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视频网站,终于点开了这部一直都很想看的电影。
因为参加了一个电影鉴赏的课程,让我又重新想起了这部《桃姐》。先说说许鞍华这位导演,第一次知道她就已经是那部评价褒贬不一的《黄金时代》,那时候觉得,这个女人,很厉害。做导演本来就不易,而这一位60岁的女导演,却用作品让大家记住了她的名字。许鞍华,在我看来,已经成了一种风格。
每次看电影前都会带着某种期待感,尤其是《桃姐》这种电影。下班回家后腾出了完整的时间,准备好一杯水,端坐在电脑前,期待着让我热泪盈眶的对白,然后故事就这样缓缓拉开了。
“钟春桃,即桃姐,原籍台山,自幼家贫,出生不久即被人收养,养父在日本侵华期间被杀,养母无能力再照顾桃姐,辗转之下,将桃姐安排到梁家充当家佣。自十三岁起桃姐先后照顾过梁家四代,共六十多年。”
短短的几句字幕好像就已经交代完了桃姐的一生,但是我们知道,电影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在菜场的人物出场让我们看到了桃姐细致挑剔的性格,家中的一顿饭告诉了我们主仆的人物关系。从桃姐中风到进入老人院生活,罗杰的陪伴平淡而又温馨,没有我期待的煽情,连罗杰在老人院无意承认桃姐为自己干妈这样特别容易渲染情绪的场景,都只是用桃姐眼神里的温暖来平静表达,一笔带过。没想到,我还是被打动了,被某种说不出的情绪占据内心。
但是,就像题目说的那样,这部电影最触动我不是温情而是冷漠。云淡风轻间,许鞍华用老人院最常见的公益探访场景,展现了这个社会冷漠的问题。表演者拍摄完之后的瞬间变脸,工作人员派发完月饼后再次收回,蔡姑娘惊讶地问了一句:“怎么还收回去啊?”,却没有意思的愤怒,老人们也没有一丝惊讶,只是像群孩子一样想要快点结束,却只能无奈接受下一拨人的“公益”行为。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习惯”,这是一个很可怕的词,可怕到可以无视社会的冷漠,可怕到可以容忍某些人的作秀。
我也参与过类似的探访活动,一次是给敬老院修剪草坪,一次是跟老人们一起活动。无法想象他们的生活状态,没有家人的陪伴,每天呆坐在椅子上,看着一批又一批打着公益旗号的志愿者们来来去去。我们也想做点什么,但是这短暂的时间真的帮不到他们什么,对他们来说,这样的活动有时候可能也是一种负担。所以,如果你准备组织这样的活动,真的,先要想要你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如果只是一种形式寻求心理安慰,那么,请三思。
这样看来,有罗杰的陪伴和他们一家人的关心,桃姐是幸运的。
就写到这吧,希望温情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