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作为一代儒生,力挽狂澜地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给了大厦将倾的晚清朝廷一颗续命丹,从而使其得以续命半个世纪,也正因如此,曾国藩博得了“中兴四大名臣”的美称。
这位牛人以“仁义礼智信”作为治军之本,对将领,他要求德才兼备,如果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那么他宁愿选择德高而才低的将领。因此,湘军当中儒将非常多。
同时,他还要求将领做到“勤恕廉明”,即对公务要做到勤奋,对下属要做到通融,对自身要做到清廉,对冲突要做到公正。而对底层士兵,曾国藩要求他们做到“忠信爱民”,即对上司要做到忠勇,对同泽要做到互信,对百姓要做到仁礼相待。为了贯彻落实这些观点,曾国藩甚至在军中传唱“爱民歌”。
然而实际是怎么样的呢?
湘军所犯下的血债数不胜数,大规模的屠杀行为就有三次,而小规模的屠杀更是难以考究。尤其是在攻破天京的那一战里,湘军将天京城洗劫一空,以至于过了数十年之后,南京百姓谈及湘军,“尤恨之不及”。
在攻破天京城的头十天里,湘军肆意践踏妇女,保护她们的老者们则被残忍杀害,以至于出现了街上的尸体大部分是老者,而四十岁以下妇女一人俱无的景象。而年轻力壮的男性则“死者寥寥”,因为他们被强迫去为湘军搬运抢到的金银财宝。为了掩盖证据,他们每抢一地,就一把火将房屋付之一炬。
湘军的这一系列暴行,显然得到了曾国藩的默认。这种情况究竟是怎么造成的呢?
事实上,仔细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这一系列恶行,都发生在湘军组建的中后期。
在湘军刚出现的时候,曾国藩的一系列政策方针,的确起到了显著的效果。曾国藩前期从严治军,而最初跟着他的那批将士,都被曾国藩长期灌输的思想所影响,湘军之中有一部分队伍被称为“老湘军”,这些老湘军军纪严明。
一只军队的特点如何,很大程度取决于领导它的将军,老湘军中最有特色的将领就是王錱,他所带的部队,每每经过一地,都妥妥地贯彻了“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方针,当地的百姓都称“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好官兵”。
有一次,王錱的一支先头部队赶到桂阳县田墟庄附近驻扎,当地人看见这支部队没有吃的,于是就自己出血,备好了食物送给老湘军。但是士兵们怎么都不愿意吃这些东西,直到一天之后,王錱率领大部队赶来,他知道了这件事情以后,下令他们进食,老湘军才总算松了嘴。
但可惜的是,王錱与曾国藩的关系却很微妙,曾国藩认为王錱不服管教,而王錱也很不满曾国藩有意无意的压制自己。两人在湘军转战湖北的那段时间里,正式宣告决裂。
王錱和曾国藩的一拍两散,是湘军从仁转暴的一个节点。
从那儿以后,为了迎接更大的挑战,湘军不得不广招游兵散勇,不少人先是在太平军那边被击溃,而后又转到曾国藩麾下卖力,更不用说那些八旗兵痞了。
湘军的组成渐渐变得良莠不齐,又因为战事越来越焦灼,曾国藩没有时间像从前一样做好教育工作,从而导致后来的湘军,渐渐变成了一个由钱驱动的战争机器,荣誉感缺失过于严重。
而且,湘军中后期主要的倚靠的武将,渐渐变成了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这位素“曾铁桶”之称的将领,他完全没有将儒学思想用在带兵身上,他允许士兵每破一城,就放纵三日,期间无论士兵烧杀抢夺、奸淫掳掠,他都不会过问。
天京就是在曾国荃的围攻之下,被攻破的。
因为有了利益驱动,曾国荃的吉字营勇猛异常,战场上的表现非常亮眼,从而又得到了曾国藩资源上的倾斜。就这样,曾国荃在湘军中渐渐做大,慢慢成为了湘军的二号人物。
前文我们说过,一只军队的特点如何,很大程度取决于领导它的将军,曾国荃就远不同于王錱,他的部队不是靠纪律靠荣誉感打仗的,他就是靠义气靠钱,所以在他的带领之下,湘军身上的标签,从仁义之师,变成了破城后无恶不作的暴行之徒。
曾国藩之所以会默认了曾国荃的一系列行径,主要还是因为“屡败屡战”。
我们知道,曾国藩在给咸丰帝的奏折中,说湘军在于太平天国的对峙中,“屡败屡战”,得到了咸丰帝与后人的一致赞赏。然而,或许也正是因为湘军的“屡败屡战”,让曾国藩这个儒生,渐渐形成了“以成败论英雄”的带军思想。
曾国藩也曾试图培养湘军的荣誉感,以荣誉感驱动部队的作战能力。他每逢一役,都会举行重大的颁奖仪式,为有功的将士们颁发湘军腰刀,就是其中的一个成功样例。
但是到了后期,由于腰刀颁发的数量越来越多,曾国藩为腰刀赋予的荣誉的象征也越来越弱,再加上部队良莠不齐,曾国藩的那套练兵之法已经难以驱动湘军的踊跃性了。
就在曾国藩一点办法也没有,苦于“屡败屡战”之时,曾国荃“杀人如麻,挥金如土”的带兵方针却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曾国藩虽然将自己的失败说得天花乱坠,但毫无疑问他是渴望成功的,所以他才会默认了曾国荃的行为,并且将湘军的大部分资源倾斜到吉字营身上,甚至在其它部队不满曾国藩的偏心,出现哗变之后,曾国藩也没有改变资源的分配状况。
而这个时候的“以仁治军”,早已经变成了一块毫无用处的遮羞布。
太平天国这场战争里,为了功成名就而放弃儒学治军的曾国藩,为了贪享荣华而使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洪秀全,为了钱财富贵而大肆屠杀天京等城的湘军,都失了最初的本心,留下了一段争议不断的历史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