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者不全赢,输者不全输”。
以前我在上海一家中字号“冶建”施工单位就职,从事工程造价专业。众所周知,这些年钢铁行业发展并不乐观,而我们集团下属各个公司,都靠“铁”吃饭,只要知道哪里有工程,各个冶建单位都蜂拥而至,这种“杯多羹少”的现状直接就导致了业主加大力度压缩利润,永远都是最低价中标。
未中标者,失落沮丧,不得不另外再找机会和出路。而中标者,也没觉得好到哪里去,因为利润被压至最低,所以就算一年半载干下来,各种直接费间接费税金结算完毕,所剩无几,而真正在一线辛苦经营的项目各管理人员并尝不到什么甜头。这就大大削弱了他们接下来用心去承接下一个项目的动力和热忱。
后来,集团终于看到这些弊端,结合多年的经验,综合了各公司施工强项进行分类,也给予他们各自的发展方向。比如一公司施工强项是高炉,二公司强项是连铸,而三公司是热轧最拿手,四公司的原料堆场方面经验最强,五公司地基处理和打桩最在行,六公司设备安装技术最过硬,七公司钢结构制作安装最内行又有自己的制作场地……
经过这样的分工合作以后,每次遇到行内投标,各司根据自家特长进行编标,遇到不是自己特别擅长的,就做陪标心里准备,而刚好在自己实力范围内的,则全力以赴,人力机具都具体到人,技术标也落实到位,商务标也反复斟酌,力争最高的性价比把活揽下来,能给集团创收,也能在养好工人机械的情况下,项目管理的利润也人人可见。而遇到要求总包的时候,各司还可以联合投标,集中各自的优势去竞标,这样的共赢方式,很大程度上给予职工最大的主观能动性。
这样的经营模式一直延续至今,集团旗下各公司各司其职,实现了各家都有事做,有钱挣,而集团年年管理费呈线性递增,各自不亦乐乎。这种“互助合作”的双赢方式,让彼此的路都越走越宽。
事实就是这样。
不善合作,一败涂地,齐心协力,共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