚实、遮挡以及不规范的大小比例关系来暗示行云、流水、山石、树木的空间,更多的是对意境的强调。
西方也好、中式也好,二者皆是美,因其不同的哲学指导思想,才有了不同的美的形态。但是,从教育或者思维的角度,我们出现了某种程度的“背叛”。
中国美术史,并没有素描、色彩学。而现在大部分孩子,学画画都是从素描开始,这已经成为了一种学习的“程序”——我们先学什么,再学什么,从而我们就有了某种“基础”。如:舞蹈基础、绘画基础、文字基础、音乐基础、某某工作经验、人生经验等等…
这里并不是说我们要一味排外,不能吸收异类所长。我们吸收他人之所长的前提是:了解这个世界有不同的“长”,不被某一种文化或者思想束缚住,从而自我设限。
这种自我设限,有时候很隐蔽,有时候却很鲜明。
例如,学习上。看到喜欢的事物,想画下来的时候,很容易想到自己没有绘画基础,是不是要先学习怎么素描、构图、配色…然后想画画的那个想法就飘过去了,一拖再拖,你甚至都没拿起过笔~“以后我要……然后怎样怎样”这类事件的自我设限,不会给我们带来明显伤害,我们只是会习惯性地放弃一些可能的美好而已。
比如说,工作中。出现了某种机会,可能因为我们缺乏某种经验,“毕竟我没做过这种PPT宣讲啊,以后加强一下再试吧”、“毕竟这种报告一直都是领导写的啊,我不会啊”、“这种接待都是销售人员上的,我不是那类型的,还是让别人去吧”,这种程序化的思维方式,就可能让我们失去晋升或加薪机会了。
再比如,生活里。“有人说榴莲很臭很难吃,我反正也没吃过,就不要吃了”、“大家都说现在创业必死,还是别冒险了”……因为很多事情没有经验,所以我们被他人的经验、舆论(某种局限的程序化的思路)摆布着。更极端的是,因为从来没有过失恋、被羞辱、被粗暴对待或某种失败,没有处理这些问题的经验,有人选择自残、他残等激烈回击。
当“程序化思维”让我们开始自我设限了,不管它是以隐性或显性地方式来侵略我们,我们能通过某种方式提高警惕吗?
或许我们把思维习惯稍稍调整,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美好。把心里说“我不行”“一定要…”的声音压制几秒钟,换成“我可不可以试一试”或者“一定要先…再…吗”。
偶尔进行自我反思,警惕每一次自己想当然认为的“行”、“必须”、“不行”。毕竟我们的大脑,也会懒惰,具备欺骗性。
我想,或许生活本身就是一种要不停跟自己进行和解的哲学。既如此,形式可以多种、思维也要多样,方能得到平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