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英语:self-media或we media)指普罗大众借由网络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人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即自底向上的传播方式。或称“自媒体”、“个人媒体”、“公民媒体”。意指在网络技术,特别是Web2.0的环境下,由于博客、共享协作平台与社交网络(如:头条号、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的兴起,使每个人都具有媒体、传媒的功能。
有人认为因为自媒体发表容易,所以称为草根媒体,但实际上的草根层次结构较接受的是和自媒体相对的大众媒体。自媒体也是相对于传统新闻方式的表述,即:具有传统媒体功能,但不具有传统媒体运作架构的个人网络行为。
自媒体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人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也叫“个人媒体”。包括BBS(电子布告栏系统)、Blog(博客)、播客(播客)、社交网络、GroupMessage(手机群发)等。
美国新闻学会的媒体中心于2003年7月出版了由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位联合撰写的“We Media(自媒体)”研究报告,里面对“We Media(自媒体)”下了一个十分严谨的定义:“‘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
英国广播公司网上曾有专页“学院”以不同语言提供“免费的有关新闻及语言运用的培训资料”,“介绍BBC的编辑原则和核心价值”,帮助普罗大众进行记者工作。
我们可以看到,公众号百万粉丝实现嵌年入千万的自媒体大咖比比皆是; 一位自媒体大咖曾经说过,自媒体是上帝带给每位普通人快速崛起的一张门票; 自媒体可以带来巨大的写作变现,比如说,当年写博客的人就不如今天搞自媒体的人挣钱;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通过写作带货实现变现。
顺便说一下,自媒体也是媒体,它跟传统媒体一样不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更不是法外之地。传统与非传统、自与非自,其实都无关宏旨:言论的边界在哪里,自媒体的边界就在哪里。不管是怎样的媒体形态,只要面向社会公众,就具有大众传媒的特征和性质,就需要管理和规范,就要向主流价值观看齐。
另外,与自媒体相对应的,就是各类UGC平台:
用户生成内容(英语:User-generated content,缩写:UGC)指网站或其他开放性介质的内容由其用户贡献生成。约2005年左右开始,互联网上的许多站点开始广泛使用用户生成内容的方式提供服务,许多图片、视频、博客、播客、论坛、评论、社交、百科、问答、新闻、研究类的网站都使用了这种方式。
用户生成内容是Web 2.0概念的组成部分之一。部分用户生成内容站点也会使用或提供网站的开源、自由软件程序或相关API支持,以促进用户的协作、技术支持和对网站的发展。
有的用户生成内容网站仅少部分内容可由用户生成。比如销售类网站,商品不可由用户编辑,但用户可以对商品提供自己的评论。
营利性的用户生成内容网站靠用户提供的内容来营利。用户可能免费(或是只收取很少的费用)地上传自己的内容,内容贡献给网站的数据库,然后由网站收集、整理这大量的数据,并构建成网页提供给访者浏览,通过页面广告、赞助、会员费或其他各种方式进行营利。
不管是否营利,网站对用户所提供的数据的保存和发表都负有一定的责任。通常用户生成内容网站的管理员也会查看全部或部分的用户生成内容是否违反了当地法律与网站的规定,这一般包括审核用户提供的内容是否侵犯著作权,或有否包含有冒犯性的内容等等,在有些国家也包括有关政治的审查。另外,用户生成内容的著作权也较复杂。许多这类网站,都对其用户生成内容设有一定的授权著作权和使用的条款,还有些网站可让用户选择自由或半自由的许可协议(如:Creative Commons)进行授权。
与“用户生成内容”相对的是“专业制作内容”(Professionally Produced Content)。
此外,电子游戏玩家以原版游戏为基础修改出的游戏模块(Mod),也是一种用户生成内容。
你身边一定有很多玩自媒体的人,自己开公众号、微博等等。最近,著名财经作家、知名自媒体人吴晓波,在一次演讲中分享了他对自媒体发展的看法。他说,自媒体是2012年开始出现的,在全球都没有对应的发展模式。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在现在这个阶段,原来对自媒体的一些判断和评价标准发生了变化,主要的变化有三个。我们来听听他是怎么说的。
第一个变化是,比用户数更重要的是用户关系。以前自媒体的用户数有多少,粉丝量有多少,是特别重要的事情。但现在这个数据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你有50万用户还是上百万用户,已经不是决定自媒体真实价值的数据了。吴晓波觉得,更重要的是用户关系的建立。比如,有些粉丝数很多的自媒体号,投放了付费产品之后,几乎产生不了什么销量,反倒是一些粉丝比较少的自媒体能产生销售。也就是说,用户的活跃度并不跟用户数的增长呈正比,用户数并不能反映出一个自媒体真实的用户关系。
真实的用户关系是什么呢?吴晓波认为,首先是价值观念的认同,也就是用户中有多少人认同你的价值观。如果没有价值观,所有的用户加在一起也是乌合之众,没有任何价值。其次,你的自媒体有没有形成社区和交互关系,用户愿不愿意为你买单、点赞和评论。
第二个变化是,比10万+更重要的是“百万单品”。之前大家除了看有多少粉丝,还有个习惯就是看这个公众号有多少文章的阅读量是10万+。吴晓波认为,未来公众号能不能产生10万+的文章,只是评价它价值的前提。如果这是一个职业化的自媒体,已经拿到了融资,未来想要上市,那10万+只是一个商业型组织完成产品化的过程,并不是很重要的指标。而最重要的是,这10万+的文章最终能产生多少的商业价值。
吴晓波认为,对一个自媒体来讲,比产生10万+文章更重要的是,你这一篇或者一系列的10万+文章,有没有可能产生一个人民币收入百万级的产品。它可能是一个知识付费的产品,可能是一个旅游产品,也可能是一个跟品牌互动的产品。他说,从传媒化向产品化的迭代,是自媒体的一个艰难的升级。
第三个变化是,比排名更重要的是品类第一。吴晓波觉得,自媒体之间比排名也好,比用户数也好,更重要的是,在整个格局形成以后,你在单一品类中的影响力有多大。他说,就像商场通过打广告把人吸引到商场一样,自媒体是用内容,把用户吸引过来,然后看自媒体有没有能力变现。现在中国社会圈层化的特点,已经直接影响了自媒体。自媒体的价值就在于,你在这个圈层中和同品类的自媒体相比,不管你是做酒的自媒体,还是做财经知识的自媒体,在这个品类中,你在全国能够排到第几位,能不能做到品类第一,这比用户数更加重要。所以,品类的排名变成了最重要的衡量标准。
吴晓波说,现在自媒体的大格局已经基本定了,就是因为在品类上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今天排在品类前三位的自媒体,日子都还挺好过的,但是前三名以后的自媒体,生存就变得越来越困难。所以,对今天所有的自媒体运营者来说,能不能生存是一个专业化的问题:你有没有冲到前三名的能力,当你在前三名的时候,有没有能力筑起足够高的城墙,防止被别人超过去。
总结一下,吴晓波所说的,自媒体发展的三个变化是:比用户数更重要的是用户关系,比10万+更重要的是“百万单品”,比排名更重要的是品类第一。
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进入了自媒体行业,很多人都想知道,自媒体行业到底赚不赚钱,这个行业的未来会怎么发展。自媒体版权经济管理机构克劳锐曾经发布的《2016年中国自媒体行业白皮书》显示,当前38.1%的自媒体人已实现盈利,虽然2016年自媒体在内容付费变现方面的比例只有5%,但总体来看,这个行业的增长空间还是很可观的。IMS新媒体商业集团CEO李檬,也谈过自己对于自媒体行业未来的看法。
第一点,很多人认为网红和自媒体经济是有很大泡沫的,对值不值得进场有所怀疑。李檬对泡沫的问题比较乐观。他认为,网红经济的确有泡沫,但也说明这是一个朝阳行业,在未来两三年里,盈利性的网红公司仍然会火起来。而现在的虚火和泡沫,是由于这个行业内有很多人并不是专业的网红和自媒体,未来这些人会被淘汰。
同时,他认为自媒体人用知识获得商业价值的时代已经来了,广告主会更愿意投钱给那些有内容创作能力的自媒体,那些侵权和盗版的自媒体肯定会被淘汰。而且,像微博、微信、百度等越来越多的平台都开始加入进来,自媒体行业在未来三五年将会成为一个资本密集型的行业。
第二点,自媒体行业还有多少潜力呢?李檬预测,未来五年,中国整个自媒体广告市场有可能超过千亿规模。他给了一组数据,目前,自媒体行业内完成融资的人数已经达到了175人,而这175人中,至少有20位自媒体人融资达到了千万元以上,其中有10位估值上亿。这说明市场对行业的看好。李檬认为,2017年网红自媒体的数量会继续上升,广告主也会更加倾向于自媒体。
第三点,既然这个行业值得关注,想要入场的人应该注意些什么?李檬认为,头部自媒体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垂直自媒体会有很多机会。头部自媒体,简单说就是那些影响力很大的自媒体。现在领头的自媒体已经足够多了,再做一个这样的自媒体难度很大。但相比而言,垂直领域的自媒体才刚开始发展,比如旅游、育儿、留学咨询的垂直领域。而且自媒体领域创业不一定非要做全国范围的内容,比如北京望京这个区域,就可以有专门的自媒体,只关注这个区域内的事。如果把望京的自媒体做好,那里有几百家餐厅,也会带来千万收入,未来三五年自媒体有可能也会向这个方向发展。
第四点,自媒体都是依托平台的,李檬认为未来平台数量肯定会减少,只留下几家就够了。比如直播有三五家,内容平台目前微博一家,微信一家,它们相互之间一定有差异性。因为如果提供内容的平台过于分散,不但会增加成本,还会导致内容不集中。李檬说,平台在这里得到的利益是最大的,它就像城市开发商,自媒体人进来租店铺经营生意,平台将自媒体连接起来。而做生意的地盘不可能越切越碎,一定会是整合的。所以这几年,平台会有洗牌。
第五点,虽然自媒体市场规模已经很大了,但从业者和自媒体的数量仍然不够。想从事这个行业,还有机会。那什么样的人适合做自媒体呢?李檬认为,很多自媒体其实并没有很高的专业性,也许创办者只是公务员,喜欢研究军事,又愿意写,就能做得很成功。所以他说,想做自媒体,最起码要喜欢,并且愿意表达,这样就会事半功倍。
而且李檬觉得,传统媒体人做自媒体特别有优势。因为真正写东西的人才是有核心价值的,现在有些自媒体写得并没有多好,只是入门早所以成功。从这方面来看,从业人员还会有一轮更替。 同时好的自媒体一定要有自己的商业逻辑,知道为谁服务,粉丝是谁,这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