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佩服那些许多年坚持跑步的人,譬如,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从33岁开始,三十多年每天坚持凌晨4点起床,写作4小时,跑10公里。
除了村上春树,舞蹈家杨丽萍也同样让我敬佩。据说,她二十多年没吃过主食,一日三餐以苹果和玫瑰花为主,暴饮暴食对她来说,就是从一片苹果变成一个苹果。
在他们身上,我们想到同一个词——自律。
然而,在今天到处强调自律、崇尚自律的社会环境中,我却觉得,我们的眼光不应该只关注自律者超强的克制力和意志力,而应该想一想,如何可以给自律提供更多产生的可能性。
村上春树在谈跑步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我说起每天都坚持跑步,总有人表示钦佩:“你真是意志坚强啊!”得到表扬,我固然欢喜,这总比受到贬低要惬意得多。然而,并非只凭意志坚强就可以无所不能,人世不是那么单纯的。老实说,我甚至觉得每天坚持跑步同意志的强弱,并没有太大的关联。我能够坚持跑步二十年,恐怕还是因为跑步合乎我的性情,至少“不觉得那么痛苦”。人生来如此:喜欢的事儿自然可以坚持下去,不喜欢的事儿怎么也坚持不了。意志之类,恐怕也与“坚持”有一丁点瓜葛。然而无论何等意志坚强的人,何等争强好胜的人,不喜欢的事情终究做不到持之以恒;做到了,也对身体不利。所以,我从来没有向周遭的人推荐过跑步。”
从村上春树这段话中,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能长久坚持某种习惯或某种行为,固然和他本人的意志力有很大关系,但若不是因为他喜欢和享受这样的生活,终究是难以坚持到底的。
村上春树坚持跑步三十多年,除了因为他本人的毅力外,还有其它必然的因素。一方面,因为村上春树以写作为生,脑力消耗大,需要通过跑步保证身体的健康。另一方面,跑步符合他的性情,他不仅不觉得痛苦,还可以在跑步中获得许多写作的灵感。也就是说,跑步对村上春树来说,既是他必须要做的,也是他喜欢做并享受做的。因此,他人看到的辛苦,在村上春树感受来却是快乐。
同样的道理,杨丽萍常年不吃主食,只吃苹果,甚至为了保持体型没有生孩子,在别人看来,简直是一辈子都在过苦行僧的日子。但对杨丽萍来说,她并不觉得艰难,因为她热爱舞蹈,视舞蹈为生命。艺术上得到的满足,足以超越饮食节制的遗憾。所以,杨丽萍的自律对她来说,并不难坚持。
被称为寿司之神的小野二郎,几乎一生都在做寿司,到九十多岁时还在工作,每年只休息一天,除了参加朋友的葬礼等特殊情况外,其余时间每天都在琢磨如何才能做出更好吃的寿司。在电影《寿司之神》中,当时八十六岁的小野二郎说:“即使到了我这个年纪,工作也还没有达到完美的程度......我会继续攀爬,试图爬到顶峰,但没人知道顶峰在哪里。”
小野二郎的自律,正是来自对职业的热爱以及对完美的执着追求,对他来说,每一天不是在重复,而是在创造,因为永不满足现有的成就,所以每一天都充满了新期待。
因此,我想说的是,想要做一个自律的人,不是随便跟着别人跑,而是尽可能多地去尝试不同的事业和兴趣,然后在反复的开始和放弃中发现自己最终“情归何处”。当喜欢成为自律的前提,坚持就是轻而易举的事了。但是,假如你目前还找不出你到底喜欢什么,那就不妨从现在所做的事情中不断培养出自己对它的热爱,就像小野二郎那样,把每一天的重复都当做创造,让每一天都热血满满。
自律,也就是这么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