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朋友阿秀聊天,谈到她十岁的孩子小成这一年的喜人变化,不觉让人沉思。
一年前的小成,和这个年龄段很多男孩子一样,好玩,好动,脑子里想的全是网络游戏和恶作剧,阿秀认为这是孩子的本色,童年本应该如此。
然而丈夫却有些忧虑,他认为孩子的教育应该有好的引导,在小学这个阶段,最重要是要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小成目前的状态让人担扰。
夫妻俩经过多次沟通磨合,阿秀慢慢被丈夫说服了,毕竟自己孩子的成长才是最重要的。于是,合计后,他们给孩子转到了一所口碑很好的寄宿学校。
开始,她担心孩子到了新的环境会不适应,担心是多余的,孩子很快便融入了班级大家庭。
然后,每周末孩子回家的时候,孩子身上的变化看得见,浑身充满正能量。
最大的变化是,他的孩子变得非常热爱阅读。
周末回家,随时随地,总是拿着书看,阿秀说,她现在最大的烦恼就是,家里的书太多了,整理起来好麻烦,我想说,这是多么幸福的烦恼啊。
家里人一起出去吃饭,阿秀正在梳妆镜前化妆,小成跑过来说:妈妈你是不是还要十来分钟啊?那我先去看会书,你一会喊我啊…….我想说,这样的孩子,请给我来一打。
小成现在的口头禅多数是:
“好无聊啊,妈妈我们去图书馆吧…”
“今天天气好,我们去书城吧…”
“妈妈,我们一起出去吧,我去看书,你去逛街…”
“妈妈,我刚才用你手机在当当上挑了些书,你记得付款啊…”
……
这个十岁的孩子对阅读的态度,让我这个自称热爱看书的大人,汗颜不已。
让一个热爱电玩游戏的孩子,变成一个热爱阅读的孩子,我深信,这是每个家长都梦寐以求的事情。
其实小成的变化,仔细想来,也是有规可循的。
新的学校非常提倡孩子们阅读,课间时间,校园里随处可见手拿书本,认真阅读的老师和同学,在这样的环境里,小成自然而然地会认同阅读这个习惯,被影响,被同化。
学校里每天都会安排睡前读书半小时,所有的孩子在就寝前都会读小时书后再熄灯入睡,即使周末回家,小成也会要求父母在睡前和他一起阅读半小时。后来,不止睡前半小时,孩子在任何碎片时间,都会不自觉地找书看。
除了每天固定的睡前阅读后,班上分了很多阅读小组,每周都会有小组共读一本书的活动,几个孩子一组,一起阅读,一起分享,一起写读后感,小成他们那个组好几次在共读一本书中表现突出,被评为阅读之星,老师邀请这几个孩子的家庭一起周末参加户外活动,这个殊荣是孩子们用心阅读才有的机会。孩子们都很开心,都表示希望在以后的阅读中再次被评为阅读之星。
越阅读,越开心。习惯就在不知不觉中改变。
一个十岁的孩子,能有这么大的变化,那么我们大部分人其实都是可以通过改变习惯,来改变人生。下面这些干货,来自美国作家科里.帕特森的《改变一切》,我们或许可以参考一下:
1.明辨关键时刻
关键时刻是我们最容易屈服于欲望,最管不住自己的时刻,在这之前,就制定好抵抗诱惑的准则,到时按计划行动,就能越过难关,心理上也不会有太大负担。反复执行后,会形成“惯性动作”,不需多大意志力也能坚持下去,实现改变。
2.运用影响因素
影响人们做出改变的原因包括自己,他人和环境三个层面。
自我学习:审视技能,了解自己,确定要改变的东西后找到合适的方法,刻意练习。
他人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找到同盟,互相监督,一起改变。
环境辅助:让环境辅助改变,好东西放得近一些,坏东西放得远一些。
3.迭代改变计划
计划一开始的时候总不是最好的,失败后吸取教训,总结经验,调整完善计划,从容应对挑战。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参考书目:《改变一切》美科里.帕特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