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使神差的,我开始了我的中医生活,命中注定了在中医的路上一路死磕!
01 入 学
说起学中医,我一路跌跌撞撞,一不小心就走进了中医的世界。也许这就是缘分,这就是命运。
第一年高考年少轻狂,乱填自愿,失利,落榜。
第二年复读,父亲生病,说填这个好,中西医结合七年制,可以学西医又可以学中医。这就填了广州的中医大,当年这个专业在贵州招生,也就招一个人。
填这个自愿的时候,我落泪了。因为不是我想考的大学,不是想读的专业,不是想去的地方。
复读的孩子伤不起,我不能不向现实妥协。
后来就考上,来了广州。
因为专业的原因,联合办学培养。
上大学,一入学,没有去本校报道,我便随整个班级到广州一所比较有名的西医院校学习西医,是纯西医。
这所西医院校之前是部队院校,几年前改制转归地方。我们去的时候,几乎还保留部队院校军事化的管理。例如,没有辅导员,但是设有一个大队长,没有班长,但有一个中队长。每天早上要出早操之类。
这所学校有很多牛人,就连学生公寓也很出名。全国高校中,这所学校是第一所允许男女混住的。就一栋学生公寓宿舍。因为这栋公寓太大了,23层,好几千人住里面,一般一个班住一层,围绕一个小天景。男女生可以随意互相串门。
两年的学习时间,内容课程包括:大学公共基础课程以及西医基础课,这两年的时间纯西医学习。
虽说我读的是中医专业,但从一上大学的两年时间里,中医跟我半毛钱关系没有。不是因为自己身体生病,大学最初的两年里,我是没有机会接触到一丝点中医的。
02 凉 茶 结
学习西医的这期间,我接触到的中医,基本是跟生活息息相关的。
刚到广州来来读书,由于水土不服,广州也太热了。
要知道在贵州老家那边,没说四季如春,但也四季分明,夏天最高温度也就30几度,也只是在大中午最热的时候,早晚还是比较凉快的。
广州太热了,初到广州,秋老虎当道,宿舍没有空调。
一个个夜里,冲凉洗澡,不知道要搞多少次才熬到天亮。
饭堂的菜太清淡了,一点味道都没有,别说吃惯了辣椒,连盐都很轻。
真是吃不下,睡不着。
九月还没过,我就瘦5斤。
更痛苦的是由于气候炎热和睡不好,我的咽喉长期反复肿痛。
听本地的同学说,这是上火的表现,可以吃凉茶,把火去掉就好了。
于是根据同学的推荐,去一个叫王振龙的凉茶铺买了瓶黑乎乎的凉茶,还记得名字叫癍痧。在我们那根本没有凉茶这种东西,凉茶铺也是广东特色吧。
一口下去,几乎呕出来,特别苦,从小到大没怎么喝过中药,刚开始那几口真是难以下咽。
这哪是茶啊?分明是中药嘛!
日子久了才知道,这凉茶就是中药,由于岭南湿热,这里的先民根据生活经验,总结了用凉茶来清热祛暑、祛湿。
长期在这样酷暑炎热、湿气又重的环境下劳作,没有这凉茶还真不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环境养出一方饮食。
凉茶的经验后来被总结扩大应用,又发明了很多新的配方,许多身体不适,喝对症的凉茶可以解决问题了。
后来王老吉把这个凉茶推向了全中国,开取了凉茶神话,再后来是加多宝。
其实,'凉茶'在粤语里面就是中药汤剂的代称。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中医”。
诶,一喝了那个凉茶,那晚睡觉好多了,第二天咽喉痛好了一大半。
初来广东,奇怪啦,喝白水都上火。
由于这样的体验,后来省事,直接去药店买那种可以冲服的凉茶,什么夏桑菊啦、溪黄草之类等。
刚开始很有效,我就直接不喝白水了,因为喝白水都会上火喉咙痛,直接用这样的凉茶替代白开水。
再后来。。。再后来就没有用了。
并且副作用也起来了。
发现一喝这些凉茶就胃胀,经常拉肚子,并且咽喉痛并不会再缓解。
喝上凉茶一段时间后,脾胃变得越来越差,本来就没什么胃口,现在吃一点东西还胃胀胀的。
咽喉又经常肿痛,自己去买消炎药和牛黄解毒片、黄连上清片等来吃,一吃就拉肚子。
最后不行了,咽喉依然经常肿痛,讲话都沙哑了,早上起来干得厉害,感觉嗓子里面结痂了一样。
03 慢性咽喉炎
没办法,最后跑去旁边的附属医院看病。
挂了一个教授级别的号,排了一早上的队。
好不容易排到,走进诊室,那个戴眼镜的教授叫我张开口,伸一个小铁勺一样的东西进入咽喉看了看。
问我有什么不舒服,我说经常咽喉痛,早上刷牙想呕。
他说这个是慢性咽喉炎。
我说,可以治疗好吗,都快半年了这个症状。
他说,先治疗再说,要是加重你过来喷喉、还有可以用激光治疗。
我再想问,可以彻底治疗好吗医生?他没回答,哗啦啦开了张处方,说好了,去拿药吧。
把我赶出诊室,整个过程,从头到尾不到两分钟。
我去交费,现金不够,幸好带了银行卡,排队交了费,刷了我423块钱。
去药房拿药,又排队排了半个小时。
拿回来才发现他开了一堆药,什么头孢,清热散解丸、清热利咽口服液等一共五种药。
那时候也相信那位教授,毕竟这个医院是广州数一数二的西医院,全国百佳医院,人家又是教授权威。
乖乖的,吃了药,坚持吃了两个星期,药还没吃完。但是咽喉痛一点都没缓解,反而是拉肚子,胃口越来越差,胃胀更厉害了。
到第三个星期,剩下的药没再吃,后来也不知道扔哪里去了。
不知道是适应了,还是不吃那些西药药和凉茶了,咽喉痛的频率反而少了。
因为吃了凉茶和消炎药,咽喉痛没有一点好转。索性我就不吃了,因为吃了还肚子不舒服,还浪费钱。
没几个星期,诶~!我发现咽喉痛好像有缓解的迹象。
再后来,咽喉时不时还会痛,但我坚持每天早上起来锻炼跑步,没再喝那些凉茶。
咽喉偶尔会痛,不去理会它,没过几天自己可以缓解。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了中医和西医的经历。
从那次看病后,我就对西医没什么好感了,花了我400多大洋,差不多一个月的生活费,病一点都没治好。
关键是那个医生,那个教授也没跟我说这个病是治不好的。
还开了那么多药给我,怪不得我问他,可不可以根治的时候,他吞吞吐吐的敷衍我。
看不好,直接告诉我啊,要知道我只是个穷学生。
从那个时候,心里有一个声音告诉自己一定要学好医学,至少自己会少受点罪,少花冤枉钱。
一次上医学伦理课,说到医患关系。
老师问“你们为什么要学医?
我毫不犹豫站起来,气愤愤的说:因为我不信医生,我才学医。
那个老师一脸疑惑:“你那么不信任医生为什么还选医学呢?
我冷冷的补了一句:”就是因为不信医生,不愿意轻易把自己身体交给他们才要学医。“
虽然当初报大学添自愿的时候没那么想,但此刻的我真是这样想的。
那个老师一下子语塞了,我想他是对我的回答无语了吧。
04 刮 痧
刚开始到广州读书,水土不服。那时候除了胃肠不好之外,身体长期有一个状态,经常头身困重,怎么睡都睡不够,一闭上眼睛就是各种梦。
而且阴天或者下雨天会加重,有时候身体一出现这样的情况,第二天就会下雨,比天气预报还准。
根据以往的经验,出现这样的症状,家里人会用刮痧的方法。在老家农村,只要小孩身体有不舒服,就会抓来刮痧。
无论是感冒发烧还是食积没胃口,长辈用古铜钱做成的刮痧器,在后背上涂点茶树油,刮出红红的痧来,就好了。
我小时候也经常被抓去刮痧,可以说刮痧是小朋友们的童年阴影。但是一刮完,自己去会跑去找吃的。
刚进大学那个时候,大家没学过中医,同学也不会刮痧。
我就去超市买了把瓷的汤匙,沾水,在阳台上,对着镜子在后背刮痧。
虽然很费力,许多地方都刮不到,但是刮了总比没刮好。
有时候严重没胃口,又恶心,就用手在脖子揪痧,揪出一条条红色的痧来,整个脖子都说。
同学们看到都很好奇,用怪怪的眼光看着我,怀好意的会关心的问:你脖子怎么啦?
我开玩笑的说”被鬼抓的“,我只能在心里苦笑,那种苦他们是不知道的。
如法炮制,在后来的学习生活中,感冒发烧啦,湿困啦,腹泻拉肚子啦。这些病症一在自己身上出现,就赶紧给自己刮痧。
去药店买些中成药,就这样挺过去了。
误打误撞,穷人家的孩子,不信医生,自己给自己调理,挺过来了,也算跟中医有了一次次的亲密接触。
再后来,我发现刮痧再吃点藿香正气丸会好得更快。
学西医的两年,西医学了没怎么用着,倒是误打误撞,跟中医有了亲密的接触。
现在想起来,那时候真的好辛苦,要是懂中医就好了,要是懂一点经络穴位、懂一点汤药方剂,自己就不用受那么多苦了。
可惜那个时候不懂,对中医没有任何概念。只是误打误撞,跟中医擦出一点点星星之火。
再后来自己给自己调理,用艾灸、中药、中成药把自己慢性咽喉炎调理好了,这是后来学了中医之后的事了。
未完,待续.....
如果对你有用,欢迎分享转载
我是中医二羊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硕士,主导针药并治的大中医观,一个喜欢写文字和经典故中医的80后小中医。
中医是一种爱好,一种态度,也是一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