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写作#第4篇
在生活中的决策,很多时候是直觉判断。直觉是怎么产生的?也许是过去长时间的累积,一次意外后产生的连结判断,或者称为「常识」- 已经内化为不需要经过特别思考,已经知道答案。
直觉靠不靠谱要看结果而定。也就是经过直觉判断决策后的结果,接近真相的程度有多大
为什么有人的直觉特别准?在判断事情时,可以给出迅速且正确的答案?我觉得是:
1) 知识体系够庞大
2) 知识连结数够多
3) 逻辑模型够准确
拥有这三者可以在问题产生时,解构问题的核心,在知识库里找到相对应的知识点,透过逻辑分析推倒出来。知识体系的拓展可以学习累积,知识结构的建立和连结,要依赖不断的思考、分析、而逻辑模型的正确率则要数据的纪录及检验。
经常在学习的时候,我们会产生一种知而不明的情况。似是而非地看似学习了,却无法给一个明确的定义。这是由于知识没有真正吸收到为你所用。
昨天收到一个问题,怎么理解和解释下面这三句话:
看山是山 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 看水不是水
看山还是山 看水还是水
在此之前先使用Conscious Competence Learning Model来解释学习的四个阶段。
1.Unconscious incompetence: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在这一阶段由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此时可以经过大量输入,先知道然后深入学习。或者直接找某领域的专家学习,取得正确的知识和方法。思考一下,当你想学习一个完全不知道的领域时,你会怎么开始?
知是第一步,知道自己不知道是学习的开端。例如我听到NLP 神经语言程序学 (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时,在我的知识里没有跟这个词汇相关的内容,第一次听到时我以为这是一个跟代码开发有关的知识。此时我处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情况。
2.Conscious incompetence: 在已经知道是什么的情况下,明白自己的能力差距。接续上面的例子,我透过学习知道NLP是研究我们的大脑如何工作的学问。想学习NLP要学习的是和大脑运作相关的知识,不是代码开发。在知道是什么之后,判断能力差距,接著产生学习过程。
3.Conscious competence:经过学习或刻意练习之后,能力会逐步提升。此阶段在于知道自己对知识已具备特定能力。需要经过刻意练习,将知识或技能加以内化,产生更广泛或高效的应用。例如在了解NLP的原理后,熟练地掌握了操作技巧,可以将其运用在沟通、会议、自我管理、情绪控制等等。在这一个阶段需要技巧的刻意培养,提升意识察觉不足之处。
4.Unconscious competence:当将一个知识或技能运用非常熟练之后,这个知识会内化成反射动作,不需要调动意识就能完成。例如从小学习的九九乘法,不管是从理解或者硬背开始,第一次的学习经验都很痛苦。一但熟练之后,不需要在每次计算时重新思考,想到8x7,自然会出现56。这个过程没有经过数学推理,而是已经形成你的内存记忆,要使用时直接调用。
用此来比对我对于上面三句话的理解。
看山是山 看水是水:当你看到山和水时,可能看到的是形状、颜色、和给你带来的感受,像是雄伟、清澈,凉爽、清幽。这时山给你带来的是表层的意义。
看山不是山 看水不是水:如果仔细观察,每座山不只高度形状不同,气候、生态、历史都不同。同样欣赏山,有些人得到观赏乐趣,有些人得到的大大超过眼前看到的东西。当你开始研究历史,研究生态,研究这座山和那座山的差异,你看到的不只是山,是其中包含的各种信息。
看山还是山 看水还是水:当专注于探索细节后,看到的山已经超出原本的认知范围,山变成一本丰富立体的书。此时山带来的是远超过表层的意象。眼睛看到了山,但脑中有比视觉认知更多的信息。
以阅读书籍来比喻。第一阶段看到是透过作者表达理解的概念。第二阶段除了内容本身的传达,更多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想?他透过什么形式表达?其中连结了多少概念?我的理解和作者一样吗?得到的知识我可以用在什么地方?到了第三阶段,除了看内容,已经形成的学习方式会让你带著更多的问题去看,此时收获的就不仅仅是内容本身。
以看电影来比喻。第一阶段看电影我们会知道故事内容,是喜剧还是悲剧,看完电影的感受。第二阶段进阶地思考对于情节的表达,导演是怎么编排的?演员怎么表现?场景应用是否合适?使用那些背景音乐?到了第三阶段,除了看电影,会懂得欣赏电影的各种组成,比较不同电影的表达模式,发展自己的独特观点。
回到开始的问题,怎么达到直觉靠谱的程度?
扩大知识领域,加强知识连结,观察验证发展出自己的方法,内化直到它变成你的本能。每次思考能快速找到大脑宫殿中对应的知识产生连结。那么直觉就接近靠谱了。
以下来自wiki page,原封不动的贴过来做为补充阅读。
The four stages of competence
Unconscious incompetence
The individual does not understand or know how to do something and does not necessarily recognize the deficit. They may deny the usefulness of the skill. The individual must recognize their own incompetence, and the value of the new skill, before moving on to the next stage.[2]The length of time an individual spends in this stage depends on the strength of the stimulus to learn.[3]
Conscious incompetence
Though the individual does not understand or know how to do something, he or she does recognize the deficit, as well as the value of a new skill in addressing the deficit. The making of mistakes can be integral to the learning process at this stage.[4]
Conscious competence
The individual understands or knows how to do something. However, demonstrating the skill or knowledge requires concentration. It may be broken down into steps, and there is heavy conscious involvement in executing the new skill.[3]
Unconscious competence
The individual has had so much practice with a skill that it has become "second nature" and can be performed easily. As a result, the skill can be performed while executing another task. The individual may be able to teach it to others, depending upon how and when it was lear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