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完的六、七月份,都会收到不少短信,内容大多是这样的:「二舅家的女儿高考分数出来了,想报你读的那个大学,哪个专业最好?」「三婶家的儿子想报计算机,现在互联网这么火是不是泡沫?这个专业以后会不会人才饱和就业前景不好?」「老家隔壁以前跟你一块堆泥巴的狗蛋儿分数不够理想,报一本的低分专业还是报二本的好专业?」
也许你们也少不了收到这些问题,那些平时八竿子打不着关系的学弟学妹们,突然就把命运的红绳系在你身上,要求你为他们的人生做一次重大抉择。面对这种问题我一向都是描述事实不给答案,说了几次后对方都是不太满意,有时还责怪我没有尽到一个师兄的责任,给出有用的建议。
那么这里就直截了当的说明白,为什么我不会帮这些人选专业。
首先,我并不了解他们。
身边的朋友遇到问题,我们可以根据对这个人的了解,从他的角度出发去权衡各个选项,给出自己的建议。而这些等待意见的学生们,也许有缘见过几面,又或者很久没有交集,总之我并不了解他们现在爱好的领域,擅长的技能,处事的性格或者是思考的方式,这些都是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的关键因素。谁也没有办法在充分了解前提条件之前,就粗暴地根据个人经验在A/B/C之间做个选择。
然后,很多情况下是他们自己也不了解自己。
虽然中国的教育改革方案一个接一个,三年一小改,五年一大改,但其实还是换汤不换药。很遗憾,除了一线城市有着相对优质的教育资源和理念以外,大部分的高中生还是生活在应试教育的麻木状态下,求知欲在压力下被扼杀,思维方式被出题思路固化,教育等于做题,高三一年就是翻来覆去的炒冷饭刷知识点。这样的学生,只有消费内容的能力,却鲜有主动的创造力。你去问他以后想发展的方向,想有所建树的领域,他能回答吗?
看着志愿填报指南里那几十个专业,也许他们能搞懂某个专业学什么课程,毕业后可以做怎样的工作,但是无法在上大学之前就搞懂自己会否喜欢上这个专业。他们没有机会在一个人人都拼命刷题考高分的环境中,去探索未知,挖掘优势,去创造个人价值,尝试着build things。
美国的高中教育制度鼓励"get in there and get your hands dirty",而中国学生们干净的手往往在忙着解题。在这种情况下选专业就像抓阄,好的专业不一定对胃口,差的专业也不一定会讨人厌,何况所谓的好/差专业,都只是大数据的统计,具体到个人情况并没有多大指导意义。
接着,其实专业并不是最重要的。
且不说很多工作并不要求专业对口,读大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事情和哪个专业并没有太大关系:参加各类社团开拓视野,认识结交不同性格的朋友,通过集体生活学习与人相处的技巧,学会自律地利用时间。
中国的大学大多很水,这点我们都心照不宣,因为无论是多差劲的学生要混个毕业证总是不难的,抄袭、作弊、替考,有的是办法。如果只是整天打游戏、搓麻将、看韩剧、上淘宝,只消费不创造,那么怎样高就业率高薪酬的专业也拯救不了他们混沌无助的人生。
同时,也不要说某某专业太热门人才饱和,某某专业太冷门难找工作,优秀上进的人从来不愁找工作,只有那些混日子的人才会整天担心自己无法达到平均水平。我读高中的时候就有人说计算机专业已经饱和了,就业困难,而到现在很多互联网企业还是愁找不到牛逼的工程师。
最后,自己的人生请自己做决定。
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总喜欢让别人来给他做决定:理科还是文科,读研还是工作,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加杠杆还是平仓......他们在提问前甚至都不愿意自己花时间去深度思考,却总幻想着会有人指着某条分岔路告诉他「走这条路,可以最舒服到达出口」。
杨德昌导演的电影《麻将》里有句台词:「这个世界人们都害怕做决定,因为他们害怕发现自己原来这么蠢。他们喜欢你告诉他们自己到底要什么,如果错了,他可以埋怨你,进而回避自己蠢的事实。」没有谁能为别人的人生负责,所以请自己尽量去搜集客观的事实信息,然后独立做出判断,而不是让我来做选择题。一路走,莫回头,意思就是「条路自己拣,扑街唔好喊」。
想想当年我也是闭着眼选了个能上的分数最高的专业:华工的信息工程,大二发现真的很无趣于是不上课转投互联网产品,现在变成了一位交互设计师,也是当初填志愿时万万没想到的。如果你最近也被这类问题骚扰,那么欢迎转载这篇文章给他们看看;如果你是要填志愿的学生,那么希望你能不依靠父母自己做个不错的决定。
题图:Instagram @willcornf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