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医院,专业知名度完全一样,唯一的差别是流程效率。一家已经完全自助化,微信公众号,第三方医疗平台,自动挂号机,自助打印报告和病例,维持着医院的大部分基础工作。一家还在自动化改造的进程中,仅仅有排队叫号的系统,其他看来和老式医院没有什么不同。
这样比较,当然是自动化的医院就诊体验更好,人不累,心不烦。可是为什么,不是每家医院都这样改进呢?
可能是医院没有这么多经费,毕竟是非赢利型机构。
可能是医院不考核翻台率,不考核就诊人数规模,规模再大,效率再高也没意义。
可能是医院不能放下这么多担任基础工作的基层员工。
无数的可能。
可是第三点,看上去是第一个被否定的。
如果医院会不考虑经济收益,关注人文和长期发展,那就不会轮岗医生一毕业就失业。医生尚且如此,何况其他基础岗位。
挂号这样的事,创造的边际价值可以忽略不计,就好像富士康的流水线,把员工压榨到崩溃的边缘,公司才可能有一点点利润。
在自动化的医院,负责挂号的岗位少了,如果医院不想留下这些人,等待着他们的就是裁员解聘。如果医院想要留下这些人,可以开发出更多对病患真正有价值的,服务性岗位。对员工来说,他的人生变得有意义。对医院来说,这样的差异化配置或许可以让自己在业内脱颖而出。
在互联网峡谷,面对极不稳定的流量变化,大部分运维是疲于奔命,每天忙着预判流量峰值,提前沟通增加服务器。加少了,用户不满意,客服投诉被打爆,加多了,心疼白花花的银子。然后周而复始,新的一天,又开始新一轮的纠结。
只有亚马逊,服务器买就买了,用户体验是第一位的。溢出的带宽资源,批发转零售?
已经存在的世界,数字永远是算得清的,利润永远是可以预估的。未知的机会,永远在科技赋能带来的冗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