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多少人关心过?你知道哪些人的关心是真心的,哪些人的关心是凑热闹?这似乎像判断谁是真的爱你一样。
24岁的小叶,在某次不知是谁的婚宴饭桌上被很多年没见的妈妈的朋友刘阿姨问起,有男朋友吗?
小叶没开口,妈妈回答,我们小叶傻姑娘一个,哪来的男朋友。
刘阿姨紧接着就说,那阿姨给你介绍一个吧?
小叶略显不悦,说了句,现在还不想找。便埋头吃饭,众人只当她害羞,谁知妈妈在旁边说,你妈我在你这么大的时候,已经有你了。
然后刘阿姨旁边的叶阿姨接着说,趁年轻,早点找个人嫁了,多好,生孩子恢复也快,像那些三十岁还没嫁出去的老姑娘,多可怜,三十岁生孩子跟二十几岁生孩子差别多大呀!
叶阿姨旁边宁叔叔说道,谁说不是,哪个男人不喜欢二十几岁的姑娘,不喜欢阿姨介绍的就自己找一个,也行。
接着宁叔叔旁边的李叔叔也说,好好找个男朋友,叔叔阿姨们都是关心你。
在小叶听来,好像二十几岁的她单身,多么大逆不道,多么违背常理一样。
在小叶心里,也许最开始刘阿姨的关心是真的,随之叶阿姨、宁叔叔、李叔叔的关心似乎都是多余的,极像是为了凑热闹而不是真的关心。也许我们都会在饭局、酒局上遇到那些凑热闹的关心。今天,就让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掰扯掰扯这些凑热闹的关心。
一、从众
社会心理学所定义的从众是个体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地与群体中的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
如果说凑热闹是从众的话,那么这些凑热闹的关心同样是从众。人类是群居的,我们习惯于不偏离群体,在社会生活中那些与群体保持一致的人总是更容易被群体接纳,而偏离者所要面对的有可能是排斥、厌恶,甚至指责。就像酒桌上有的人给的关心,ta为了像某个人那样关心你,反而让你更反感,又或者偏离群体会让ta恐惧,焦虑,因而越容易凑热闹。
群体社会成员的一致性越高,与群体成员不一致的个体面临的压力也就越大。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或者因为被催而“婚”,或者因为身边的人都结婚了所以去结婚。
说到这里,似乎暗示需要被提一下,在催眠术中,暗示是指潜意识把某种想法或念头变为现实的过程。而只有当某种想法或念头为潜意识所接受时,才会转化为行动,换句话说当意识与潜意识和谐一致时便可发挥作用。重复是提高暗示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回到被催而“婚”的话题,最开始你也许并没有觉得别人都结婚了,你也“应该”要结婚了,你总觉得要找到那个两情相悦、你情我愿的的人才会去结婚、可是久而久之关于“应该”听的次数多了,毫无疑问会被暗示,那些你原本不认可的观点开始被接受,身边所有的人都那么对你讲,终于在某一天你也觉得大家都结婚了,你也该结婚了,于是你在所有的应该里和某人结婚了。
这样“从众”,在日后某个一觉醒来,多少有些不甘心,当那些凑热闹的关心在结婚这件事上逐渐消失,当意识清醒,且与潜意识不再和谐,当某一天对你来说两厢情愿的那个人出现,之后的发展将不言而喻。在那些对你灌输应该理论的
二、集体无意识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在某个时间某个场合因为某件事情,在某个人群聚集的时候,被某个人关心后,突然就收获了很多关心,尤其是各类婚丧宴席上,关于找不找男朋友、结不结婚、生不生孩子、生不生二胎,诸多问题。
这样连锁的、凑热闹的关心,或者是每一个关心我们的人所说的“为了你好“,之所以总是发生在各类饭局和酒局以及很多长辈觉得可以让你旱涝保收的大国企、大企业中,究其的原因包括集体无意识、包括闲、包括娱乐。
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所提出的集体无意识,常指无数同类经验在某一种族全体成员心理上的沉淀物。从个别人的引导到群体无意识的形成到更多人有意识的参与,像双十一。如果说到娱乐的话,在比较小的生活圈子里,流言蜚语和“娱乐新闻”总是飞快,只有当新的话题出来,之前的“娱乐”才会瞬间淡去。
刚刚进入9月的时候,二十五岁的小A和相恋四年的男友领证结婚了,在这之前这个在所有人看来都不怎么样的男人出轨刚刚失恋的初恋女友,很多人跳出来苦口婆心地劝小A放弃吧,结婚前就这样,以后日子久了他若总如此你怎么办,那段时间对小A来说失眠、吵架、食欲下降,豪不夸张的说,小A从早上醒来睁开眼睛到晚上吃饭都能收到“为了你好”的关心。
也许,很多时候我们都收获了太多凑热闹的关心,然后自主性、独立思考能力差一点瞬间就会被暗示、被影响。
如果对于凑热闹的辨识度高一些,不冷不热的将上一军,聪明人总能听出来一些,也会“知趣”地不那么关心你。
只是傲然独立大多数人是做不到的,至少保持那颗本心也好。生活是“活”出来的,不是被凑热闹的关心“关心”出来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做最大的努力,抱不那么大的期望,即使日后到不了预期,至少不会太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