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放年假回去老家,在楼下小区门口遇到邻居家的晓敏。晓敏剪掉了学生时代留的一头长发,穿着短裤和塑料拖鞋,身材也有些发福,怀里正抱着一个两三岁的孩子。
由于和记忆中的差距太大,我第一眼没有认出来。她尴尬地笑了笑,跟怀里的小孩说: “叫哥哥。”
上了楼我便问我妈:“晓敏结婚了?”
我妈叹了口气说:“嫁给了一个华侨,都快两年了。可是老公到现在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作孽啊……”
2
我的老家被称为“华侨之乡”。老一辈的家乡人在年轻时为了逃避国内动乱,大批出国外谋生,大部分人老了之后选择衣锦还乡,赚到大钱的就建设一下家乡。几十年过去了,我的老家渐渐养成了“男儿出国,女嫁华侨”的风气。
在这个小镇的人眼里,孩子能出国就有好前途。特别是女生,不上学也不要紧,嫁给华侨就有好生活。
高考落榜后,晓敏拒绝复读,每天在家混日子。曾经的同班同学,要么出国深造,要么和高富帅结婚,自卑的她连同学聚会都不敢参加,赖在家里啃老。
这可把她爸妈急死了,心想指望着丫头赚大钱是不可能了,那就物色个好老公,最好是个华侨,趁年轻赶紧嫁了,省得家里操心。
于是,当爸的每天在外物色好对象,当妈的天天在家给女儿洗脑:“你也不小了。你妈我当年17岁就结婚,女人越早稳定越好。你看三姨家的大女儿,刚毕业就嫁给了一个华侨,现在已经飞到国外过少奶奶的生活了。你又懒,性格不够温柔,脾气太坏,有人肯娶你就不错了。你要是嫁不出去,让爸妈怎么活啊……”当妈的说到动情处,竟把自己感动哭了。
一天,晓敏爸爸打听到单位同事有个表弟刚从国外回来,人长得挺老实,打算在老家娶个媳妇。未问过晓敏意见,他擅自把她照片发给对方,对方很快同意了见面。
一开始晓敏还扭扭捏捏不肯相亲,她妈劝她:“见一见嘛,聊得来就聊,聊不来拉到。你不去这机会就落别人了。”
经不起爸妈日复一日地软催硬磨,晓敏勉强答应,过两天在一家海鲜酒楼和华侨男见了面。第一眼看到对方,晓敏心都凉了。
对方说自己三十出头,但晓敏觉得他得有四十,皱纹有了,头发掉了不少。
华侨男倒是对晓敏很满意。他说自己在外国一间华人餐厅里掂大勺,就是炒锅的,打算先回国结婚,然后一起搬到国外生活。
整个过程晓敏都板着脸,见面介结束后她死活不肯嫁,还说如果逼她结婚,她就割脉。她爸怒了:“你知道多少人争着嫁华侨吗?你不要就便宜别人了。我养你这么大,你都不知道报恩……”说到激动处,作势还要砸家里东西。
她妈在一旁帮腔:“年纪是有点大,也没有很多钱,可是在国外生活总比在国内强啊。”
晓敏做了一宿思想斗争。
她不甘心就这样随便嫁了,这个对象的外貌在老家只属于路人级别,自己平时根本看不上。可是又担心再拖下去,恐怕只能找一个跟自己一样水平的男人,一辈子困死在小镇。
她也梦想过和理想中的王子共度一生,但照镜子时看着自己蓬头垢脸的样子,心想还是算了吧。
曲线服从,是她醒悟后接受的出路。很快晓敏就和华侨男确立关系,在老家办了一个小小的婚礼。
一年后晓敏怀孕生子,丈夫说要先回去国外办理手续,过一段时间就回国接她出去。刚开始丈时夫隔几个月就回国看她一次。但谁也想不到,一年之后,丈夫再无音信,像人间蒸发了一样。
电话不接,邮件不回。问单位同事,同事也一头雾水。问丈夫的家人,家人也支支吾吾。晓敏安慰自己,也许他太忙了,也许签证出现问题。但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晓敏也越来越不安。
一天三姨来串门,了解过她情况后,悄悄把她妈拉到一旁说:“可能遇到骗子了。”
原来,三姨的大女儿并没有大家想象中幸福,刚结婚男人就借口要回去上班,匆忙买好机票就走了。
不久后大女儿发现自己怀孕,男人说自己年纪大了,担心将来负担不了,要么打掉,要么离婚。大女儿跟男人闹,说你不是华侨吗? 不是说国外有好几栋房子吗?威胁要杀要砍的把男人吓到了。
男人回国陪了她一段时间后,居然又不声不响的回美国了。大女儿回家见不到丈夫只有一张小纸条时,人都晕倒了,肚子里还有男人的孩子。
因为面子问题,三姨逢人便说自己女儿嫁得好。因为心疼晓敏,不希望她像大女儿一样执迷不悟,三姨也不怕丢脸了,决定实话相告。
晓敏爸妈联合所有亲戚,劝晓敏另找靠山:“你还年轻,还能嫁。虽然拖着个孩子,要求放低点,还有机会。”同时内心也很懊悔,如果当初眼光再好些,多货比三家,说不定女儿已经飞上枝头当凤凰了。
晓敏的朋友听说后,让她去报警。如果不是意外失踪,完全可以告他不履行抚养子女义务。
晓敏很迷茫。长辈都说离过婚的女人不正经,只能再找一个比自己差的男人。打官司吧,但是家人都没有法律意识,还担心家丑会外扬。
她就像水里的一片枯叶,风吹则动,水流而行。当外力不在,需要自己决定何去何从时,她却停滞不前,不知所措。
3
听完我妈给我讲述晓敏的经历后,唏嘘的同时,我觉得她可怜又可笑。
首先老家的人对华侨的认识就存在误区。华侨是指长期居住在国外的华人,这些华人还不一定全部取得居住国的永久居住身份,跟是不是有钱人没有多大关系。很多女性即使顺利嫁人出国,也要继续为生计奔波。嫁给华侨做个少奶奶,本身就是一场赌博。
而且在一个全新的语言和社会文化环境下,必然难以适应,说不定还比不上国内舒适。
其次,守旧的长辈是推动“一人出国,全家光荣”观念的主力军。他们从小灌输孩子这种思想:女孩子再聪明,工作能力再强,也比不上嫁得好。男孩子不出国,待在老家就是没出息,难娶老婆。说到底是面子和里子的问题。在外讨生活是里子,能过得比家里好。家里有人出国是面子,脸上沾光。
当然也有嫁到国外过得很好的。但是想想,如果你是个不思进取的人,有钱的华侨会看上你?别人在外闯荡多年也不傻,你看重钱还是看重感情,一眼能看出来。
命运难测,与其把安慰寄托在他人身上,不如趁年轻多提升自己。做个有趣优秀的人,安稳自会找到你。不要因为世俗给你贴标签,就把自己物化,将自己“廉价贩卖”。那样做,多半得到的只是一地鸡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