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第四年“闯关”,中国A股终于成为国际领先股票指数的构成部分。MSCI决定,从2018年6月开始将中国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
一早醒来,就被这条A股加入MSCI指数的新闻刷屏了。公司里的小伙伴几天前就为此下了注,约好赌输的人手拉手围着太平湖转圈圈呢。这几年里,每到此时,MSCI是否能纳入A股的问题就成为举国上下关心的话题,苦苦追求四年,一朝牵手,想来也足以成为举国欢庆的大事了。
十三年前,我作为新人加入摩根,第一个服务的部门就是MSCI。虽说当年MSCI还是摩根的一个业务部门,但由于他们在法律实体上是独立的,他们拥有自己的logo,在香港的办公室也不在摩根所在的交易中心里。更独特的是,他们拥有Henry Fernandez----这位力挽狂澜,把MSCI从亏损的边缘带入盈利的领导者。我虽然从未见过Henry,但邮件上与他神交不少。凡是涉及人员的决策,Henry基本上都要亲力亲为,全球所有的offer都得到他那儿审批。我们这些服务于Henry的人都感觉他像MSCI这个王国的emperor。不过话说回来,我个人认为,这世上好的领导者无非两类,一类是心怀宽广,海纳百川的亲民型领导;另一类就是像Henry这样的有担当、认准自己的方向不回头的独裁型领导。当然,两类领导有共通点,那就是他们自己都必须是模范员工,有自己的独门秘籍,且都懂得识人用人。区别在于亲民型领导在组织里是圆心,其他人愿意围绕在他周围共事。而像Henry这样的独裁型领导是冲锋在前的元帅,其他人都是唯他马首是瞻。
当年服务MSCI时,我对MSCI(确切说,应该叫MSCI Barra)的商业模式懵懵懂懂,只是大概明白他们编制指数(MSCI)和风控系统(Barra),卖给基金之类的金融机构供他们投资决策之用。总体印象就是他们在摩根的大家庭中是个另类,招聘的人员也有很大不同。由于他们主要的研究决策团队都还是美国和瑞士,亚洲这边的团队基本分为两类,数据整理和销售。我在服务MSCI期间,Henry开始布局中国。记得当年我还利用自己回上海休假期间,带着MSCI亚洲的负责人去拜访猎头,算是拉开了我们在国内创建业务团队的序幕。当时,配合MSCI在上海设立公司,HR也和外部律师事务所紧密合作,搭建雇佣框架。项目完成后,律所寄来收费单,上面列举了参与律师的工作时间和内容明细。由于这个项目基本上内部就是以我为主在参与,老板让我检查一下律所的明细是否无误。当时与我们合作的一个主要律师是老外,个人感觉她对中国也是一知半解,所以我常常对她提供的建议提出不同意见,她最终也采纳了多半。所以,看到这张明细单上的时间,我立即告诉老板,其中有一半我们的电话沟通都是我在指导她。老板二话不说,拿起电话就打给律所的大Par,没成想那位大Par也是豪爽之人,电话中即答应帮我们减掉一半的费用,那可是几万美元的价值。放下电话,我和老板欢喜雀跃,毕竟一个电话帮公司省了这么一笔虽算不上巨额但也不算太小的数目,尤其是帮Henry省钱,那也是一桩不小的成就了。很快,MSCI上海就正式成立了,初期两位销售常驻上海。我记得我们给他们的公司名称起名为"博跃",算是Barra的谐音。
后来,我调回上海,换了其他同事负责MSCI,没过两年,摩根与MSCI分家。听说公司想调Henry去核心部门,可人家不乐意,说干脆分家好了。摩根金融危机之后股价一蹶不振,可MSCI却一路高歌。直到今日,Henry还在掌着这艘大船的舵,而我们这个泱泱大国的经济命运,竟有一丝掌握在Henry手中,不禁让我忆起当年,唏嘘不已。而今天更有不少媒体大肆报导"A股入摩",想来若是有人翻译给Henry,他老人家一定会立马宣布撤销纳入A股的决定,毕竟人家早已有个漂亮的中文名字,"明晟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