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立意雅俗,笔力深浅高下,换言之即语言运用能力与文字功底,往往构成一篇文章优劣的评判标准,然而一篇能让人拍案叫绝的佳作,窃以为无不是每个字都具有灵性的,每个字都贯注了作者的精神气力的,所谓“一字不可删”,即每个字的存在都有其必然性,恍若删一字则文章气脉阻塞,若大病加身,奄奄一息。
给文字一点灵性,让每个经过深思熟虑锤炼出的文字都能有的放矢,让每个跳出了意识形态领域的文字都能承载它应该承载的责任。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给文字以灵性,让每个字都走在文章主旨的第一线,做文章时不矫揉不造作,写手笔下的字,一如铸剑师手中的名剑,精心打磨,百炼成钢,十年锤炼,锋芒毕现。做纸媒时代最后的捍卫者,但不做纸媒时代的守灵人。将纸媒时代的学者精神,文人骨气,小心收藏,谨慎守护。
在一个内容驱动产品的鼎盛时期,产品兴衰,内容为王,窃以为此时正是纸媒最好的时代,也是纸媒最糟的时代。本该乘风直上九万里的纸媒时代的笔者,确依旧奋斗于互联网时代的金字塔底层,也许到了一个需要唤醒纸媒时代幸存者的时候,不在依靠标题党的语不惊人死不休去唤起阅读欲,提升kpi,也不再曝光一些惊破天的新闻去吸引观众,从一个纸媒时代的落魄文人角度出发,我认为,在这个新媒体横行的时代,我们依旧是这个时代的内容王者,因为我们从纸媒时代走到现在,我们笔下的文字是有温度,有质量,有灵气的,我们不需要依附于新媒体空洞的浮夸文风,我们可以用自己手中的笔去点缀一个新世界。
重提纸媒时代,笔者认为没有在无病呻吟,而是言发聩之音。当内容被变形,入目的新闻不再有过多的质量,充斥在观众眼中的只剩趋同化的内容。我以为这是一个值得悲哀的事情,我不否认内容趋同是不能原谅的错误,但是在报道内容的同时,我认为我们应该对每一个文字去负责,不做文字的搬运工,不做文字的堆砌者,当发现内容时就成为内容的第一手报道者,不去搬运已有的内容形式。
狗尾续貂,第一次没有一气呵成的文字,再怎么样去衔接都显得满目疮痍,找不到浑圆一体的感觉,偏偏又倔强的不肯放弃残文,思路几次变换中断,勉强铺陈文字,自知贻笑大方,无奈小心维护,不求有功点睛之笔,但求成无过之文。然敝帚自珍,还盼能与诸多“简友”盘桓交流,心得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