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讲两个小故事:
故事一:有一个过路的问:“喂,大爷,从这里到县城要走多久?”
老者不理睬他。
问路的嘟嘟囔囔地说“怪老头”,走了。
刚走几步,老人说,“小伙子,半小时。”
问路的就奇怪了,“嘿!刚才问你怎么不说?非要等我走了才说?”
老人说,“你不走我怎么知道你走多快?不知道你走多快,我怎么告诉你到县城要走多久?”
这个故事说明:1) 你不做,怎么知道自己不行?你不做,怎么知道做不到?2) 科研无捷径可走,但我可以走得快点。3)不要问我是否能达到目标,且看你走不走、是否坚持走、走得快慢。
故事二:父子两人攀爬悬崖,父亲下来了,儿子下到一半慌了,哭着说,“爸爸,我下不来了!”
父亲说,别慌,孩子!不要往下看。听我的:你把左脚往下边靠左移一下,有个小坎,登住,再把右脚向下探十公分,有个石头踩住,然后左脚再往旁边挪一小步,然后右脚再……。
就这样一下、一下,儿子终于脚踏大地。往上一望:我的天哪,这么高这么险,我竟然下来了!父亲笑而不语,因为他的事业就是这样成功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把每一步踏实了,你就能一步步走向成功。
中国有句老话:“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意思是:与其羡慕别人连篇累牍地发表论文,著作等身,不如从现在开始,从最基本的看书开始积累、水滴石穿、功到自然成。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勤:辛勤、勤奋地走,路在脚下。冰雪覆盖了路,你只要走,脚下就是路;苦:科研单调乏味、苦不堪言,但为什么有人乐此不疲?因为苦中有乐。痛快:痛感会产生快感、痛且快乐着。手越用越巧,脑越用越灵。科研加速度:科研越做越会做,越做越好做。
书山之“有路”,是指读书有方法。要不断学习网络时代的读书法、探索最适合自己的那条路。
学海之无涯,源于庄子的“知也无涯”,学习研究永无止境。正是这种无涯,让我们越读越有味,越钻越想钻,保持终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学海无涯还应“悟”作舟。不要死读书,要多思考、追寻、探索,去找规律——悟道,日积月累、量变质变,会有灵光乍现的顿悟,自己的潜力会把自己吓一跳。
学海也有涯。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无论哪个领域,经典的书就那么几本,重要的杂志屈指可数,读一本可以上挂下联(survey),按图索骥、顺藤摸瓜,找到最权威、最经典、最前沿的,读它几本,再跟踪期刊杂志就“下笔如有神”了。径是有的,但一要找,二不能一味求捷径,忘了“勤”和“苦”二字,投机取巧是不行的。
科研,让我们更新知识,站到学术的前沿;
科研,反哺我们的教学,取得指导学生的资格;
科研,让我们提升素养、改变气质,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科研,让我们追梦,让我们年轻、快乐、充满创造的激情。
科研,可以而且应当与教学结合起来搞“教研”。从“教研”入手,较为容易上手,一是课题来自真实的课堂,论据来自日常的工作,二是“教”和“研”本是互相促进、相得益彰,三是“一石双鸟”,提质出果,皆大欢喜。
科研,本是大学教师的天职。科研任务看似压人,如果主动迎战,驾驭它,爱上它,甘之若饴,就能享受它。与其“被呛”,不如“弄潮”。
科研,没什么了不起,这是我们自己选择的高校知识分子的生活方式。
不要既享受一年两假,又要享受悠闲无挂;
既享受世人的尊敬的目光,又羡慕有人一本万利甚至不劳而获。
学术的生活是清苦的,但乐趣横生:
你可以忘我地沉浸在书海和写作里,信马由缰、纵横驰骋,无人可耐你何;
你可以过上精神贵族的生活,享受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学术生活,而不必看人脸色,生怕一不留神言外生意伤及他人。
和一群同类项在一起,我们到处高朋满座,经常有听了眼睛一亮的连珠妙语,更不用说多年潜行未交集、一朝偶遇认知音的惊艳了。
团队作业,不但可以以老带新、分工合作、各尽其能,更可以互通信息(相当于请人代读),互相砥砺,头脑风暴,激发智慧,增加个人的角色感和集体荣誉感。一旦有所成就,便可以一荣俱荣、弹冠相庆了!
今天的图书馆读书活动,是个象征性的科研起跑仪式。
读书不一定要到图书馆,但图书馆的确是读书的好地方;
研究不一定要到图书馆,但图书馆的研究氛围和服务真好!
对自己狠一点,开个头,相信茶有回甘、苦尽甘来;
让我们去掉浮噪、静下心来,钻进去、跳出来,甘坐板凳、享受孤独;
让我们把一起读书当做精神会餐,让共同研究成为生活习惯;
让我们的学术生活充满惊喜、硕果累累。
振臂一呼搞科研,
书山学海只等闲。
风流人物看今朝,
华外攀登有高翻。
---摘自2018年4月26日,我作为院长,在华侨外院高翻学院“牵手图书馆:科研日启动”仪式上的讲话:《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