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而言,Tony 老师的课作为当日的最后一堂来说唯一的“缺点”在于着实容易晚睡失眠,抓着朋友聊了到深夜,感觉捡到了了不起好东西想要分享。以下几点,我觉得很是受用。
时候未到,不必勉强。
这是可以轻易脱口而出的简单道理,可就是需要旁人道来才能被点醒。我特意去翻看了庄子的《逍遥游》,反复斟酌其中的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名为鹏,鹏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积厚意谓北海之水不厚,则无可养大鲲;有待意谓虽说鲲化名为鹏,无大风承载也不能至南冥。初入职场的新人多数承载着诸多抱负以及对未来的希冀踏入职场,我也是其中一员,在这幅蓝图还滴点未沾若干实际工作酸甜苦辣的痕迹的时候,我的关注点可能太多在于“抱负”以及自我绘制的蓝图上,自我反省有些许求功心切。今后当我脑袋中冒出“远举”的念头,莫要怪怎么无大风承运,需自省其身是否已经由鲲化名为鹏,是否承受得起这大风。需厚养,踏实,时候未到,不必勉强。
尽管去受伤害吧,使我痛苦的必将使我强大。
在听到职场前辈平静地说出“尽管去受伤害吧”这样的激励的时候,触动很大,仿佛有个声音在告知初入职场小心翼翼的新人:“勇敢一点,跌倒了,拍一拍爬起来继续吧”。同样想起有句话在很多时刻给我注射过继续前行的能量:“为什么你觉得生活如此艰难,因为你在走上坡路。” 以后也请同样告诉自己:勇敢的走上坡路。
完美的人 vs. 优秀的人
公司关于新人的培训过程中有个对于个人特征认知的小测评,我的类型偏向于分析型。当然这个类型划分的目的并不是粘贴标签或者决定行为模式,而是一个自我理解的工具。分析型的人易出现的一个问题是:容易太专注于细节,些许时候爱钻牛角尖。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某一细节上消耗太多,过于追求完美状态,就有可能埋头太深而忽略全局。所以在那条完美的“直线”和优秀的“曲线”对比在白板呈现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活得太“直”了。不论是专注某一技术细节忽略整体架构,还是演讲中陷入某一话题的讨论造成时间不足而遗憾收场,这些小事在向我敲着提示铃声,告知我正视在自我缺点以及努力提升。一个优秀且易相处的人必将是一个丰富的人,完美的人或许很难在预定的“直线”被截断去路时获得成功,但相对而言一个优秀、丰富的人可选之处就多些。
问:“我们该读什么书?” 答:“任何。”
在其位,谋其职。身处一个行业,了解这个行业相关的任何东西是必要的,所以书本和搜索引擎能够获取的知识莫要反复劳烦别人。在众多书本中也应该区别快消类和值得反复翻看品味的营养品。论语、孟子等是大识,读过,但想想也算是没有读过,现在值得再翻翻看。
以及,
会努力试试“活的纯粹一点”,那样会幸福一点。
公车上“调戏”了一下贤二小师傅,似乎还没能轻易和它处在同一个频道聊天,多数答非所问或者不解其意。不过也为这种新颖的人工智能应用模式惊叹。
同时也开始了与身边重要的朋友更深层次的交流,从他们眼中认识自我,知道我不知道的事。
希望我能在以后走太多路后,偶尔停歇,环顾一圈在看看这些道理,能够产生新的理解,或者,在我迷茫的时候给我一木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