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在世界读书日写文章。其实说到底,写与不写生活都是这样安静踏实地过,读书也完全是一种自觉的行为。
倘若说青春年少热爱歌唱是受老妈的影响,那么我的阅读之门也许是外婆为我们开启的,也许是那位美女老师和校长打开的。外婆去世十多年,依稀可见她在灯光下为我们读小人书,讲完一页用口水沾湿手指翻开下一页继续讲,就这样循环往复,乐此不疲。夜晚听着她轻声细语的人间故事,离奇传说入梦。离开家乡多年,那所学校不复存在,可在那大树下看书的场景历历在目。根植在童年的精神生命,无论世事沧桑都不可轻易剔除。
到了初中学习,学校从未组织什么读书活动,也没有什么读书口号,老师也不提倡课外阅读,课本上更没什么必读的经典书目,然而阅读貌似是众多同学的一种共识。如同现在的孩子爱玩手机一样吧。那时买课外书的钱非常有限,倘若哪位同学能带本课外书那简直会被同学们视为宝贝。为了看那课外书,为了躲避老师严厉的目光用课本打掩护,求同桌打掩护,那感觉紧张又刺激。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脚的道理?偶尔也被老师抓住,书被没收不算,还得参加义务劳动,写检查根本就是理所当然的事喽。但一点都不觉得有多苦,与读到一本好书相比,写检查也罢,义务劳动也好根本就不算什么。
后来从求学到工作,一路走来看过很多书,书的内容很多都不记得了。但那些跟读书有关的人与往事每每想起都是那么温馨可人。记得在长沙敏哥哥家里,受表嫂的影响开始对乡土小说有了兴趣。也就是在那时记住了贾平凹,陈忠实。当然也没忘记轻工业研究所家属楼那位和善的眼镜先生和他那位美丽动人的夫人借给我很多杂志看。事隔多年杂志名称和内容早就忘得一干二净,但这些与阅读有关的人怎么也挥之不去。
对了,在老家工作的时候认识了一位被大家称呼为〃绿田佬〃的女孩,也是特别爱看书。她真的可以称之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她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冷,但不傲。她不喜欢聚众玩闹,与人总是不远不近的相处着。喜欢她的人很多,但似乎谁也无法靠她更近。我想是阅读的力量为她筑了一堵墙,没有人能轻易地获取她的青睐。
尺码不同生活无非是交易,尺码相同就是彼此恩惠。虽然跟她相比我的差距很大,但她还是特别愿意和我在一起玩。我们一起看同一本书,一起讨论作者塑造人物的角度,一起猜想小说的结局。也许从那时开始我萌发了阅读思想吧。后来她回乡村做代课老师了,我去她那里玩过一次,在她代课的学校跟她住过一夜。在那个宁静的初冬晚上我才知道她妈妈早就去世了,爸爸去广东打工了,弟弟也当兵去了。那一刻我突然才懂得为何她众人面前把自己包裹得那么严实,她那么独立,个性那么刚烈。她本来有一个特别土气的名字,后来给自己改了一个特别致的名字。不过还是被好事者知道拿来调侃她,连那些喜欢她的人也不例外。她毫不在意这些无聊的调侃,工作之余她看书,写文章。记得她歌唱得也不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如果有来生》。〃如果有来生让我再爱你一次〃这样深情的歌词被她一唱响显得尤为深情款款!
后来的后来,我们就没联系了。连信都没有写。很多很多次,我都想去找她,奈何她家的地址我都忘记了。如今相隔千里,总会想起她。貌似离题了。
继续说说读书的那些事儿吧。记得结婚入住杨家很长一段时间后,有天晚上我怎么就发现房间的某个角落蛇皮袋里装满了书。可打开一看,都是历史类的书,我根本就没有兴趣翻阅,有些文艺杂志倒是被我先睹为快。后来我身怀六甲,反应特别厉害,吃啥吐啥把我折腾得够呛。晚上难以入睡的时候那些被我冷落的书也开始被我欢喜起来了。后来子卓来到了身边,带他的日子里经常是一个人在家。好在他的生活特别有规律,每天中午都要深睡几个小时,我就躺在他身边看看书。也许子卓同学的阅读就是这样开始的吧。他四五岁跟我回外婆家,在姨外婆家翻看世怀和杨波的书,我才觉得该给他买书了。子卓同学的书都是幼儿园到小学时候买的,初中、高中阶段课外书买的少,即使买也都是工具书,如今都躺在书架上蒙灰大睡。都是资源浪费,想来着实可惜。
早些年,为了实现儿时做老师的梦想,我〃抛家舍儿〃来到了开发区做老师。离家近一百多里路,得倒三趟车,每天回家根本不现实,所以周一到周五基本上和另外一位老师都住在单位。后来只有我一个人住在那里,每天晚上除了偶尔练练琴,就是看书了。根本就不觉得一个人的时光有何寂寥可言。每隔一段时间就到萧山汽车总站买杂志也是生活的一种期待。
近年来与买衣服,买鞋子相比花在买书上的钱更多。特别是网购横行的当下,在当当网上打开浏览,入眼的书都被我买下来了。子卓同学也给我推荐过不少好书,给我买的书也不少。早两年一群亲友来家里玩,看到我和子卓房间都是书讶异地问我,那么多书是否都看过?说来也惭愧,有时买书纯粹是喜欢那位作家,或者是心情所然。在互联网时代读书的途径很多,更为方便,但我依然喜欢传统的纸质阅读,更能找到阅读的感觉,人性的温度。
我一直觉得读书无需多言,与职业无关,与身份无关,与地位无关。读了这么多年书,我未曾让自己变得多么好,也不曾懂得多高深的道理,业务也不见得有多少提高,在专业方面也不曾有多宽的发展。我依然是那个事事谨慎、刻板,在生活的路上不停奔忙的自己。但读书对于我来说就是一种生活。
我余生最大的愿望不是让子卓早日成婚,得以早日抱上孙子、孙女以享天伦之乐。而是停下奔忙的脚步,在干净整洁的庭院里,种些花草,看看书,偶尔行千里路看看外面的世界,过一段闲适轻松的日子。如果让余生渴望升级,我希望手握一抹书香安详地向自己道别,向世界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