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米多宽的土路,平常沙土飞扬起的机会并不多。
这虽是村里的主干道了,可间隔着的坑坑洼洼,被父辈们填埋了许多次。村长甚至和委会提过,以后把填沙坑这事,也列入到村道建设公德名单中。村委说不行,那样子的话几乎村里所有成年男子都能上名单,可以直接改名“公德村”了。
如果没记错,最初是村井旁老丈家二儿子阿旺,拍拍屁股一股脑走向这村道的尽头,说是进城去讨生。前些年里,每次阿旺带着一鼻子灰回村时,都被村民们嘲笑,说他涂有一身正气,却不如在家务农的大儿子实诚,每年至少还能靠卖粮攒点积蓄。但其实大家都晓得,对于村里像阿旺这样,家里有四个男丁的大户来说,总不会差到哪去的,有丁就有福,老一辈们总是这么说。
那年农忙,看着又是丰收的好景,可事实上一整年的辛劳下来,总卖不了几个钱,这样的现象持续了几年。午间休息时桂嫂又在家长里短,说是村井旁老丈家取了一个外省的媳妇儿,而从外头将其取回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前几年出外讨生的阿旺。
一时间,闲话便多了起来,村里的女的都说阿旺是鬼迷心窍了。男的都不支声,只是去村井打水的次数多了起来,都想着瞧一瞧这省外的媳妇有什么不同,搅得村井边的土路灰尘多了起来。大妈们倒是不积德,说老丈死去的列祖列宗们可容不下这外省仔,早晚出事。
老丈在村里是大户,向来受人尊敬,表面虽然不说什么,可心里也不好受。索性取回来的媳妇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刁蛮反而还很有几分姿色。可也因为这几分姿色,后来故事也是多得很。
不知是外来媳妇带来的邪气,还是老天不做好,即便是丰收年也让大家很困惑。总之慢慢的有好几家的壮丁跟着阿旺出去讨生了。起初还只是家里多男丁的几个大户做尝试,可渐渐的,村民们发现出去的那几家,不仅农活没被耽误,反而每年挣回来许多个钱。
于是,村民们谁也不愿意多讨论此事,只是都默默地让家里的男丁进城了。甚至到了后来,村里几个取不到媳妇的老大哥,也出去了。村里的老人有天突然急了,说小伙子们都出去了,以后谁来填村道的坑洼啊。
又过了几年,村里基本上年轻的小伙子都跑出去找活干了,村里少了这些精壮的身影,也显得落寞起来。只有每年春节前小伙子们相继地赶回来过节,才能扬起一路得沙土,可这些沙土就像是鞭炮燃腾起烟火一样,充满了喜庆的味道。
这天,村道突然又扬起了沙土,还伴着发动机的声音,扰醒了村搜们。距离春节还有四个多月,大伙们也不可能这时候回来啊,难道都发生了什么事?村搜们和孩子们一个个跑到家门口张望。
只见是邮局的车,挨家地送东西,好家伙,这车一驶可卷起了不少沙土。村里的小孩子们围着车挨家挨户地跑,十分好奇得意。刚好到村井旁的老丈家,收到的是一大盒包装精美的月饼,吸足了孩子们的目光。
不一会儿,就在孩子们的口头里得知,这一次村里一共有九户人家收到了寄来的月饼,而且月饼盒里有一封信,据说还有城里那工厂的老总亲笔签名呢。
老丈让刚上初中的最小的孩子把信给念了,说是工厂老总的来信,祝两老们节日快乐,阿旺和三弟在厂里表现出色,今年中秋得带领员工们加班,恕无法回村里过节了。
这信读完,把老丈给乐得连声叫好,嘴里嘀咕着:“出息啊,出息”,也就忘了原先是多么盼望儿子回村过节的。
那晚老丈在村井边的大树下得意地和村里人说着这事,可不,另外八户人家也都是类似情形。一连几天,这成了村里津津乐道地话题,儿子有出息,老总亲自送月饼签名这份喜悦,随着井水带到了村里各户。
这时候有人向村长提议,再发动村里的壮年们,把村道再好好地填一次,这样要是下次工厂的老总真来村里道贺了,也显得体面些,算是为了村容村貌。村长觉得有道理,说着就去村委商量这事了。
村委通过,初定在中秋后动工。
巧的是,中秋那晚,阿旺带着厂里一伙人,激动地把老总家房子给烧了。
还闹出了人命,说是忍无可忍。
于是这村道的填补也就搁置了。
作者雏世
一个烂得可以的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