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映电影《西虹市首富》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只需花1元钱购买“脂肪险”,每天坚持打卡,如果减肥1kg便可获理赔1000元。虽然现实中不可能存在如此闹剧,但对于影片中,依托外界督促自己“打卡”的现象我们并不陌生。
碎片化的阅读、学习外语、户外运动、烹饪料理,每个人的圈子里都会有“打卡”的声音。“今天阅读单词200个”、“我今晚已经跑了3公里”……朋友圈式的打卡本身无可厚非,但离开了朋友圈,你还会坚持打卡吗?
有人会疑惑,朋友圈的记录打卡是对自己生活的一种展示,好像并没有什么问题。将自己的学习、健身分享到朋友圈,不仅能满足自己的成就感,还能传递出正能量,何乐而不为呢?
朋友圈负载着“印象管理”的功能,即透过一个人的朋友圈,便能大体判断出这个人的喜好、工作、生活等等。若只是借用朋友圈,每天晒自己的打卡记录,营造一个“我今天又努力”了的社交形象,但实际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种行为就值得商榷了。
当然,也有人打卡并非是塑造形象,而是打卡软件的需要。例如,有的阅读课程报名参加后,需要将每天完成的任务打卡分享到朋友圈就能得到退款或者奖励。花钱付费购买的“自律”机制会逼迫自己去完成任务,但当这种机制不存在了,自己的习惯是否还能坚持下去吗?
无论是片面追求“工具理性”、从社交圈里寻求自我认同,还是依托奖励机制诱导获得回报,朋友圈式打卡不能只充“面子”,更要充“里子”。良好习惯的养成,不应仅仅是停留在“圈里”,更应该从“圈里”跳出来,并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不论是定个“小目标”,还是立个“flag”,都需要强大的内心与毅力才能实现,做一个自律的人,才能让目标不再是口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