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一堂课生出无限的魅力?相信这是每位教师的终生追求。
4月28日,我有幸参加了德清县干山中心学校的名师送教暨“精致教育”课堂节活动,获益匪浅:
两节课堂教学 两种人生体验
首先是秦尊军老师的思品课——《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
秦老师用学校运动会百米赛跑规则引出公平这一主题。通过感受公平、体验公平、寻找公平、 践行公平几个环节落实了本课的三维目标,尤其是在寻找公平的环节,秦老师用了一正一反两个高考案例突破了本课的难点——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作为德清县思想品德学科的带头人,秦老师实践了生活化教学的理念。他的课基于生活,归于生活,注重联系实际,生发了课堂力量。
第二节是德清县干山中心学校的张翔老师带来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张老师整堂课借助史料,依托问题,层层递进,张弛有度,展现了他从教20年的深厚教学功底。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很多珍贵的史料,在史地知识结合的基础上,非常注重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贯彻落实了新课程改革要求下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教育论从史出、证从史来的要求。
一场专题讲座 一次心灵旅行
如果说,课堂的实践是一种“脚踏实地”的姿态,那么接下来的讲座告诉我们还需学会“仰望星空”。
来自温州十二中的邓权忠省特级教师为我们做的《让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本真》的专题讲座。
从一则新闻引出一堂课。
邓老师根据自己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结合六个教学案例为我们诠释了了生活化教学的真谛。邓老师提出,要上好一堂课,必须做到三点:关注社会生活热点、走进学生生活实际和重视社会实践。
在教学中,邓老师选取了丰富的素材,采用案例教学,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如在《规则制度和正义》一课中,邓老师用北京东直门簋街米线店失火但消防车被堵在路上与德国消防车出警时所有社会车辆自觉避让两个例子让学生进行新闻评述,引出规则与制度这一主题。
在《探索人生的意义》一课中,邓老师用了清华高材生当保安这一事例。清华高材生与保安在很多人眼里似乎是两条截然不同的人生之路,但由于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引发了社会的关注和热议,同样也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之后,又用温州大学城“牛保安”秀英语的例子,保安虽然只有初中毕业,但在自己的工作之余努力学习英语。从这两个人的身上,学生感受到对人生意义的追求会激发我们生活的力量,让我们充满信念去奋斗。
在《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一课中,邓老师选取了学校对面,学生熟知且经常光顾的豆腐脑店——陈翁记豆腐脑的不老传说的事例。这家店26年来,生意一直非常好。而高人气的原因除了这家店豆腐脑味道鲜美之外,还有一个经营的法宝,就是每次结账全部由顾客自己算账,陈翁只负责收钱,丝毫不怀疑顾客把账报错。小店开张26年来,这条铁律一直不变。很多顾客还被这种授信结账方式所吸引而特意来该小店消费,因此小店每天顾客盈门。通过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和人让学生知道诚信的重要性。只有诚实守信,才能获得他人的信任与尊重,才能打下牢靠的事业基础,取得坚实的人生业绩。
邓老师的教学中也不乏学生喜闻乐见的时事热点。在《发现自己的潜能》一课中,邓老师选取了当时热门的浙江卫视主持人华少的47秒广告视频。视频一放,立刻抓住了学生的眼球。这时抛出问题:华少以前说话就这么快吗?同学们能做到吗?趁热打铁,再出示这段广告语,给学生三分钟的训练时间,并当场展示。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人的潜能是无限的!
邓老师的讲座有深度,更有高度!教学中选用的案例都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又归于生活!从一个个平常的话题里,让学生在活动中激趣,在体验中感悟,在思辨中明理,引发我们对生活、生命、理想的思考。邓老师在思品学科核心素养的锤炼和教学方法的研究上为我们指引了方向、打开了捷径。这是一场处处弥漫着教学正能量的讲座!有幸听到这么精彩的一场讲座,真是收获满满!
且行且思,我们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