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孩子的交往中,其实最怕的就是给他们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这种标签不同于商品,它是我们先入为主的感官印记。通过自身的观察或者他人的意见,让我们对某类学生形成相对持久的固有印象。
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当中,这种印象悄无声息地隐藏在我们内心深处。虽然,学生极力想摆脱被标签化,但这类孩子或许很难在我们眼中得到根本性改观。
尽管他们已经在能力范围内非常努力,但因为一些富有天性的举动,往往没有自我辩驳的机会,就被我们脱口而出的尖锐字眼,把他们的完整人格拉进了不良情绪的黑名单。
对于学生的一些事,我们是否真的认真去倾听?还是找寻一个“一击致命”切入点?然后给我们的观点找一个强有力的说辞。独裁的老师是不会被学生喜欢的,因为他们的需求与愿景不能被真正接纳。
在当老师之前,我尝试过很多职业:送外卖、摆地摊、干过工地、当过服务员等等,唯独不太像一位老师,但是对于学生家境的穷苦现状我却是深有体会。
学生渴望被理解与关注,这是他们日常行为的出发点。我们喜欢用教授知识的方式去引导孩子,殊不知这套相对成熟的教育理念还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下载模式。
严格来说,“说教”不适用于教书育人,因为这种思维没有同理心作为依托。刻意营造出紧张、恐惧的学习氛围,反而会错过搭建情感链接的好时机。
教育内容的传递,不应该是单方面的强制灌输。而是能够充分获取学生的内心需求,多问问自己“我可以给他们提供什么样的帮助”,而不是直接否决“你这种想法是不切实际的”。
师生之间的交流,有没有建立在平等、互助的基础上,这决定了我们是否乐意去做学生的“知心人”。能够敞开心扉、互诉心肠的,一定是亲密无间的朋友,因为这里没有“标签”,并且相互尊重、彼此包容。
如何听,学生才会说。首先,我们先要放下偏见,从“耳”、“目”、“心”、“王”四个视角去分析,从关键词、表情与动作中,去感知那份从未有过的美好世界。孩子们用心去讲述,我们也必须要耐心去聆听,去感受对方的天赋与优越。
在课堂上,我给予学生充分的质疑权,对于我讲的内容如有不解之处,可以随时举手提问。我不愿做课本知识的搬运工,只想在交流中得到新的内容生成。我再给学生教授知识的同时,他们也在给我渗透某些方面的启示。
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影响集体活动的机会,前提是我要先树立起一个存在挑战性却又容易被满足的奖励高度。设立多种形式的表彰制度,让每位学生都有手可摘星辰的欲望与动力。
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允许他们有宽泛的自由。比如:中午写完正式作业就可以去玩,其他的事情可以放到下午或者晚上去做,晚上做不完的也可以拿回家去做。
自由是各自争取出来的权利,生命因自主抉择而多彩、因自主探索而创新。我要给予单个学生阶段性成果最大化的仪式感,要在一定范围内获得独家记忆认证。因为我觉得给他刻板的知识,不如给他灵敏的思维张力。
我也会因材施教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尽可能地减少智力方面的分数攀比。发现每位学生的闪光点,给他们各自施展才能的舞台。对于成长的重要时刻,需要学生尝试自己作主,我只愿默默躲在角落,做个学会欣赏的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