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时候会听到小伙伴说,你很擅长某一个工具呢,或者说,「哎呀,你会的软件真多,我什么都不会」,每次听到这样的内容,我的想法总是如此 ——
想要,就投入成本。从陌生到熟悉是一个过程,没有人天生就擅长什么。
以我自己为例,我确实很擅长各种工具,背景是什么呢?
我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皇阿玛给家里买了电脑,我就开始自己研究,windows电脑中自带的office 系列,Microsoft PowerPoint,从现在的时间回看,当时也采取了非常高效的方式来学习,「以教为学」,小学时有同学来到我家一起玩电脑,一起做PPT,一起尝试各种音效和动画效果。通常就是我先研究明白,然后教给小伙伴。
最近两年使用的思维导图,也经常因为身边朋友的提问,让我对于这款工具的熟悉度持续上升。竖屏思维导图的数次迭代,也是受到自己和朋友们的触发,想要以更高效轻松的方式,实现清晰直观的效果。
一个魔方可以有很多面,你选择哪一面呢?说到这里,突然想起大学的Excel 老师曾经告诉我们,在写函数的时候,你可以疯狂的嵌套,也可以用更高效又简单的方式来获取想要的结果。
You may have many options, but you can always find the easiest way to do it.
面对新的工具,我也并没有什么畏难的心理,因为「不会」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这是常态中的常态啊,从出生开始,我们就走着一个个「不会」到「会」的循环,我们是从「不会走路」「不会说话」的阶段成长到现在的,有什么好怕的,大不了就摔摔跤,读错几个发音,哼!错着错着不就对了吗!
每一刻都可以是一个全新的起点,我们拥有选择权,在「不会→会」的这个过程中,把注意力放在解决方案的观察之上,而不是停留在「我不会」的自我批判当中。
不单单是软件或硬件的工具摸索,我们所面对的各种各样的事情,也都是新鲜的体验和尝试。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精彩的第一次,我也在这两年的时间里面,经常记录生活中丰富多彩的第一次,并因此而收获到很多创造性的想法,在时间线上,也从自己身上得到了满满的幸福感。
我们的注意力在哪里,对应的成果就会有所体现,如果注意力停留在对「不会」的担忧之上,那么,在时间线上,现实情况,你还是「不会」。
如果你把注意力转移在寻找「解决方案」上,那么即使走的慢一点,笨拙一点,正向的变化也不可避免的在发生。当你把注意力放在寻找支持解决方案的资源之上,又会链接到各种各样的新的可能性。你眼中的「大神」,在一定的条件之下,完全可以变成你触手可及的资源。
有些事情会被动自然发展,有些事情需要你主动推进。如果有一个结果,你真的很想要,那就认认真真的为它投入成本。我最近经常经常告诉自己,赏花赏其根,想要得到一个结果,总是要在哪里投入成本的,要么是花时间,要么是花钱,要么是投入某一种资源,不要再给自己找理由找借口了。
天上真的不会白白掉馅饼,即使真的会掉,也被个儿高的手,长的先抢去吃了。即使你真的抢到了,还不一定是你喜欢的口味呢……与其去碰运气去抢概率,不如自己主动扎实的取得一个个成果。
能力圈是成长出来的,不是变魔术变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