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有小伙伴留言:
一直比较流行一个问句:“你的梦想是什么?”
我也问过自己,结果:竟然不知道。
瞬间没有方向和目标,那些有不切实际的梦想的人总比我迷茫要好。
真的是这样吗?
“你的梦想是什么?”这之所以会如此泛滥,大致可以归功于X好声音节目,导师一转身,基本上都会问这个问题。
我突然发现,身边的人好像对梦想这个词自动免疫了,有些还达到了“谈梦想色变”。如果现在有人和你谈什么梦想,你或许会“呵呵”,你或许也会手动翻个白眼。
为什么我们羞于谈梦想,为什么我们听到“梦想”的第一反应是:哦,你那个离我太远了,你那个太不切实际了,我好像没有梦想,等等。
梦想一词已经被妖魔化、标签化了,导致很多人都不敢提梦想了。
虽然我也不知道自己的梦想是什么,小时候说过的那些早就忘记,有些现在能想起来,也会在自嘲自己,小时候的那个梦想去哪里了。
但是我依然会一如既往地尊重每一个梦想,除非一种,就是一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还美其名曰为梦想的梦想。
先和大家先讲一个为了梦想的故事。(我很难说是否不切实际)
去年,我也任性了一回,到云南徒步,了却我心中的一个愿望,不能说是梦想,还真谈不上,就只是一个愿望罢了。从大理用了整整3天的时间徒步到丽江,然后到泸沽湖骑行,再去虎跳峡徒步了3天。(这不是重点,要攻略可以留言哈。)
在束河古镇的一家青旅,因为前后两次留宿,和掌柜,还有几个义工都比较熟悉了。虎跳峡回来后还有两天的空档,就又回到那家继续留宿了,晚上也和他们一起拼餐(就是每个人交20元,有人去买菜,一起做饭吃),除了份子钱,有两个大哥还多出钱,说是多买点菜、水果加餐,随便买点酒回来。
开饭前,得知,原来今天是其中一个义工在丽江的最后夜晚,即将结束了他在外漂泊的三年多追梦生涯。第二天大早的飞机就要回去了。我们一群来自五湖四海,有的才刚刚认识,但是丝毫不妨碍我们一起为他饯行。
期间,还有其他青旅或是店家的义工、老板过来为他饯行,聊着那些年的二、三事,从中得知:
他毕业三年多,在丽江已两年多了,到丽江前,独自行走过西藏等我们心之所想的地方,也算是一个背包客了吧。后来,走到丽江,落脚。
他做过好多事情,自己开过小店、摆过摊、开过车、做过导游,以及现在同时兼着多家青旅的义工。然而,这一切,都即将结束了。因为他明天就要回去了,离开埋葬了他三年多青春的梦想之地。
我们听他讲述着这些年发生在他路上的故事:好玩的、惊险的、有趣的,从中我感受到,他的热爱;听到最后,也听出了他的无可奈何。
现实的原因也很简单:父母亲催着他回去找老婆了,说是快30的人了,反正在丽江也没有什么正经的事业,还不如赶紧回去再找个工作、成个家。
就是这样,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我们能说他没有梦想吗?不能吧。
我们能说他的梦想不切实际吗?不能吧。
我们能说他没有为梦想在努力吗?也不能吧。
我们能说他曾经、现在、未来不迷茫吗?也不能吧。
如果他这三年多在丽江有了一份较为稳定的事业,那他还用从他梦想的世界被迫回归到我们所在的现实世界吗?
我们还能简单地说:
有梦想比没有梦想更好;
哪怕是有不切实际的梦想也总比没有更好。
其实,没有什么比什么更好。
关键还是在于看我们如何对待,关键在于最后的那个结果。
我也想要有清晰梦想,只是现在还真没有或是不明确;
我也有不切实际梦想,只是现在的我知道还不是时候;
我尊重每个梦想,同时也尊重每一个迷茫的你。
即使现在还没有梦想,或是永远不会有梦想;
即使现在迷茫了,或是很长一段时间都会在迷茫。
只是,这个真的没有什么。
有梦想,就去勇敢追逐。
迷茫了,就先接纳现状。
不管是不是有梦想、不管是不是迷茫了,都需要关注当下,回归现实。
有梦想,要实现也要有本事、有能力、有手艺。
如果只是看着梦想,不看看现在的自己,就容易眼高手低,想一些、做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最后还不如没有梦想脚踏实地的人。
迷茫了,没关系,也请先看看现在的自己,有什么能力、有什么手艺、有什么本事能在市场上兑换经济价值回来,保证生存。能做什么就先做什么,在过程中再去搭建梦想、追逐梦想。
如果你现在迷茫,请做好手上能做的事。但也请你在未来的日子里,不要放弃寻找梦想的勇气。
最后,请记得,越是迷茫的时候,越不要忘记保持学习的习惯,在过程中脚踏实地,学习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当找到梦想的那天,我们也要有能力接得住,不然也是白瞎。
[9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