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两天收到了大师傅的一份礼物,是得到每天听本书的VIP年卡,心里着实欢喜。
几百本书7*24小时随心所欲循环听,就像把我丢进了开架的私人图书馆,想听哪本点哪本。既少了“此书已借阅”的担心,也没了“已到借阅上限”的封顶紧张。
但,欢喜之余不免又产生了一丝焦虑。
貌似每本都在向我猛劲挥手“来来来,我是你最需要的”,我一时竟不知如何招架,应接不暇。更可怕的是,想到还有新书不断扑面而来,我就头皮发麻。
那种心情,就像从自助餐盘里忍痛放下了龙虾,艰难拿起了帝王蟹,旁边又端来了肉肥色透的海胆刺身。
我察觉到一丝焦虑在隐隐作祟,但敢肯定这不是我独有的感觉。
因为看见朋友圈里各种打卡补习班的如火如荼,知识付费用户的持续上涨。
我知道,我并不孤独。
2.
我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知识焦虑是这个信息爆炸时代的特有疾病。
这其中蕴含的潜台词是:海量知识是引发病症的根本原因。
可是,真的是这样么?
我们焦虑,是因为知识太多了么?
知识总量毋庸置疑是在巨额增加,知识产生的速度也借由互联网的发展而突飞猛进。
为了搞清这个问题,咱们把时间进度条往前调调,回到大学时代。
那时的知识也不少,想想图书里浩瀚的书籍,我想面对它们的时候,你是不至于会坐立不安,心慌气短的。
因为你知道,你既不需要,也不必要把它们都学完。
不经意从埋头苦坐的学霸们旁边擦身而过,你非但不会有落后的惊慌失措,还可能会对他们噗之一鼻,心想“呆子”,还不如参加社团找点实习来的有用。
就算偶有让你倍感焦虑的时刻,大多也是临近期末的考试。凝望只字未读但又决定着你GPA成绩的教科书,听着时间往前奔跑的嘀嗒,感受着怎么奋力也追赶也来不及的慌张。
但考试完结,轻松而至,你又会回归常态。
所以,这样看去,你会发现知识的数量(无论是绝对数还是增速),都不太会是引发知识焦虑的根本原因。
而更有可能的原因是:
1)当你一夜醒来,发现原来没用的知识一下子有用了。因为它们不仅直接变钱,还可以变成很多钱。
大V们告诉你风口来了,你的直觉也在催,快快快,趁大爷大妈没进场前赶紧入市收割一笔。
2)随着新知识的不断涌入,你自己原有的存量知识占比在不断稀释。这意味着你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竞争力自动削弱。
躺着都会中枪,这是所有人面临的共同现状。
3)互联网成为了所有行业的基础公路,行业形态的重塑直接影响到了职业形式的变化。而你也许还没有调整出新的姿势去拥抱未知。
时间在争分夺秒的走,而你本能的应激反应就是赶快学。
别人在学而你不学,就等于落后。
那么多知识该学什么?有问的时间都学了好几页了。
学的知识真的有用么?无用亦大用,以后就用得上了。
学习从来没有像如今获得过如此高的殊荣,而你唯有焦虑,仿佛才对得起这个时代的看中。
3.
说了那么多,不学不行,学也焦虑,那我该怎么办?你倒是快点说给我听啊。
是啊,我们究竟该如何对待知识呢?
莫慌,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知识。
一般认为,经过数据真实、信息加工再到实践论证一套科学流程走完,才能算得上知识。
这也是柏拉图提出满足知识的三个条件,即被验证过、正确的,且被人们相信的。
但这个理解更准确的说是科学知识的定义,而不是知识。
因为你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貌似我们出于本能就会的知识。比如手靠近火,我们会自己保持合适的距离避免被烧伤;还有些是我们从小耳濡目染就习得的。比如我吃饭会用筷子,会握手向别人问好。
所以,在这里我更喜欢引用哈耶克“分立知识观”里的定义。他从存在方式的角度,把知识定义为两类:
一类是已经被组织起来、可以清晰描述和表达的知识;
另一类则是难以清晰描述和表达且具有情境性的知识。
前一类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科学知识。
而后一类则是和拥有者的个人成长经历、教育背景、体验能力等现实处境紧密相连的知识。它们具有强烈经验性,无法传递和积累。
说白了,就是我知道的有些知识你可能你并不知道,对我有用来说很有用,但我告诉了你以后,你拿回去用就不一定灵了。
这样的划分就把那些隐藏在不同个体身上的经验或智慧,也包含到了知识的范畴。
而我们每个人身上,不仅有科学知识,还存储着独一无二的个体知识。大家的知识不是大于小于的关系,总有那么一个部分,互不重叠。
所以,对于知识,我们要学。
不仅要学科学知识,更要学个体知识。
4.
爱因斯坦说,如果想要不一样的结果,就不应该按照原来的方式做事。
所以,对待知识的态度、学习知识的方法,我们又不能按原有模式去复制黏贴。
先说对待知识的态度。
大家常说多多易善,意思是学到的越多就越好,或者多学无害。
这种说法暗含了一个假设。
即:拥有更多知识=获得更好的生活。
这种思维在物资匮乏的时代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换到了时间有限,没有明确学习目标的情景下,我们可能就会陷入一种无止境的追逐模式中。
因为知识是无止尽的。
只要你想学的心在,知识就在,脚步就可以不停。
而你学着学着也许就分不清,到底是提升实力的需要,还是追求心理满足的行为艺术。
因此我们需要把假设修正下,变为:
更好的利用知识=获得更好的生活。
把重点转到“如何把学到的知识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而不是追逐更多的学习动作。
相应的,对于“如何学习知识?”,答案就显而易见。
那就是:使用知识。
举个例子,我们都学过牛顿第一定理。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除非施加外力,否则原有状态不会改变。也称惯性定理。
你是否想过怎么用它们解决你生活中的问题呢?
是否有想过拖延症就是你维持已久的一种惯性状态呢?
是否有想过用它们来治疗你久治不愈的拖延症呢?
是否有想过如何施加点外力来帮你改掉这种惯性呢?
再比如你知道为人友善。那你该怎么用呢?
你有想过如何在生活中表现你的友善呢?
有想过哪些举动是可以向你的亲人和朋友做的呢?
所以,如果你不使用知识,就算是储存在你大脑里硬盘里的,也不过是一堆观念,一个个抽象概念而已。
你并不拥有它们。
5.
我记得前些年,有一种火爆电视购物的“甩脂机”。
就是那种你往身上系一根电动腰带,它就帮你赶走皮下脂肪的神器。
结果呢,自然是电在流,肉在动,但脂肪却不走。
真正瘦过的人就知道,没有划船机上几小时才消耗走几千大卡的挥汗,没有三餐热量都要精准计量的严格,脂肪还是会一动不动,乖乖的趴在你的肚皮上。
知识,也同样如此。
没有学习后的思考,没有思考后的运用,那么无论你对知识多么渴望,知识长得多美貌怡人,你终究还是拥有不了它。
你买得到它们的实体,却得不到它们的精神。
反之,若是一个显而易见的知识,通过你的运用让它有了解决问题的妙用,有了不一样的生命力,那么你无疑就是这个知识的拥有者,永久携带者。
你,才是一名货真价实的知识分子。
才是查理芒格口中那个配得上知识的人。
最后,掏几条个体知识分享给大家:
1)既不用太看得起知识,也不能轻看知识。尊重知识,就是知道知识发挥的条件。
2)不用学完知识。与其没有节制的追求更多,不如有节制的去最求更少。
3)不用问知识有什么用,而是问自己你要把知识用在哪,还能用在哪,还能怎么用。
4)实在不知道从哪里开始,不知道怎么用,那就不用动。相信牛顿第二定律,等待那个外力。
最后,希望你拥有的是知识,而不是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