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倩,焦点讲师三期,坚持分享471天(2018-4-15)
换位思考
有的家长过于主观臆断,忽略孩子的感受,他们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善于用“你是个小孩你懂啥”来压制孩子,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身上,并美其名曰“我们都是为你好”,会让孩子产生强烈的挫败感,容易认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都是错的,都不值得重视和不被认可,因此形成明显的自卑。
父母缺少对于孩子人格的尊重。在传统的教育理念里,父母总是把孩子视为自己的私有物品,自己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要求和想法来养育孩子,并且在孩子面前要保持绝对的权威,孩子什么都要无条件遵从父母,忽视孩子自尊的需要。这样造成的后果往往是孩子容易形成习惯性压抑,容易在人际关系上采取讨好模式,或者是逃避。
父母对孩子过度保护或者缺少保护。中国父母大多数教育孩子的目的是为了表现自己是个好父母,孩子的成绩其实是为了父母能够得到更好的评价,为了满足父母的虚荣心,往往会要求孩子做父母认为正确的事,并视为是对孩子的保护,对于孩子感兴趣但父母不认可的事情则予以制止,甚至孩子做了“错事”后会严厉责罚,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丧失探索精神,在意别人的看法,而对自己失去信心。
一项调查显示,42.3%的未成年犯表示“恨过自己的父母”。其主要原因是父母对孩子不理解、不关心他们的心理感受。
“毫无疑问,天下父母都爱孩子,可不要忘了爱的方式,不要让爱变成伤害。”即使有些父母不动手,也会以语言作武器,每一句话都伤在孩子心上。
父母在教育中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尝试去了解和理解孩子的感受和需求,在双方的需求中寻找一种平衡,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也能更好地接受父母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