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是由多种因素结合,先天的,后天的糅合在一起,造就了今天站在你面前的这个人。而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很深远的,浅层的,深层的,一个人或多或少身上都会带有原生家庭的痕迹。
缺少关注,经常被一个人放在家里。这就造成了我现在非常缺爱,缺乏安全感的状态。
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没有安装电话。因此当自己一个人呆在家里,一直等,等到太阳落山,天色慢慢,慢慢,慢慢的转黑,坐在庭院里,外面是一片田野,看向外面,什么也看不清的时候,当黑色笼罩下来,在明亮的灯光也驱不走心里的恐惧和害怕。
小时候,家里还没有条件装修,至今还记得在外面等的累了,怕了,想要进房间时,窗户上爬满的十几只壁虎,吓得自己逃似得跑到了外面。这一幕到现在十几年过去了,依旧深刻清晰的停留在脑海里。
小时候,父亲外出务工,将我安放在奶奶家,走之前答应了我给我带一个毛绒娃娃过来,当我一天天期待着,却是没有。这种情况发生过很多次,后来我就再也不向父亲要礼物了。
从上学开始,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都是我凭着自己的努力和意志,一步步学习的。十多年的学习,父亲从来没有问过我一句学生上面的事情,家长会从来不参加,初中夜自修结束后,拒绝来接送我,因为那时候在距离家里只有50米的工厂上班的阿姨,在他心里更值得接送。
到大学选专业,就说你自己看着办就好。然后就再也没有过问一句。和朋友交谈间,提及这方面的事情,我都会装作父亲很民主开明的样子,但是其实我有多么想要父亲关心一下我的学业。
到现在工作了,步入社会了,也是自己在选择,做决定。
我深刻的明白,自己在精神上有多么的依赖人,因此轻易不和人深交。学了心理学,也让我更清楚的认识了自己。
一个人的依赖和不安全感,有些表现的很明白,有些隐藏的很深。而我最开始的时候,属于感受到不安全感时,不会轻易说出我的想法,因为不确定对方是否在意我,在意这段关系。而是会选择不说话的冷战态度。这种行为方式在折磨自己的同时,也在折磨对方,像是用一个小榔头不断的敲击着。
但是慢慢的,长大了,想要学着去改变,去成长,当然这个成长在进入大学后期才开始。我会试着表露我的想法,表露我因为什么感到了不安全感。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真的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
为什么,突然写这个,是因为同期进来的同事要辞职回家了。很远,一个在北,一个在南。倒不是说三个月我们的感情就有多么深厚了。而是当你和一个人一起上下班,一起吃饭,一起逛街,就很多事情都有这个人的参与,突然这个人要走了,不能再和你一起,自己的心理舒适圈就遭受了重大的挑战,这是一种习惯要被改变的不舒适感。而我又是一个极度维护自己舒适圈的人。
在这里,我也呆的不开心。想要辞职的心从入职开始就有了,不是盲从,不是草率,这一回我真的深思熟虑了。
写着写着,就跑题,跟着自己思维写,就到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