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课·第2.3讲课后实践】
这是2018年11月28日“崔律精时力之阅读理解课”系列第2.3讲的课后实践。
<实践事项>
重述《高效7》关注圈vs影响圈。
片段链接:https://mubu.com/edit/3BGi2ptEsG
原文片段 #《高效7》关注圈与影响圈
关注圈与影响圈
看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些事物,也能大致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每个人都有格外关注的问题,比如健康、子女、事业、工作、国债或核战争等等,这些都可以被归入“关注圈”(Circle ofConcern),以区别于自己没有兴趣或不愿理会的事物。(见图3-3)
关注圈内的事物,有些可以被掌控,有些则超出个人能力范围,前者可以被圈成一个较小的“影响圈”(Circle of Influence)。(见图3-4)观察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个圈,就可以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
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他们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的能量是积极的,能够使影响圈不断扩大,扩张和成长。(见图3-5)
反之,消极被动的人则全神贯注于“关注圈”,紧盯他人弱点、环境问题以及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事情不放,结果越来越怨天尤人,自艾自怜,并不断为自己的消极行为寻找借口。错误的焦点产生了消极能量,再加上对力所能及的事情的忽略,就造成了影响圈日益缩小。(见图3-6)
只要我们的焦点在关注圈,就等于是允许自己受制于外界条件,自然就不会主动采取必要措施来推动积极变化。
<实践日志(记录)>
1.我在本讲中的收获:
1.1 课程回顾
(1)理解,是准确表达和清晰讲解的基础。
(2)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为什么自己写过的A2,到现在绝大部分都不记得了,更不要说真正去实践!而崔律讲完之后,却能很好的理解如何应用。
(3)放弃,从言灵的角度,是负面词汇,与其想放弃,不如想如何能做的更好!崔律的这句话,真的是一语点醒梦中人!
(4)崔律式阅读课和RIA读书法之间的差异:①崔律式阅读理解,是一个综合技能,包括逻辑力,也包括对文字理解。它的重点在于原文作者写的是一个鸡蛋,首先我们的大脑要先能看到它是一个鸡蛋,其次,在我们讲解给他人听说,也能表达出来,这是一个鸡蛋。②拆书法更加侧重实用,拆为己用是目的。逻辑力好的可以用得更广、更透,逻辑力不好即使用到一点也很好,但对于RIA并不是逻辑力不好,没有关系。③不仅仅是逻辑力不好,阅读理解做的不好,那我们在讲解I时,更多的其实是在附会旧知,或者说我们自以为是的以为作者讲了这样一个点。这样在拆为己用时,就很容易事倍功半,甚至可能出现偏差,做出错误的行动规划。④综上,一个更好的拆书家,更好的拆为己用,那么它的前提必须是有更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崔律特别声明:仅代表崔律个人观点,不代表拆书帮观点)
1.2 今日课程
(1)思维&语言:文字、语言与思维是密不可分的!当前的教学中,用语言当做符号,而不会讲思维。通过语言学会背后的思维,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成长。
(2)用词越准确,思维越清晰:①通过孩子叫女士妈妈,或者叫老虎大猫的例子,说明孩子对基本事物的理解还不够清晰。②又通过房子的例子,说明如果我们一直保持这种笼统含糊的状态,思维就会受到限制,将意义混杂在一起是最不可靠的,它的模棱两可会混淆人们认识事物的途径和心理。举例,用近视眼看世界,模糊混杂,无法区分事物的边界,无法区分事物的脉络和细节。③使模糊的词语,明确化有两种方式:一是,提升成为表示事物联系的词语(与抽象思维有关);二是扩张成为代表极具个性化的词汇(具体思维有关)。举例,印第安每个动物都会有名称,却没有“动物”一词。“房子”的例子
(3)扩充词汇量:主动获得(主动查找,意愿);被动获得(听到,看到或别人教,和我们的意愿没有关系)。主动、被动获得,有意愿的差别。
2.今日重述中的亮点:
(1)在重述过程中,注意梳理了其中的逻辑关系,通过图更加清晰关注圈和影响圈作用范围。
(2)正反举例说明,面对隔辈教育问题,影响圈和关注圈的不同,更好的理解关注圈和影响圈
(3)在重述时,片段中关于关注圈、影响前的关系的图完全浮现在自己的头脑中。
3.我的疑问(周六答疑) :
4.其他想说的话(如有):
发现今天的课程中,出现了两次互动,一次是在开始提出问题,结束时解答,还有一次是随时的互动(关于房子的分类),这让我意识到线上课程的活动,可以先抛出问题,最后给答案,这样就会节省在线等的时间了!不知崔律的这两次互动的设计,是不是有意为之呢?哈~
我猜测可能的原因:(1) 课程设计需要;(2)为测试早上讲课有效的互动方式;(3)其它。
5.我对《高效7》的重述:
今天我看了一个片段,是关于关注圈和影响圈的,主要介绍了什么是关注圈,什么是影响圈,以及二者的关系。
关注圈是我们日常所关注的问题,区别于我们不关注或不愿意理会的事情,而关注圈内有一部分事情是我们可以影响和改变的,称为影响圈,而另一部分则是受客观环境影响,我们所无法改变的事情,称为关注圈。
一般积极主动的人,更多关注影响圈,想我能做什么!这样会使他的影响圈变得越来越大;
而消极被动的人,更多将目光放在关注圈,出了问题会归咎于他人,逃避责任;抓住别人弱点不放,拿自己的优点去和别人的弱点做比较,然而对别人的优点则视而不见。无力改变就心生抱怨,抱怨越多,关注圈就会越大,能够影响和改变的事情也就越少。逐渐被外界环境所操控,怨天尤人,却从不想着如何改变现状。
对于隔辈教育理念不同的问题,消极被动的人,停留在关注圈,就会抱怨,父母带娃的经验太老旧了,心想这都什么时代了,娃吃饭追着喂,脾气大都是他们给惯坏了;而积极主动的人,关注影响圈,则会想,现在年代不同了,当下更注重科学育儿,我能通过什么方式让父母也了解现代的育儿理念呢?避免在育儿问题上出现过大分歧,同时让所有和孩子相处的家长能有统一的标准规范,对于孩子成长也是非常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