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批遭废弃的共享单车,
被缅甸商人买下,
捐赠给仰光一所乡村学校。
从此,当地学生不用步行一个多小时去上学。
在中国公司眼中“废了”的小黄车,
也获得了新的生命。
其实,这些小黄车都是仰光交通的后来者。
早在中国小黄车到来之前,
日本JR列车、韩国公交车、
中国摩托车、泰国自行车等等,
已为这贫穷国度发挥余热许多个年头。
作为缅甸第一大的城市,
仰光称得上是“全亚洲废车联盟”的总部。
站在仰光的十字路口,
你能看到全世界的二手车。
这个“万国汽车博览馆”里面,
三四十年“高龄”的美国吉普、
刷得花花绿绿的英式甲虫车、
日本九十年代产的小轿车、
韩国淘汰的公交车、
印度产的三轮车等比比皆是。
缅甸国内没有汽车制造厂家,
无论是四个轮子还是两个轮子的车辆,
全都得靠外国进口,
而且90%是价格低廉的二手车。
当地人打趣地说,
仰光修车厂技术全球一流,
只要有轮子的铁皮盒子,
无论多么破旧,
当地师傅都能让它跑起来。
东南亚人的乐天精神,
在叮叮当当响的二手车中,
表现得淋漓尽致。
更让人瞠目结舌的,
是这里危机四伏的交通状况。
仰光马路上的车,
既有左舵,又有右舵的,
在超车时就跟半瞎一样。
上世纪70年代前,缅甸是英国殖民地,
汽车靠左行,方向盘在右边。
后来军政府上台后,
想方设法摆脱殖民者的影响,
一夜间全国方向盘改到左边,
全部靠右走,跟咱中国一样。
尽管交通规则全改了,
但路上跑的还是一堆英式右舵车。
老司机们超车前,喜欢狠按一下喇叭,
等前方车辆打尾灯示意,再选择超或不超。
到上世纪90年代末,
美国对缅甸实施经济封锁,
当地二手车价格贵得离谱。
缅甸改革开放后,
进口税大幅降低,
二手车突然便宜了许多。
这个逐渐富起来的小国,
大量进口全亚洲的二手车,
一度跃升为日本二手右舵车的第二大市场。
在官方的左舵规则里,右舵车激增,
左右博弈酿成了许多交通悲剧。
缅甸两年前开始禁止右舵车进口,
全国1/3的二手车专卖店陆续关门大吉。
开出租的日系车主继续不打表,
乘客遇上堵车心情不爽,
在机动车道中间照样会下车。
如果你不想在阳光毒辣的东南亚,
重复北京的堵车经历,
试试坐环城列车。
对的,还是二手车。
一趟趟旧得惊人的JR列车,
从中央车站缓缓驶出,随后绕仰光城市一圈,
连接灯火通明的市区和成片田野的郊区。
它们曾在大阪、福冈等地,
兢兢业业地服务了半个世纪,
退休后被捐赠到这里,继续发挥余热。
部分列车头还保留“快速”“久留里线”等日文字样,
车厢内部也到处能看到日文提示语。
只要买一张200缅币(约1元人民币)的车票,
你就能立即开启穿越时空之旅。
少数新增的缅甸语标识,包括“不许在车厢亲热”。
缅甸火车保存着亚洲最古老的列车系统。
数十年军政府统治里,
缅甸遭受欧美制裁,军费开销庞大,
没钱投入民生工程,
铁路系统在东南亚季风中日夜飘摇。
火车上所有的车门都不会关闭,
有些车门甚至不翼而飞。
缅甸人坐火车习惯随上随下,
仿佛坐出租车似的。
每到大一点的站台,
小贩们带着大包小包的货物,
甚至一筐筐的蔬果上车,
从车头走到车尾,随叫随卖。
车厢内飘过一阵阵花生、鹌鹑蛋、
芒果、木瓜、炸物、辣椒粉,
以及各种东南亚香料的浓淡气味。
火车经过达宁贡车站,
那里有全程最热闹的轨道市集。
当地人喜欢贴着轨道摆摊,
如果你从这里下车的话,
可能连下脚的空地也找不到。
每当火车龟速靠近,鸣笛声响起,
两侧摊贩像躲城管那样,
从轨道中间,麻利地撤到站台上。
等火车擦着摊子通过,
摊贩拎着蔬菜水果迅速复位。
6月底市政府下发了搬迁令,轨道集市将全部转移到基础设施完善的新市场。
展开亚洲地图,
缅甸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北接中国,西邻印度,南连泰国,
天生本是东南亚的物流枢纽。
只可惜当邻国经济腾飞的时候,
它把自己关锁起来,
停滞在二手车的老时光中。
七八年前,缅甸向外资开放,
卯足劲发展经济,
现在仰光要喝珍珠奶茶、吃韩国炸鸡,
也不是那么困难了。
仰光两年前发起了公交车改革,
向中国企业购买了1千辆全新的公交车。
在这座城市的马路上,
第一次有这么多新车同时上路,
仰光人坐公交第一次感到空调够强劲。
左边是中国制造的空调公交,右边是被淘汰的公交。
贯穿缅甸南北的火车线路,
正在进行电气化改造;
与中国云南接壤的边境,
也在铺设新的铁路。
在不久的将来,
那些修修补补的右舵车、
古董级JR列车或许就要消失,
“废车联盟”也将光荣解体。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