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泪,昨日水》上

序一 梦想与怨念

有一首歌的歌词说:“幸福的方式只有两种,一种是所有梦想都实现,一种是放下了不该有的怨念。”

但是我们如何才知道,哪些是理想,哪些是怨念?这需要大量的体验和人生阅历。

序二 更有意义感地工作

一个人工作的目的之一是供养自己的一日三餐,衣食住行,让自己能够独立生活,很多人在通过工作满足了这些基本所需之后,大概都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工作的意义是什么?

俾斯麦说:“工作是生活的第一要义,不工作,生命就会变得空虚,就会变得毫无意义,也不会有乐趣。

没有人游手好闲却能感受到真正的快乐,对于刚刚跨入生活门坎的年轻人来说,我的建议只是三个词:工作,工作,工作!”

契诃夫说:“人,不管是什么,应当从事劳动,汗流满面地工作,他生活的意义和目的、他的幸福、他的欢乐就在于此。”

听起来,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有目的,有意义,有幸福感,人需要工作。

但是,是不是所有的工作都能给人带来意义和幸福,显然不是,除了工作内容和性质本身之外,作为主体的“我”如何工作,如何感受和看待自己的工作也是价值感和意义感的重要来源。

序三 如何从后悔中成长

开复哥在各种演讲中经常提到一句话: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来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

它说了三件事:改变、接受和分辨。

我发现,它们是有顺序的。假如咱们搞错了顺序,那就很可能犯错。

这就是改变、接受和分辨的先后次序。

1.先分辨哪些是可以改变的,哪些是不能改变的;

2.然后接受不能改变的;

3.再然后改变可以改变的;

4.最后进行再循环。

我们的人生就是在时间轴上反复打怪的过程。我发现,在我打怪比较傻逼的时候,都是把这三个顺序玩反了。

不去分辨这些怪到底是踩地雷练级的小鬼,还是需要组队攒药花时间对付的BOSS。于是,要么没练好就单挑BOSS被秒,要么把小鬼当大BOSS绕着走永不升级。

而一旦我能分辨出来了,那就算是走了人生角色扮演游戏的正路,心态好了,方向有了,能力也提升了,舞台也大了。

我把这些日子的体悟,在本书里,按不同领域做了分解:

能力:它既不像我们想得那么容易,也不像我们想得那么难;

选择:选择的核心不是方向,而是方法;

行动:掌握好快和慢的节奏,才会踩好点;

情绪:坏情绪并不害人,我们怎么让坏情绪帮我们;

人脉:玩好人脉的步伐在哪里,怎么迈开第一步呢;

心智:到底什么是“做自己”,怎么“做自己”才能有感觉。

第一章 当选择遇上努力

选择和努力哪个重要啊?

选择和努力本身是没可比性的。因为无论你是否选择,后边的努力都是必需的。

那为什么很多人偏偏要拿出来比较呢?

我的猜测是,尽管我们表面上知道怎么选择都得努力,但是一旦能证实选择“更”重要,我们的内心就会想当然地认为:选对了,就不用努力了。如果能有1%的灵感,还要99%的汗水干什么?

换句话说,“选择与努力哪个更重要”这个问题,其实可以翻译成“有没有那种一旦选择对了,就不用努力的办法”这个问题。只不过我们不好意思承认罢了。

选择是一种能力

你可以做出任何选择,但回过头来看,有的人选择就比较“正确”,而有的人似乎就走了一段“弯路”。我发现在我的咨询者中,那些选择相对“正确”的人,往往在他上学时期就已经开始自主选择。他们自己选择跟谁交朋友,自己选初恋,自己选志愿,自己选实习,在思想上,他会故意跟父母保持一定距离以确定自己的独立性。

而那些选择相对“错误”的人,往往他之前的选择都不是自己的选择,父母和老师帮助选志愿,父母帮助找第一份工作……如果你总是疑问那个牛人为何能在人生重大转折点上做出正确的选择时,恐怕是因为他之前有充足的时间让自己做选择练习,并且在各种选择上已经犯了足够多的错误,而这些选择和犯错就好比赖利中校之前的模拟以及每天对屏幕的观察。

当选择本身是一种能力时,只有之前做了大量的练习、犯了不少错误的人,在他们后续生活的选择才更加如己所愿。

这就是选择这种能力的细分:

搜集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你得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搜集到差不多的信息,并对其整理、归类、区分、筛选。

做出预测的能力。

基于你对信息的整合,得对选择的后果做出相对靠谱的预测。

评估并承担风险的能力。

你得知道“一旦预测错了”会有什么后果,你该如何应对,更重要的是,你得承受这个风险。

有限资源内执行的能力。

无论怎样,你得在有限的资源(时间、信息和钱)内做出选择,开始执行。因为12点之后优惠就结束,而你生命中的其他选择同样如此,它们都有或明或暗的时间窗口。

自我反复觉察的能力。整个过程中,你都得不断地自我觉察,从而了解自己的癖好、行为风格、人格、能力、资源……

职业的黑天鹅和白天鹅

在来找我咨询的朋友里,很多人都期望选择这样一类职业,那就是你只需要赌一把,采用正确的决策,投入短期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就能财富自由,迅速成功,屌丝逆袭。有这样的职业吗?

如果我说没有,就会有一堆反例争着抢着堵我的嘴。比如:靠写《盗墓笔记》系列赚了1200万的南派三叔,写一套书就财富自由了;《哈利·波特》作者J.K.罗琳就更不必说;典型的黑天鹅事件就是“9·11”、三聚氰胺、雷曼兄弟的倒掉、《哈利·波特》的写成,以及2012年底票房创新高的《人再囧途之泰囧》,它们都具备了三个特征:

1.事前不可预测。你可以大致猜到《泰囧》能票房过亿,但是10亿的票房估计远远超过了每个人的想象。

2.造成极大冲击。已经有很多新闻高度评价了《泰囧》的社会意义和对中国电影业发展的里程碑式的价值。同时,发行这个片子的上市公司光线传媒股票价格已经因之翻了几倍。

3.事后诸葛亮。一堆评论家在之后开始写各色文章来解释为何这部片子会有这么高的票房。而“黑天鹅”职业同样如此。

1.看看“黑天鹅”职业的人群组成

黑天鹅”职业的人群组成往往是这样的:少量的巨人+巨大量的侏儒。

当你看到南派三叔因为写了《盗墓笔记》系列而收获大量稿费时,成群在起点中文网靠码字为生者的作品却无人问津;当你看到有人买了连涨了10个涨停板的某股票因此而大捞一笔时,95%的股民却血本无归;当你看到某个互联网应用因为在IOS平台排第一而被大公司买下时,一堆创业者正在开发“牛X”的APP,每年的利润只有几千元钱。

这个职业的分布绝非正态分布(少量很牛的人和很惨的人分布在两边,中间是大多数“还可以”的人),也不是典型的80/20分布,而是99/1分布:只有少量很牛的巨人,剩下全是很惨的侏儒。

2.看看“黑天鹅”职业的竞争

这类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其中一个原因是这类职业的门槛看上去很低很低,每个人都认为自己不需要有太强的能力就能从事它们。从事这种职业似乎不用频繁地练习,也似乎不需要循序渐进,这种职业的成功似乎靠的就是正确的选择和不错的运气。

但是,正是这种看上去门槛很低的游戏,其参与者会更多,而竞争也会更激烈。原因我之前提到了,就是那个不争气的“多巴胺奖赏回路”,让我们喜欢又好又容易又快的选项。

3.那些“白天鹅”职业的收益总被低估

想象一下有这样的两份职业,持续时间都是十年。一份职业的收益是:第一年月收入5000元,之后每年的收入都会平均提升15%。另一份职业的收益是:第一年月收入5000元,之后就没变过,但是到了第十年,突然因为某个正确决策而获得100万元的红包。

显而易见,第一份职业是“白天鹅”职业(典型的白天鹅职业如:律师、医生、会计师、人力资源、厨师、咨询师、木匠),它的收益会随着你的经验、技能的提升而逐渐提升,第二份职业则带有“黑天鹅”色彩(炒了10年股,终于在一次大牛市中赚了一笔)。

但当你算一下总收益时,你会发现两者似乎差不了多少。而更重要的是,除了钱财收益之外,我们的感觉收益是不同的。第一份职业,每一年都会因为技能经验的提升而有快乐,而第二份职业,只有在最后那一锤子时产生快乐。

到此为止,似乎在我们做职业选择时该有明确的结论:你要选择那些稳步增长的“白天鹅”职业,而不要选那些可能一飞冲天的“黑天鹅”职业。

容我这个职业规划师再“鸡贼”一点,也许还有更好的策略。《黑天鹅》这本书里提到了“哑铃策略”。

说简单点就是:既从事“黑天鹅”职业,又从事“白天鹅”职业。拿大部分时间和精力从事“白天鹅”职业,让技能慢慢提升,然后拿一小部分精力去博“黑天鹅”职业,博到了就赚一把,博不到也认命了。

假如“黑天鹅”真的来了,你赌上了,那你就赚了;但是假如“黑天鹅”就是不来,你损失也无非就是每天2元钱,或者20%的时间和精力。你知道即便你不花在这上边,你可能也会花在更无聊的电视剧、《英雄联盟》以及频繁淘宝上。


面对套牢的选择

用六个字描述这种状态就是:“求不得,舍不掉。”我们的生活总是会陷入这样的僵局之中。那么,为什么我们的很多选择,都会出现类似的套牢呢?

我们总会不经意地陷入这个自己挖的陷阱里,其原因十分简单:我们过于看重自己的投入以及随之而来的面子。在这样的游戏里,“不抛弃,不放弃”非但不是一句励志语录,反而更像一个诅咒。

对于这类套牢,解套的典型策略就是:设定好止损点,到点“割肉”。等出租车熬了15分钟,就再给自己5分钟,到时如果还是拦不上车,就毅然奔赴地铁站,后边即便再有车来,那也不是自己的菜了。如果是这个拍卖游戏,那就给自己设定价格点,只要对方还敢继续加价,老子就不伺候了。

而如果是你的职业呢?

李寻欢最后的选择是,再等三个月,到那次竞聘,如果还是没有新的晋升或机会出现,就会选择走人。这三个月,他同时要积极探索外部企业了,他把简历放到了网上,并参与了几个IT行业内的话题沙龙。很快,聪明的他发现了新的机会,两次面试之后成功去了另一家企业,又有了新天地。

以上这种套牢叫短线策略套成了长期持有。

还有另一种套牢。长期策略套成了短线出货。

同样有不少人,他们有自己远大的理想。比如,想从事网络媒体这个行业,但是当他们稍微一试水,发现初期的他们没经验就只好先从业余爱好做起,别说收入没有,还得往里搭时间和金钱。这样,没半年的工夫,他们就悄悄“务实退出。

而那些把这种理想当小动物慢慢养的人,却反而在一段时间(别以为这段时间真的会8年10年,最多5年)之后理想照进现实。

既然是长线策略,那往往逃不开憋大招,朝着那个方向持续投入。如果被“套牢”,那就像巴菲特那样,持续买套,让时间成为玫瑰,越久越香。

瞄准开枪还是开枪瞄准?

先瞄准后开枪的谨慎者

他们会先瞄准猎物,此时,发现还有其他猎物在旁边,于是他就得比较哪个猎物最大最肥,但是,时间慢慢耗掉,他迟迟没开枪。猎物们发现了他,全都跑掉了。这就是先瞄准后开枪的困境。

你很容易理解谨慎者的困境。我之前提到选择包括了对信息的获取整合、预测、评估风险、执行以及自我觉察的能力。谨慎者花了大量的时间获取信息并做出预测,但是他们总会认为信息不足以做出选择,他们希望能尽可能多地获得信息。

在面对一个重大的职业选择,或者感情选择时,他们往往问亲人、闺密、发小等所有人的建议。

如果你是谨慎者,因为我这么一说就想一下子变成喜欢风险的决策者,那你既做不到也没这个必要。在选择中,掌握两个法则就好。

法则一:给自己设定最后期限

相信很多同学当年准备考试时都是用最后两周的时间迅速过两遍书,抓住其中重点,背下几个关键概念,提前2小时喝维生素饮料,然后上考场的。最后期限可以逼迫一个人快速发挥所有的能量。

而为何我们在工作中却丧失了这样的动力?因为,你的工作不像考试那样,没有外力给你设定特别清晰的最后期限。

而对于我们个人成长的事情,比如学英语、写书、看动漫、组织活动,就更没人设定最后期限了,我们的选择及行动可以拖很长时间,我们的选择能力也就不成长。

如果想不被“时间”玩死,不妨跟时间签个最后期限契约:我必须在三分钟内点完菜,我必须半小时内采购完,我必须在三个月内做出职业决定,我必须在一个月内跟小鹏确立夫妻关系……只有给自己有限的时间范围,我们才能快速发动所有大脑细胞,做出从信息收集到果断决策的全过程。

法则二:清晰你个人的真实意图和方向到底是什么

优秀的咨询者和一般的咨询者的差异之一就是:一般咨询者只是按照客户纸面上写的需求去收集信息、整合信息、提出方案;优秀咨询者会借助自己的经验,以及跟客户的互动发现藏在纸面目标背后的真实意图。

你以为客户让你对生产流程进行改革,但客户真正的意图也许是借流程改革的方案来精简机构。(这就牵扯到精简机构及裁人,但老板不好意思这么冷酷地直接提出。)

因此,对于那个想确定恋爱对象的萍萍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去问别人,而是先想清楚,她更看重男生的什么,她想跟什么样的男生在一起。同理,对于我们的职业选择,收集信息的背后,你应该清晰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是要钱还是要名,是赌“黑天鹅”还是“白天鹅”,是追求更有成就还是更安全。

先开枪后瞄准的冒险者

冒险者的冒险精神如同一把双刃剑,善用有利的一面能令其所向披靡,而不利的一面却意味着一次次败走麦城。但是,仅仅因为是双刃剑就把它雪藏起来等生锈显然很愚蠢,也不符合冒险者剽悍的格调。以下两个法则是玩好这把双刃剑的招数。

法则一:先选择再反思

我将冒险者描述成“先开枪后瞄准”,而盲目的冒险者属于“只开枪不瞄准”的类型。他们频繁地做出选择,但是每次选择之后不去反思:上次选择对在哪里,偏差在哪里,为何出现偏差,自己在哪里出现了错误,如何在下次避免或者降低错误发生的可能。

我会请他先回顾一下过去所做出的种种决策:为什么做出这种选择?后来发生了什么?哪些选择让他更满意?哪些选择出现了不开心?什么原因造成了选择“错误”?当他学会了校准自己的选择后,后续的选择就会逐渐走入良性轨道。

想想看你的上司或老板,那些愿意说“我错了”的牛人反而因真诚而更容易得到信任。

拿曹操做比喻,这奸雄就是经常在各种场合跟自己的谋士、将军认错道歉、大哭以及割头发。别以为这是奸诈,一个人得克服多大的内心恐惧才能做到经常“道歉”呢?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活。这是送给冒险者的箴言。

向朋友“示弱”是冒险者建立信任的好方法。当别人知道他有自己的缺陷,也知道他在某方面有不足时,那些身边的人就会成为他的朋友,和他建立信任关系。慢慢地,冒险者就可以建立一个由支持者、怀疑者、顾问、合作者所构成的圈子。他会将自信流向他人而成信任,由自己在前边甩掉后边的人转化为自己托后边的人向前。

如果观察历史,我们会发现,刘邦和项羽都属于先开枪后瞄准的冒险者。但为何最终刘邦赢了,项羽输了?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中评价得很透彻:“奋其私智而不师古也。”翻译过来就是:项羽总是自负于自己的能力,同时他不爱反思。这两条法则他都违背了。

从人际关系的角度而言,项羽的助手越来越少,刘邦的助手越来越多。这跟项羽过于“果断”的决策风格不无关系,这给他带来了好处,巨鹿一战直接让秦朝土崩瓦解,从而成就自己西楚霸王的诨名。论长得帅、个人武功以及有钱等方面,刘邦比项羽至少差一百个张辽。

但是,项羽过于仰仗自己的果断和力量,冷落了那些可能帮助他完成统一的“外人”:韩信、张良、陈平、项伯最后都跟他说拜拜了。盲目的冒险者最大的难题就是他太自信了,以至于很难体现出信任他人的形象。

图片发自简书App

选择等于责任

既然选择就意味着责任和风险,那首先的问题是你是否知道背后的风险。看看很多咨询者的类似问题:“在一家事业单位干得很无聊,甚至很恶心,还经常加班。想出来做更有技术含量的事,是否可行?”“在大企业干了几年不开心,想出来创业,是否可行?”“我梦想是干金融行业,是否可行?”当你也有这样的疑问时,你可以再自问两个问题:

1.“为什么你会有这个想法?”

2.“你为你的疑问做了些什么?

”通过第一个问题,可以澄清自己真实的意图和价值。而第二个问题,就关乎每个选项的探索了。

当我的咨询者问我类似的问题时,我都会请他们做更多的探索,甚至体验。如果想换职业,是否了解新的职业对自己有什么要求,自己能不能达到?换过去了有什么不爽的,目标企业有什么跟自己八字不合、星座不配的?如果想创业,是否了解创业都要干什么?有什么难受的地方?有什么让你焦虑的地方?

如果想从事一个新的行业,是否看过这个行业最基础、最枯燥的三本书?这三本书你是越看越恶心,还是能接受,看完还想看?

而我还想强调的是,在现在的网络社会,以上这些问题,你根本不用去找个“老中医”体验半天。百度、谷歌,以及由百度和谷歌所检索到的论坛、招聘网站、企业官网、图书网站已经足够覆盖以上所有问题。这些问题,完全可以在一周时间内找到答案。

当找到一些信息之后,下一个问题就出来了。“那这个行业、职位,那些比较操蛋的地方,你能忍受吗?”俗话说:看见贼吃肉,看不见贼挨揍。好多职业不单如此,能吃肉的贼少到能掰指头数出来,纯挨揍的贼多如天上星(比如我之前提到的“黑天鹅”职业)。当面临选择时,你是否能忍受挨揍呢?如果能忍受,那就义无反顾地开干。

我所看到的真实情况是,一些人做了这样的探索之后,因为没法承担那个选择背后的责任和风险,就清晰了他承担不起梦想的分量。对他们而言,积极做回原工作的同时,把梦想当业余爱好,这总比上了理想主义的当要好。

A.选择模式地图

在此,你可以问自己两个问题:

1.你的这个选择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

2.你当前更愿意听自己的想法还是听别人的建议?

之后,下图会清晰地“定位”你的模式: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他人——短期策略(碰运气、多接触)既然是听别人,还不为长久之计,那自然是多接触几个自己信任的人(父母、老师、朋友),然后听他们的建议吧。然后挑一个看得顺眼点的,或者你不得不听的前辈的建议,先权宜地采纳。

自我——短期策略(试试看、努力做)典型的理性现实主义。他们相信一鼓作气和快速,并对成功有很强的企图。同时,他们对理想和愿景并不感冒。他们最喜欢的理论是“养猪理论”:我只要快速养猪,总有一头是金猪。因此,当他做此选择时,他最需要的就是多尝试,每次尝试都要短平快,迅速做出成果。

他人——长期策略(抱大腿、跟对人)一种解读是说此时“贵人”出现,听他的就好。《三国演义》里刘备败走新野,之后请到诸葛亮,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耳贼对孔明言听计从,才有了三分天下的长期局面。因此,当你站在此象限时,你要做的就是找到那个能相互信任,并且能带着你走的“智者”,成为他的马仔、兄弟、合伙人……

自我——长期策略(憋大招、拼理想)当自己选择一个长达10年以上的方向时,那就算是走了理想主义的不归路。你所能做的就是憋一个个大招,靠愿景来支撑自己的信念。

这个模型还有更深一层的解读。这四个定位往往是有时间顺序的。我称之为“N”型发展。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初期,作为小菜鸟,既没有自己太多的想法,又很难做好长期的打算,此时往往只能是先听父母之言、师长之约。特别是在咱们这种不知道什么是“自己的看法”的地方,个人独立思考往往会更靠后。

在中学时,父母不允许谈恋爱,到大学毕业时,他们又赶快盼望着能带一个回家来好早点抱孙子,此时的权宜之计也就只能是先把父母、师长的建议当试金石,恋爱中是先多见见安排介绍的,工作中也就用“碰运气、多接触”的策略,既然总得听一个人的建议,那就多听几个人说的,然后看哪个人更跟自己的气场合,就先权且听他的。

然后,你就会发现哪儿不对了,要么是这份“被”安排的工作总是有这样那样的不爽,要么就是自己小翅膀变硬了想独自扑腾。如果再“被”别人到处规划,你就会总觉得自己如同吊线木偶一样。此时,有性格的人就会选择“试试看,努力做”的策略,他开始做各种尝试,并通过尝试收获能力。

当有点小能力时,就开始有新的打算。一般人会打算一辈子做点什么,一些人头脑里会蹦出来以前的理想之类的东西。但他还是没那么果断,于是乎为了安全稳妥起见,此阶段还是先找个“智者”点拨一下,甚至跟着某个好上级,让他带着逢凶化吉,鸡犬升天。总有一天,他会觉得自己真的可以独自闯一闯了,于是乎准备好了那份长远的打算,开启新的旅程。

第二章 不那么容易,也不那么难

一万小时定律

我们都被标题党害了。一万小时定律讲的是如何训练能力,可以让能力提升的办法。如果仔细研究相关领域的理论和知识,这个定律的核心逻辑是三个层面的内容:

1.刻意练习

这与我们想象的练习方式完全不同。如果对这个练习方法有了解,你会发现所有的运动员、梨园行、相声界、武术界,乃至传统的厨师、木匠等手工艺者全部是按照刻意练习来完成的。在“一万小时定律”里,甚至连“克服害羞”都可以用刻意练习的方法练成。

但是在生活中,每个人上小学、中学、大学,单纯学习的时间20年有余,但是却缺乏针对不同能力刻意练习的方法。我们总是想要选择一个好的方向,但选择一个更合适的努力方法比方向更重要。

2.有效的学习环境

在相关的研究书籍里,天才们往往集中孕育在某些独特的环境里。比如莫斯科斯巴达网球俱乐部,一家场地简陋到“烂”的俱乐部,培养了库尔尼科娃、萨芬、米斯金娜、德门蒂耶娃……几乎所有的俄罗斯女子网球名将。

3.对自我提升的热情

当提到热情,大家都会认为是“持续不断的兴趣”。很多研究表明:不一定。这种热情也可能来自其他的动力,比如……诱惑。我甚至相信现在那些企业创始人一定是看了这个段落,才学会如何“画饼”找合伙人找团队的。当然,这也是为什么你能对某个能力有热情,不一定是乐趣,也许是受到了诱惑。你的教练、同伴会给你很多诱惑。不过无论怎样,只要这热情长存,投入到刻意练习中,并有好的环境,能力就会提升。

当做到以上三点之后,那个“一万小时定律”你还会介意吗?

你真的要成为“大师”吗?

那个让我们魂牵梦萦的一万小时定律,我们在意的其实不是什么一万小时,而是这样就能成为天才、大师。

但是,你是否认真考虑过,你确定、一定以及肯定想成为“天才”“大师”?

人们看到他们的光环是那么地耀眼夺目,但是有光的地方就有影,我们是否看到了他们的影子?

他们特别挑了不同领域的“大师”:

毕加索——美术领域,爱因斯坦——科学领域,甘地——政治领域,弗洛伊德——心理学领域,托马斯·艾略特——文学领域,斯特拉文斯基——音乐领域,玛莎·格莱姆——身体运动领域。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学专家们对这几位大师的一生做了研究。

其中,一万小时在他们身上体现得十分明显,他们都是在沉浸于自己事业的10年以后提出了新的理论、思想、名著,或者形成新流派的。而同时,他们注意到了另一个细节,那就是这几位大师都或多或少在生活方面或孤僻或冷漠或暴躁:

毕加索在个人感情中扮演的是一个典型的浑蛋,没有承诺,玩弄女友,甚至有两个前女友为他自杀,他却无动于衷;

爱因斯坦与家庭十分疏远并时常关系紧张,他对他的小儿子十分冷漠,这间接造成了他小儿子后来患了精神分裂症,另外爱因斯坦对自己的私生女不闻不问,否认父女关系(怎么跟乔布斯有点像);

至于斯特拉文斯基,这个“热情”到能写出《春之祭》这样伟大作品的音乐家,在人际关系方面却显得器量狭小,以至于曾经很要好的朋友很快跟他决裂;

伟大至善的甘地,对民众表现出其大爱,但跟家人的关系十分紧张,他对自己的要求近乎苛刻,也以同样的标准要求他的妻儿,以至于妻子生病时,他要求她按照自己认为对但近乎残忍的医疗方式来医治……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加德纳对这些天才背后的那些阴影给了一个很有趣的解释——浮士德契约。

在歌德的名剧《浮士德》中,浮士德为了实现自己的爱情、事业等各种梦想,与魔鬼墨菲斯托签了契约,他只有不断追求梦想,魔鬼才会做他的仆人,为他的爱情、事业铺平道路,但是一旦他露出满意之意,他就立马变成魔鬼的仆人。

而这些大师,他们在年轻时,似乎也签署了浮士德契约:上天赋予他们天赋,但他们必须承诺无休止地利用天赋去追求理想,而不要在乎其他。

选择等于责任。大师们发现了自己的天赋,做出了选择,他们也因此承担了这份责任。假如换作你,当了解了这些之后,还真的想成为一名“大师”吗?

其实,我们并不需要都像“大师”们这么极致。其次,学习的S形曲线也会重创我们成为天才的愿望。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万小时可以分拆成不同级别的金线。经过300小时的学习,你或许会成为入门的咨询师;经过1000小时的学习,你或许会成为一名高级美工设计;经过3000小时学习,你可能会成为某饭店的主管……

当然,关于到底要花多少小时才能取得多大成就,我们确实没有做深入研究,也尚未找到相关研究线索,但是,这个金线的定性规律还是如此。

图片发自简书App

你看到问题了吧。低层级的提升,往往花的时间会少,而随着层级的变高,每个层级之间所花费的时间、精力会越来越多。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大学里突击两个星期就可以确保门门及格不重修,但是如果想考85分,那平时就至少得看书、听课、做习题,那如果想考95分以上呢,这样的好学生一般是没时间玩《英雄联盟》的。

但是人生毕竟不是打老怪,不是简单要门门考95分。

人生是:

你是愿意在到达某个级别以后还花更多的精力更上一层楼?

还是达到某个层级以后喊“停”,然后慢慢享受?

还是达到某个级别以后又看上新的能力台阶,然后在那个台阶从零做起?

总结一下就是:1.大师们多是签了浮士德契约,不断追求自己的天赋而放弃了朋友、家庭等天伦之乐,你愿意做这样的大师吗?

2.成为大师的道路漫长,等级越高越需要花时间,高处不胜寒。但是,你愿意达到那么高的等级吗?

我们可以一步步来,既然从零起点到巨牛逼中间隔着那么多等级,咱们是不是可以先跨过最低的两三条“金线”,然后徐图之?要知道,跨过最低的那两三条“金线”往往只需要数百小时到一千小时,折算成年,也就是一到两年。

这样经过一到两年的练习就可以过“金线”的“人才”,我遇到过很多:从零起点到技术熟练的德州扑克选手只花了两年时间;从毕业就失业到用两年时间成为互联网产品经理;从通信工程师两年到管理咨询师;从月薪1900,两年以后成为月薪7500的程序员……

能帮我找找天赋吗?

需要明确几个有关天赋的观点。

1.天赋是能力上升的斜率

字典上对天赋的概念难以理解,我这里用最通俗的语言解释天赋:

天赋就是能力上升的斜率。举个简单的例子,我自己身体运动机能很差,但我曾经对桌球很感兴趣,以至于我花了半年的时间,每周花费10小时去练习。这会有一些效果,姿势、出杆都有很大进展,但比起其他小伙伴,他们花了同样的时间练习之后,往往能两三杆清盘,而我还是差得远,而在写作能力方面,我花费半年的时间练习写作,能写出一本书。

因此,在身体运动方面,我的能力提升斜率,就低于别人,也低于我的语言文字能力的斜率。

图片发自简书App

2.天赋是某种潜能所谓潜能,就是如果不用,就看不出来。一个人音乐感很强,但是他生长在贫穷山区,长大以后到城市里做建筑工,挣了钱又回家盖房子娶老婆开个小店,一辈子接触音乐的片段就是卡拉OK唱唱《最炫民族风》,那他就永远也不知道他音乐的天赋。而从职业角度来看,只有显性的能力才能满足社会需求,创造社会价值,才会有人埋单。“别人家的”干什么都强,可能是人家很早就开始使用这些潜能。

3.天赋是跟别人比,也是跟自己比

你发现坐在你后边的那位学霸,学习成绩优秀,还爱玩dota,篮球打得也不错,钢琴9级,周末还有时间做志愿者。如果跟他拼天赋,你会气死。这世界上就是有一些人是“开挂”的。

但是我们不是还得过日子、还得赚钱、还得提升能力、还得开心吗?与其说天赋是我比别人在什么方面更有潜能,倒不如说是在我自己的多个能力发展通道上,哪个斜率更高、速度更快。

那具体如何做呢?

我们都喜欢做选择题,不爱思考开放式问题,因此,很多研究者会借助不同方式对每个人的优势、天赋,做出各种分类。在此,我列出了几种分类学说,供读者参考。

盖洛普优势识别:

由盖洛普公司针对职业人士长期统计的34个优势主题,如《现在,发现你的优势》一书中所说,成就、行动、分析、适应、统筹等,这34个个人优势既可能是天生具备,也可能是后天训练所得。但它们具备了高斜率的特点,因此可以将其看作“天赋”。

人格(或性格):人格的定义是源于个体身上的稳定行为方式和内部过程。翻译成“人话”就是:人格就是当面对各种状况时,每个人采取的最自然的心理变化和应对方式。

拿个例子来说:当知名创业家开复哥发微博说自己罹患癌症时,大家虽然在开始时都感到惊奇,之后每个人的反应却各不相同:有的人会给出相关疾病的信息和治疗方法;有的人会感慨世事无常;有的人会给他以鼓励,精神上的支持;有的人会用宗教的方式祈祷;有的人会关注是什么原因导致疾病……而关键点是,这些反应是每个人最无意识的反应,他面对其他的事情,同样会做出这个反应。

当这个典型反应经过多次自动“练习”后,自然会形成一定“能力”,我们同样也可以将其看作是“天赋”。对于人格分类,典型分类可依据包括:16PF、大五人格、九型人格以及MBTI。其中16PF和大五人格更加学术化,为心理学界所公认;另外,MBTI更加实用,九型人格更加“玄幻”。

多元智能:由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研究多年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人的智能不是简单的智商,人的智能是多元的。主要包括: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自知—自省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因为这个理论,后续才出现了“情商”这样的理论。本人认同多元智能更像天赋。


图片发自简书App

看到这里,你就该明白为何我们活到大学也没发现自己有什么天赋了吧。我们的小学、中学都只关注具备两种智能:逻辑—数理智能和语言—言语智能。成千次考试其实就是在考这两种智能。因此,当你别的方面的智能感觉似乎有那么一点点的时候,一定会被师长的某一句话给顶回去:“好好学习,别整那些没用的。”

结果,毕业以后才发现,之前那些“没用的”在现实社会更有用,你在苦苦读博士的时候,那些个特别能混的人做成了几百万的买卖,泪奔。

那该如何发现自己的天赋呢?

做测评:做个测评算是典型的方法,对于盖洛普优势、大五人格、MBTI,都有相应的测评题。但是测评受到我们的心情、处境以及题目诱导的干扰,今天出太阳测出来自己很外向,明天下雨就测出自己很内向。

回顾:时常回顾,是自我探索最好的方法。想想在初中时,你在某个不中考的课程里被表扬了一次,或者写满几个作业本的童话,也许,那些事情里种下了某颗种子。

尝试一下:咱们既然都把这几类天赋罗列出来,就给了我们机会尝试一下。我那个玩两年德州扑克就能打全国比赛的朋友,开始时无非就是试着打了几把,并买了本书认真学了一次,就一下发现自己竟然是这块料。也许尝试过后会发现真的不是那块料,跟自己另一个天赋相比差远了,那不正好做一次减法,省得老心痒痒没处挠。

下一步呢?你也许会发现自己某个天赋竟然比周围人强,也许发现自己什么天赋都比不过身边的大牛们,但是你总能对上述的多个潜能做个排序,自己跟自己比总能有结果。

推荐一个方法:把它们分成高中低组。比如某人的分组结果:

高阶:人际交往、视觉—空间

中阶:身体—动觉、语言—言语

低阶:其他

这样就更容易清楚,他下一步需要提升的能力就在高阶潜能中,那是他自己的天赋。

找到了目标,再找刻意练习的方法,进而投入时间和精力练习,在自己的个人成长、职业发展中会感到异乎寻常地快。

是否理解“刻意练习”?

很多职场人士都有这样一个感受,在进入一份新工作的头三个月到半年,是最焦虑的时候,也是自我能力提升最快的时候,但是到了一年、两年以后,就会发现自己的步伐停滞,开始了“混”日子的状态。如果从能力提升的角度来看,在工作头半年,我们往往处在刻意练习状态。

刻意练习就是身处学习区的练习。

所以,当刚进入一个新的企业,从事一个新的职业,初期半年,都很容易让自己在学习区。它一定不舒适,因为总会有很多新知识、新要求、新方法,但也不至于感到恐慌,因为你能从事这样的职业就一定意味着你具备某种程度的胜任力。在这半年的过程中,你的感觉是什么样的,不那么舒服,总有小担心,怕自己“现原形”,但同时你的觉察力也很强,你对自己的状态以及状态变化十分敏锐。

当然,之后的一年及N年里,多数人熟稔自己的工作,企业也不会对你个人有能力上的新要求,它们制定各种指标,达标就发绩效奖金。此时,你进入了舒适区。有人会说:“没有啊,我们还是老加班,工作还是很忙。”但是这一份忙,是很“舒适”的忙,工作内容跟当初没什么两样,公司给你的是舒适区的苦力活,这反而减少了你在学习区的时间和精力。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说“我5年的经验无非是1年的经验重复了5年而已”。

我们来看看进入学习区的“刻意练习”的特点有哪些。

练习的方法需要设计

毫无设计的胡乱练习经常事倍功半。一个人想成为棋手,如果他选择的练习方法就是跟高手下1000盘棋花费1000小时,其进展不会比用经过精心设计流程的方法练习100小时有效。这几乎可以适用于所有的领域。

对于其他能力而言,当你选择了一个好的教练,你就选择了经过设计的练习,因为教练会采用设计好的练习方法。当然,一些人一定会说:“我德州扑克玩得好,之前的练习也没做设计啊。”“我喜欢写作,文笔好,之前的练习似乎也没做设计啊。”在跟一些持有这类观点的人就他擅长的能力做了更仔细的探讨后,我发现,在他的练习过程中,他同样做了设计,只是这种设计是下意识的。

多次重复的练习还记得我之前讲跟董老师就某一个开场练习了四次吧。你也许听说过乔布斯每次在苹果发布会上的十分钟演说都要练习四个小时,拿捏每一个措辞的表达。且不必说运动员、厨师、木工在练习时要重复千遍万遍,即便是销售技能,也将针对不同客户,不同回应的话术练习数遍到数十遍,以达到下意识反应。相比刻意练习的多次重复练习,我们自己的随意练习可能连两次重复练习都会嫌烦。

专注

这个词总被用在禅学里,集中注意力做当下的事情。说来很简单,做起来却很难。孩子最容易专注,因为他们不会被更多过去及未来的事情所烦扰,。

持续反馈

能力提升的突破点往往在持续“反馈”上,你设计了练习,多次重复,很专注,但是没有任何反馈,此时你不知道自己走到了哪里。之前,我提到过有效的学习环境是能力提升的必要条件,这个学习环境就是能提供持续反馈的环境。

这清晰持续的反馈是很难找到的,对于需要互动和太过“艺术”的技能(如谈判、培训、咨询、美术、音乐),找一个合格的教练、老师或者同伴是最好的方法。但是,我们往往找到的都是不合格的老师,他们更多的不是给你反馈,而是评价。

评价跟反馈最大的区别就是:评价加注了个人的臆断,而反馈则是做到尽量客观不带判断。“你在谈判上还差得很远”就是评价,“当对方提出这个问题时,你是这样回答的……”这是反馈。我想强调的是:评价往往对个人能力的提高毫无效果,反而在打击信心方面“相当靠谱”;但反馈却可以让对方自我觉察,并有效矫正。

设计出适合自己的练习心法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这方面,我找到了很多书籍研究,其中在一本《哪来的天才》里就设计模式做了大致的介绍。在此,我做一个更“本土化”的解读:

                                                                        音乐法


那些伟大的演奏家,他们所做的事情是把已经写好的谱曲用更艺术的方式呈现给每个人,同样一曲《卡农》,曲谱是一样的,但是郎朗可能会弹得更有气势和投入(想象一下郎朗那投入的样子),而李云迪可能会弹得更加轻灵飘逸(想象一下李云迪散乱的头发),这就是呈现方式的不同。

在职业和生活中还有很多符合“呈现”的行为,典型的就是商业的演讲、汇报,还包括写作以及美工,都是通过某一个作品,用有效的方法呈献给读者、听众、学员,并引起认同、共情、享受、启发、思考、讨论。这类方式最典型的刻意练习:

1.明确你所呈现的每一个段落、句子、身体形象、表情要带给听众什么信息和感受;

2.在练习中呈现出来,给同伴、老师们看,并征求他们的反馈,看看是否达到了自己想呈现的效果;

3.同伴以及老师会给出自己的感受以及反馈,更好的老师则能给出某些语气、表情、句子的合理化表达;

4.根据修改,再次重复上述几步。

你可以看到,在刻意练习如何培训的那两个故事,就是按照这种方式来做的,这样能让自我很快觉察到问题所在,并有效提升。

同样的方法也适用于写作与绘画,这些都可以从模仿开始逐渐打磨提升,形成自己的风格。

以写作为例,如果你想练习自己的写作水平,最好的方式不是写多篇文章,不回顾继续写,而是按照某个你喜欢作者的风格写一篇文章,然后自己忍着恶心看一遍,最好能请自己的朋友也看一遍,大家谈一下感受和反馈,某句话的修辞可以换一下,某个连接词可以不要,等等。如果一篇文章能经过三到四次打磨。你就能看着自己的写作水平一点点提升。


                                                                             博弈法

博弈法适用于与博弈类似的事情,这些事情的特点往往是:做决策、有回应、带回合(这让我想到了那些策略型游戏)。

典型的如谈判、咨询、销售、辩论……其实我之前提到做选择的练习也可用博弈法练习。你是否曾经学习过下棋或打牌,无论是国际象棋、象棋、围棋,还是桥牌、德州扑克……你是如何学习并练习的?

如果是随意练习,属于玩玩类型,那就是把规则学会了,然后开练,练的过程中会学会一些算路,从而在多次实际博弈中获胜。但这种练习连业余选手都锻炼不出来,更别说专业级国手了。真正的科班练习是怎么练的呢?

以围棋为例。

1.打谱

这是围棋选手花费时间最长的练习,选手们并不会对战(甚至在这个阶段,师父不允许棋手们对战),他们只是会占用某一小块棋盘进行黑白子的推演。当白子下在某位时,选手们会推测出黑子下在其周边各种位子的应对方法,从而找到最优解,继而白子也同时考虑应对、预测,并给出最优解。经过多次打谱,棋手们的大脑就训练成了不需要思考的“定式”。

2.复盘

这是针对实战而言的。我们下围棋,下完了分出输赢就结束了,输者垂头丧气,赢者扬扬得意。而那些国手下棋,比赛之后,他们要对整盘棋做全部复盘。当初为何黑子落在“飞”位,后来为何变了,如果现在再看,落在“靠”位是否更好。他们几乎对之前下的每一个子都要做思维的重新梳理。当每一局棋都做复盘之后,在面对新的棋局时,经过多次练习而形成的“模式”就会自动出现在脑海里,落子也会更正确。

其他类型的棋类和牌类游戏,都是这么练习。把这两招泛化到我们的日常工作当中,你也就能知道该如何练习,如决策、谈判、辩论、咨询等。

首先“打谱”:

就是要把那些比较复杂的事情拆分成很小的部分。

以谈判为例,会分成多个部分:调研、计划、闲聊、讨价还价、争议、签协议……在初期练习时一定不能全部都做。而每个部分单独练习,比如闲聊,不要以为闲聊真的就是随便聊聊,这背后依旧有探寻双方感受、期待和底牌的过程,因此对闲聊这个部分也要精心设计,你问的意图是什么,对方回答后呈现出来的感受是什么……当这种过程练习到熟练时,我们自然就会轻松掌握闲聊的“定式”,它会进入到下意识里。当我们把所有分解的部分都练习而形成“定式”时,谈判人才就训练出来了。

其次“复盘”:

这个练习经常出现在MBA的案例讨论中。MBA两年的课程会给学员500个商业案例进行讨论,其目的就是对商业事件的一次次“复盘”。

通过复盘回顾来判断当初是如何做的预测、采取了何种模型、实施了什么行动、产生了什么后果,假如再回到当初,又该如何预测和决策。我在前面提到了“果断”型选手需要做回顾,其实就是“复盘”的练习。因此,在我们从事的职业咨询领域,一个很重要的练习就是案例讨论和督导以达到更有效的“复盘”,这样的练习,练一次就会成长一次。


                                                                         身体运动法


你能想象刘翔是如何练习跨栏的吗?他每天都至少要花几个小时练习,这几个小时是如何分配的呢?是简单地做几百次实战吗?

首先,练习基本功。

所有的身体运动项目,运动员的所有练习中,花费时间最少的是实战。

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基本功训练及细微动作的训练。刘翔得花大量的时间在压腿、短跑、高跳……这些都是基本功。同时,教练会要求他对某一些不常出现的细微动作做多次训练,比如最后一个栏的跨越、冲线。同理,泰格·伍兹的训练也不是实战,而是基本功(挥杆、推杆)和特殊动作(比如在沙地里如何挥杆,在水塘边如何挥杆)。

那么,这样的练习如何适用到我们的日常工作和学习中呢?

又不是所有人都要做专业运动员!很多工作要提供专业、系统化的服务,就需要运用专业知识。

此时,基本功练习就变得很重要,一名会计师需要拥有深厚的基础数学能力,一名程序员需要对数据结构有扎实的理解,而这些知识几乎都会体现在十几本专著中,比如通信领域的《通信原理》,经济领域的《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新闻领域的《传播学概论》。这类基础专著都特别晦涩难懂,因为书中的每一句话都是经过提炼不带太多水分难消化的东西。

看完一遍之后,也许只能消化5%。而这恰恰是基本功的练习,我们要做的,就是多看几遍,每看一遍都会有新的收获。

如果能有幸看到那些老专家们经常阅读的几本专著,你会发现在他们的书上被写被画多次,书都残破得不成样子,很显然,他们已经在多次练习基本功了。

其次,练习特殊状况。运动员会把大量的时间放在比赛中的特殊状况练习,比如桌球选手会花大量时间练习贴边球和架杆,足球选手会花大量时间练习刁钻角度的自由球。

而在我们的职场中,也常常会出现特殊状况:在销售过程中总会有一些客户问你很难回答的问题;在培训过程中总会冒出想找你挑战的学员;在谈判过程中总会出现你很想躲的冲突,而这种冲突很可能是客户自己设计出来的;在开发过程中也会在某个难以置信的地方出现不知道如何处理的漏洞。

如果想变得更专业和高深,就需要熟练地处理这类特殊状况。而你几乎很难在现场就能随机应变,这依旧需要练习。你可以找一个同伴,让他扮演刁钻客户、吐槽学员以及谈判对手。总之,你需要的是让自己在平时就处在不太舒服的特殊状况下。

把人生当作实验,做个“小白鼠”。

你知道为什么吗?我又多琢磨了一层。什么叫实验?实验就是“可控制的观察”。在观察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有专注的感觉,全部注意力都聚焦到实验当中。

还记得第一次春节包饺子和面的感受吗?没有经验支持,你不知道面和水的比例多少才算合适,于是你开始做实验,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慢慢地,一团面从两个人吃的量,加到了五个人吃的量,终于算是和好了,想想看之前的过程,是不是很投入?

如果你把这一切当作“可控制的观察”,把这一切当作实验,这便是专注的体会。

大而化之,人生也可看作一场场实验。

学写作,你会提出一个小目标,写一篇文章,然后发现没思路,于是列个提纲,又发现缺少场景描述,于是开始用修辞,又感觉文字水平差,于是开始做减法……就这么调来调去,终于算是有一篇自己还算满意的文章了。于是,又开始了下一个实验,写个小故事……

做销售卖产品,开始,先背些生硬的话术,靠态度。慢慢地,发现了不同人的需求,调整自己的语言、态度、表情。左调调右调调……终于算是能有自信拿单了。

做管理,同理可证。先开始,只能定点粗浅规则,慢慢地,摸清了产品和流程,熟悉了人心,左调调右调调……终于算能带支队伍了。……

这其中,同样是又控制又观察的过程。只是,人生的实验跟包饺子实验的区别在于:

包饺子的实验品是面、水和馅儿,而人生的实验品,就是我们自己。

你是否有过在做一件事情时,让自己像一个旁观者般,观察你自己?

假如,你想写一本书。你是否站到旁观者的角度来观察:

他是如何产生这个念头的?为什么会产生这个念头?过了一段时间,你发现自己还没开始动笔。你是否又站到旁观者的角度来观察:他这个念头如何变弱的?有什么阻碍?然后,你再一次下定决心动手写作。你是否再次观察自己,如何计划?遇到困难如何克服?……

终于,你开始写了,有时下笔千言,有时毫无灵感。再次观察自己,怎么就能进入状态,怎么又毫无灵感?……当脱离出自己成为观察者后,就似乎有了另外一只眼睛看自己。就仿佛变得不那么情绪化,而更关注于想做的事情了。

实验便是如此,一边行动,一边观察自己的行动。让自己成为实验者,成为实验品,成为自己这出戏的导演、编剧和演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324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03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192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55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69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66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27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83评论 0 25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27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90评论 2 32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69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65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4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28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9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80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99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俞敏洪序言《用自己的步伐丈量这个时代》 时代发展飞速、全球化进程加快,今天学的东西明天就可能过时了,所以每个人都免...
    唐文秀Elsa阅读 451评论 0 1
  • 第一、二章 为什么要投资指数基金 这两章的收获: 1.加深了一些投资方面重要概念的理解:财务自由、消费和资产、现金...
    陈静_重庆阅读 381评论 3 4
  • 这个天而还真热呢~~~ 恰逢公司在五楼,电压带不上时连灯也开不了,更别说空调了,把所有能关的电源都关了,就为了开一...
    华吖阅读 117评论 0 0
  • 用远距联想解释远距联想 写作业的时候思维是这样的 雪—阿拉斯加—爱斯基摩人—现代化—先辈的篝火—回忆以前的日子—拉...
    豆藏阅读 1,307评论 1 0
  • 两天没日更了,今天再累都不想放弃。 两天的考试结束了,接下来还将面临更多挑战。但是,这种日子、真的让人有种死去又活...
    大童小逸阅读 47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