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群有同学发了一条信息,再见,江南骏园。江南骏园就是我的大学宿舍区,我很喜欢这里。
初见江南骏园,是在03年的8月30号晚上,是我作为大一新生报道的日子。从内蒙出发,耗时近36小时,汽车转火车再转火车,达到南京时已经是晚上9点了。8月末的南京还是奇热无比,最令人北方人难受的还是潮湿带来的闷,下车后感觉自己进入了桑拿房。坐着学校校车,一路淌者汗,晕头转向的到了学校。汽车就停在江南骏园的门口,当时看到在绿色灯光照耀下的江南骏园门墙时,感觉像极了恐怖片里的镜头,我当时有点不喜欢这里。谁承想,在这里学习生活了四年后,我一度把它当成自己在南京的家,热爱无比。纵使南京夏天热的烦心,冬天冷的惊心,一提到这里还是顿感亲切。
骏园有7栋宿舍楼,一心、二全、三思、四书、五经、六韬、七步。我的宿舍在二全楼的6楼,这里没电梯。扛着行李包到宿舍后,已经11点了,困到了极点,洗把脸就上床睡觉。睡一会就被蚊子活生生地咬醒了,枕头也湿透一半。那晚上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醒醒睡睡,身上被叮了十多个包,喝掉3瓶矿泉水。当时很纳闷,这地方的蚊子又黑又大,叮起来的包也大,比内蒙的蚊子狠多了,这地方晚上也不凉快,根本不需要盖被子。第二天我对南京的热有更深感受了,原来相对于白天,晚上已经是凉快了很多。纵然这样我依然感觉,夜晚的温度也要比家乡夏天白天最热的时候热很多。南京的热,不分白天黑夜,不分室内室外,让人无处可逃。在这样的热天里,爬上6楼后,就会出一身汗。3个月后,我又见识了南京的冷,同样的不分室内室外,让人无处可逃(我母上大人在送我上学打包行李的时候说,南方暖和,上学不用带棉衣,结果真的没带.......我瑟瑟发抖在南方过了一个冬天)。这样的冬天,从被窝里爬起,在下6楼,是需要无比的毅力。因为这,我在6楼宿舍里吃了很多泡面,冬天热汤泡面,夏天凉拌泡面。
江南骏园与校区之间隔着一条马路,中间有一座天桥,天桥上有一个长长的房地产广告牌“bobo白领向右看”。这个广告是江南骏园旁边的一个小区的广告,据说这个小区的房子常年卖不出去,就是因为太偏,去市区不方便。住在江南骏园,如果要去趟南京夫子庙或新街口,需要转2-3趟公交车,耗时2小时。如果仅仅是这样,还是可以忍受的,毕竟新街口和夫子庙可以少去,最要紧的是这里没有像样的超市,没有像样的饭店。骏园门口右侧有几间活动板房,是网吧和小卖店,整个大学一年级我们宿舍的聚餐都是在学校食堂进行,着实节省不少钱。天桥除了广告牌位,更多的作用是链接校区和宿舍区的主要通道,没到上下课高峰期的时候,天桥左右就排起常常的队伍,人流方向基本一致,要么去上课,要么回去吃饭睡觉。天桥还有个功能,就是在汛期承担安全岛的作用。骏园门口地势地,每逢汛期,小雨时可以淌者水进,大雨或暴雨的时候就可以在天桥上等待宿管大叔带着泳圈来接你。07年毕业后,因为有一辆大卡车卡在天桥下,天桥就被拆除了,改成地下通道。我们一直想念那座天桥。
最令我怀念的还有骏园里的报刊亭。当年没有电视、网络也不普及,加上交通闭塞,我们更多的信息是通过报刊亭的各类报纸和杂志。报刊亭的老板是两位老人,盐城人,讲话也一口盐城话,头一年和他们沟通还需要手比划价格。这里的人气很旺,有时候买报纸还要排队。更多时候,我们为了省钱不买就在那里翻着看报纸,老奶奶就会说不买就别看,报纸都翻坏了,只是说不会真敢我们。这里也是骏园熄灯最晚的地方,晚上下晚自习回骏园的时候,总能看到报刊亭的一盏灯亮着,两位老人在灯下慢慢整理收摊。今天报刊亭终于关停了,两位老人也应该回老家了。
江南骏园送走了走后一批学生后,要关闭了,还没来得及去告别。
四年骏园,一生记忆,以后再也听不到这么好听的宿舍楼名字了,也不能在爬到631去看看住过的宿舍了。怀念这里舍友围坐吃泡面,打掩护看报纸,过天桥、打篮球的时光,谢谢骏园四年的家园。
心全思书经韬步,七月送客骏园孤。
骏园,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