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计划”,踩出国门的文明之路
(读写人家 白峰)
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根深叶茂,不仅张扬了中华民族文化,更走出了中华民族的文明之路。
就在中华民族的文化源泉里,离不开的是一些民族的文化,更离不开那些看上去并不起眼的文化。就在贵州省关岭自治县有一种布依民族刺绣更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一部分,不但关岭的“锦绣”走出国门与国际接轨,而且关岭实施的“锦绣计划”,踩出了一条国门的文明之路。
近年来,关岭自治县大力实施“锦绣计划”,把妇女特色手工产业作为促进新农村建设、推动妇女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培育出了一批批技艺精湛的“绣娘”,一件件手工艺术品冲出关岭,飘洋过海,走向世界。 2015年实现出口销售额200万美元,关岭民族特色手工产业从此踏上了“锦绣”前程。
据报道,关岭实施的“锦绣计划”,就是以针线为媒,让关岭民族特色布依文化手工艺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实现农村妇女家庭增收致富,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基础。
而这项活动也是随着法国全球文化网络总裁玛丽·玛达莎希与贵州格子布依工艺品有限公司创始人王慧的签约而走出来的一条致富之路,文明之路,民生之路。
其实,贵州格子布依工艺品有限公司创始人王慧此前的刺绣作品颇受国外商人的青睐,尤其看好的是这种民族特色的文化,更看好的是一种文明,这里流传下来的是民族的文明,更是中华民族的文明,但由于受各方条件的限制,并且也随着关岭民族特色手工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人才的匮乏也成为了“锦绣”最大的瓶颈,而现有的民间手工刺绣从业人员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针对这一制约发展的因素,关岭县妇联组织实施了“锦绣计划”绣娘培训,为家庭妇女就业创业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为广大妇女居家就业实现脱贫致富铺设了一条锦绣之路,更重要的是让贵州格子布依工艺品有限公司创始人王慧参与其中,既让他们的艺术,或者说是文化展示出来,更让他的这种布依工艺品联姻,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发展之路,文明之路。
正是这项计划的实施,在关岭举办的2016年“锦绣计划”第五期培训班上,有58名绣娘正在认真进行珠绣培训,家住关索街道办落叶新村的龙光梅说,她是第二次参加锦绣计划培训了,以前她一直在外务工,自从去年参加“锦绣计划”培训后,不仅找到了致富门路,也能够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而像龙光梅、鲁尚美这样的绣娘,关岭还有几百名,她们借助“锦绣计划”实现了居家就近就地就业,增加了经济收入。
目前关岭自2014年推行锦绣计划以来,全县妇女特色手工企业、专业合作社达到5家。全县妇女特色手工产业产值达到600万元,从事特色手工产业的妇女达500余人,带动3000人脱贫。其中贵州格子布依工艺品有限公司创始人王慧就是依托“锦绣计划”解决了企业招工难的问题,同时也圆了自己的创业梦,如今她们的产品与瑞士、意大利、法国的公司或个人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2015年的出口销售额为200万美元,提升了关岭民族特色手工产业影响力,促进了妇女特色手工产业的蓬勃发展。
实施“‘锦绣计划”后,不但吸引了当地的妇女加入到这项活动中来,而且生产的刺绣工艺品更吸引了世人的眼光,吸引了国外商人的目光。法国全球文化网络总裁玛丽·玛达莎希正是看到琳琅满目、精美艳丽的手工艺品后,才来到这里签约的,他说:很惊喜在这里看到了一个可行性很强的艺术,它即将被记录在民族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中。同时,十分希望能将这一文化国际化,让这个已经机械化的世界,这个电脑和机器代替人力的世界也能欣赏到人类的艺术之美,并表示非常高兴能来到关岭,她有信心将这项艺术发扬出去。
关岭正是实施了“锦绣计划”,才让布依工艺品走出了国门与国际接轨,更让布依文化与国际接轨,并且踩出了一条布依文化走出国门的道路,更踩出了一条走出国门的文明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