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有很多岛,所以相遇大概不容易。要坐船坐车,班次很多,一不留神就错过了。
第一次有印象的见面是在图书馆,刚刚成为同学,尚且不知道名字,只记得他的声音好听,爱说话。我路过他所在的那一排书架时,他左手叠着一摞书,右手正试图从书架上再拿一本,然后书就从架子上掉了下来,当然最终没有砸到他,因为我跑过去接住了。
这个出场有点man,不行,我再来一次哈。
第一次有印象的见面是在图书馆,刚刚成为同学,尚且不知道名字,只记得他的声音好听,爱说话。我路过他所在的那一排书架时,他左手叠着一摞书,右手正试图从书架上再拿一本。我走过去想看看他在读什么,恰好就有两本书被顺带着掉出来,恰好他没有空余的手去接,恰好我到了,用手轻轻扶住。
缘分就在这恰好两字,只是这样的缘分一直要等到此后的七八年才真正修成正果。原因有很多,比如他成绩没有我好,比如他不是我的理想型,比如他一直有喜欢的女孩子。
反正无论怎样,高中三年,我们之间的交集并不多,单独相处的时光几乎没有。我是带着怎样的眼光去看待他呢?欣赏吧,因为他很聪明。当时有个校外的人过来下战书,出了一个题目,关于数学的,类似于填数字的游戏,扬言说谁能解出来,题主奖励一百元。意料之中,他解出来了,答案是这个题目无解,证明的过程很复杂,反正我看不明白,只记得他拿一百元买了糖,分给了班里的每一个人。我也为他高兴,觉得这个男孩子的未来十分可期。
等到后来他号召为报纸上的一个厌食症女孩子捐款,站在讲台上,几度讲得失声。在我眼里,他自然是和一般粗粝的男孩子不同,情感要丰富得多,敏感得多,细腻得多,有十分难得的善良。
那时他一直有喜欢的女孩子,和他来自同一个岛,同一个村,现在又在同一个学校。所以我还是在旁边默默欣赏他的优秀就好。
高中时代的我在他眼里是什么样子,似乎从来没有问过。大概就是“我们班那个成绩很好的女孩子”吧,我后来见过他喜欢的那个女孩,长得温柔可爱,讲起话来也是柔声细语,似乎和当时留着短发,常年混迹在排球场上的我有着比较大的距离。我们会讨论题目,会互相调侃,但是这个人和我之间应该是两条平行线,这是当时我对他的认知。
恰好的是,我们高考分数一样,这也成为婚后他一直津津乐道的事情之一。不过,我当时选择了浙大,他北上,去了北邮。
大学的交流似乎更少了,和他有关的事很多都是从同学那里听说的。比如他和女朋友分手了,他和前女友又在一起了,又分手了,又在一起了……期间,他也来我们学校和我及当时的男朋友吃过饭,我记得我还点了一个印度飞饼。印度飞饼,天哪,我怎么记住了这么细枝末节的事,却要花上好几秒才能想起前男友的名字。
出现转机在于一条短信。我有十几个同班同学一起考到了浙大,所以经常有其他学校的同学过来玩,那一次来,他又失恋了(感觉一直在失恋,而且失恋对象一直没变,这跌宕起伏的爱情呀,我一点都不羡慕),一起吃了饭,大概心疼于他脸上的颓废悲伤,据说我给他发了一条短信,为什么说据说,因为我忘了,内容是什么,更是没有印象。不过根据我一向“写得比说得好”的风格,大概比较煽情,也许还应承了什么,类似于“如果……那么……”的句式。
可是我说完转头就忘了,继续在大学过自己的日子,谈自己的恋爱。他则继续他和她的分分合合。只是突然有一天收到那个女孩的短信,她说,你去他身边吧。我没当真,嗨,你们经常分分合合的,我能当真吗?挖人墙角,挖的还是优质男,我不能干。又过了几个月,我差不多已经把这件事情忘了,他的短信终于到了。
让我用我的金鱼记忆外加一点想象力重现一下当时的场景。他说,你分手了吗?我说,嗯啊。他说,你说得还算数吗?我说,啥东西算不算数?
大概就是这样,我最先是以备胎的身份出现在他的生命中的。我怎么觉得我这有点悲惨呢?
好在我们彼此之间有那么多年的革命友谊,进一步的问题很容易就解决了。我们的障碍在于我爸妈的反对,原因隐去不说,但隐去不说的内容恰好是这么多年的婚姻一直能稳固发展的基础。这场稍微迟疑就会一败涂地的战争,持续了很多年,他哭了很多次,我也是。他想要放弃很多次,但我没有。
坚持,也许是我最优秀的品质了。耍赖也是。反正结局很好。见信如面里已经撒过狗粮,这次就不撒了。
我所珍视的感情不需要太浓烈,慢慢地累积,缓缓地前进,喜欢的都在身边,倾慕的都给回应,幸运得有点不像话。
明天,他要再一次远行,讲不出再见,却期待再一次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