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很早就读过,那还是在上高中的时候,应该是在他获得矛盾文学奖之后的事情了。当时岁数尚小,社会经验和生活阅历都基本是空白。看过之后只是单纯的觉得不错,挺有意思,尤其是第三部。用我朋友(把书借给我的小伙伴)的话,后面写的越来越"精彩"。我永忘不了他那满脸的不好意思和坏笑,和散落在额角的几颗青春痘。
今年,《平凡的世界》因为电视剧的播出,又火了起来。但想想那厚厚的三本书,实在没有勇气去再读一遍。自己也安慰自己,自己早就读过了,甚至在好多人都不知道的时候就读过了,情节和人物也大致记得,"精彩"的也都看过了!不读也罢。
一次,和一个陕西出来的朋友聊天,无意中就聊起了《平凡的世界》,聊起了路遥(1949--1992)。他没看过《平凡的世界》,但他看过《早晨从中午开始》,也就是路遥创作《平凡的世界》的经历。当他用雄厚、低沉、略带骄傲、自豪和心痛的声音向我娓娓道来,一个让人惊讶、佩服和赞叹的故事,轰的一下砸到我的面前。再美美不过想象,但没经历过,再想象也描绘不出别人所历经的磨砺和苦痛。我瞬间知道自己错了,至少是不够尊重和礼貌。
带着如此的心境,翻开了《早晨从中午开始》。路遥从他的《人生》发表,在社会上取得巨大成功写起。随着成功而来的,是无穷尽的名利纠缠和人情往来,路遥在其中苦苦挣扎,他自感"这种广场式热热闹闹的生活必需结束,哪怕去当一年农民、去劳作,也是好的。" 他没有选择去做个农民,而是选择了一条更艰苦的路——创作一部长篇小说。他决定放手一搏,堵上自己的青春甚至是生命。
他创作的第一步,是读书。他写道"也许每一代作家的使命是超越前人(不管最后能否到达),但首先起码应该知道前人已经创造了多么伟大的成果。任何狂妄的文人,只要他站在图书馆的书架面前,置身于书的海洋之中,就知道自己是多么的渺小和可笑。对于作家来说,读入如同蚕吃桑叶,是一种自身的需要。蚕活到老吃到老,直至能口吐丝线织出茧来;作家也要活到老学到老,以使自己也能将吃下的桑叶变成茧。"他读了大量的书,其中长篇小说就拉出了个近百本的书单,并最终完成了十之八九。读书更是包含政治、哲学、经济等等,连养鱼、养蜂等农家活计的书都读了一些。
第二部是收集背景资料,为此他仔细翻阅了一九七五——一九八五这十年间的《光明日报》、《人民日报》、《参考消息》、一种省报和一种地方报。五种报纸,十年,也就是5*365*10,一共18250份报纸,amazing。他还做了大量的笔记和摘录。
之后他又深入的农村和城市,与农民、工人甚至省委书记进行了接触,也就是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期间的辛苦与艰辛难以言道。
当他准备开始创作的时候,选择了一个偏僻煤矿的矿医院的一个小会议室作为工作间。之所以选择如此恶劣的工作场所,他写道"我既然要拼命完成此生的一桩夙愿,起先就应该投身于艰苦之中。实行如此繁难的使命,不能对自己有丝毫的怜悯之心。要排斥舒适,要斩断温柔,只有在暴风雨中才能有豪迈的飞翔;只有用滴血的手指才有可能弹拨出绝响"。个人感觉,这段文字秒杀市面上一切鸡汤贴和励志文。
在他创作的过程中,不止一次的陷入困境,或取得重大的突破。他时刻警醒,提醒自己既不能长时间的颓废、羞愧与窘迫,也没什么可自鸣得意的。他这时往往会停笔想想童年,那不堪回首,饥寒交迫的童年,那满是生与死、贫与饥、苦苦挣扎的童年。他叩问"而今,你坐在这里从事这样从高的工作,如果没有一个大的收获,怎么对得起自己?"
叔本华说"要么孤独要么庸俗",路遥在写作中忍受的最大的折磨也许是孤独,人不经受孤独的打磨难以创作出伟大的作品,但孤独会产生一种让人无以名状的忧伤,这种忧伤会慢慢的沁入你的肉体,冻结你的心灵,让你感受不到这世上一丝一毫的温暖。他的住所离火车道不远,附近还有一个 简陋的火车站,长久以来,他已经对火车的汽笛充耳不闻了。但一次午夜时分,他听到了火车的鸣叫声,他想都没想,默默的、急切的推开房门,在料峭的寒风中走向车站。他在盼望一种久别重逢的惊喜,一种告别孤独的相逢。结果,什么也没有。他站在车站的煤堆旁,悲伤而惆怅。他明白,这里没有某个他臆想中的人在等待。他对自己说"我原谅你"。
他在从酝酿到完成《平凡的世界》这六年间,经历的种种,我就不一一赘述了。
我只想与大家最后在回顾一下一九八八年五月二十五日发生的事,那天是全书收尾的日子。他再誊写十几页文稿,就全部ok了。一开始写字手就抖得像筛糠一样,过分的激动致使写字的右手整个痉挛了,五个手指像鸡爪子一样张开而握不拢。他把暖瓶的水倒进脸盆,用两条枕巾放进去,用"鸡爪子"手抓住热毛巾泡了整整一刻钟,才恢复正常。当画完最后一个句号,他想都没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站起来把手中那只圆珠笔从窗户扔了出去,用尽了全力。他对着镜子,泪流满面,后来索性回脚把卫生间的门踢上,嚎啕大哭。
后记,在一个读书会上,我谈到到了路遥的这本书,谈到了我以上的种种感想。有些人表示不解与不屑,认为不需要如此的苦难与自我逼迫和压榨,也能写出优秀的作品,甚至是更优秀的作品。我也承认,他们说的也有道理,或许也有例证。但是,我从这本书中看到的、学到的,是一个人真正想做事的态度与决心,是为了一个目标、一个理想,舍弃一切,孤注一掷的勇气与行为。我想,以后每个迷茫、颓废或者自怨自伤的时刻,我的眼中都会浮现出那个灯光下的背影,无比的孤单、萧瑟,但是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