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来慧苑寺,这个念头纠结了好久。上次特意来却被景区门卫给拦了,不让进,只好抱憾离去。
昨日去单位加班,想想春暖花开时节去走走应是惬意的,于是约了二个同事一同前往。同事小陈姐姐家有茶山在牛栏坑我是知道的,也只有请她姐姐帮忙带我们进去,才能一慰心愿。
很幸运,她姐姐在,约好二点一十在崇阳溪桥头见,不大一会,她姐姐开了一辆白色路虎过来,看起来是很富态的一位热心人。有心的她还特意买了一套旅行装茶具和烧水壶套装,这是要郊外品茶的节奏啊,我对此行充满期待。
一路上陈女士很热情地介绍起茶山的过往,言语间满是骄傲。是哦,武夷山茶农尤其是天心村的,茶农现在谁不已经富裕起来,也才有了陈女士说的武夷山慢生活。所谓慢生活是有前提的,那就是衣食无忧。
因为是有山场的缘故,门卫都认识陈女士,车子也得以开进景区核心区。停下车时,一株开的烂漫奢靡的桃花仿佛在迎接我们。边上巨大的石崖飞下流瀑,细细长长击石迭岩飞奔而来,宛如玉帘。往左侧小石径拾阶而下,一架逼仄石拱桥横卧溪上,桥下怪石嶙峋,流水潺潺。一路上苔藓满目,不是挂满茶树就是紧贴巨石,历史沧桑感油然而生。这样完好的生态出好茶那是必然的,慧苑坑的水仙陈女士说就是同村村民拿货也要8000,这个价格已经不是一般人能够接受的了。陈女士指着路畔那些十几年的水仙说就这个也要二千左右一斤,那些有枞味价格的就相差悬殊了。我瞥一眼那矮矬矬的水仙,又望了望不远处山岩下的高枝水仙。不由的感叹同系江湖名门,居然也有贵贱高低。
石径随着溪水时而出现,时而又是曲曲折折在山石中穿越,坑涧之间难有平地,前辈辛劳垒石为田,修竹茂盛之处平坦开阔之地以前应是村民故居之处,现在武夷山景区早已将他们迁移出,所以明显可以看到那些大片平坦开阔地种植的水仙或者肉桂树龄不长,而边边角角难有规整之处则茶树尽显成熟稳重,岁月沉淀下来的稳重透过开水的冲浸变成茶客的记忆,而难以自拔。这是天人合一的生动实践,也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融合。
不远处山岩下飞檐封砖应是我惦记许久的慧苑寺,我兴冲冲地往小路上走,不想被陈女士叫住,让我走大门,更有感觉。原来我走的路不错,但是后门的小路 。折回大路,沿着溪水再走约五十步,庙宇的建筑墙脚是麻石垒起,临河而建,其间留出二尺石板路,整个外墙巍峨耸立,挺是壮观。
又是一座石拱桥畔,寺名应是新建后挂题的匾额上。我信步进山门寻石梯而上,感觉这大雄宝殿应是换了位置,旧时不应如此摆布,与印象中的风水格局并不相符,我问同行的地仙怎么看这个风水局?地仙四处打量山水,随我仔细查看四周群山,也觉得大雄宝殿应在左侧南北向,残存的建筑有介绍是清乾隆60年建,但我见遗址应该范围更大一些,最初的建筑群也不是现存的这么一点,现有的不过是盛极之下的哀荣。
你有多热爱就有多失望,我经常走访宝刹胜地,也常感叹世事无常。慧苑寺亦不例外!
陈女士在寺庙门口竹林平地上摆起茶席,三泡茶叶放在那问我要喝什么?陈女士我其实去年就久仰大名,她做的茶有一款是状元,所以她的茶无论哪一泡都是极品。不过由于匆忙她只带了瓷壶,没有带盖碗。坦白说我更喜欢用紫砂茶具泡岩茶,可能是先入为主的偏见吧,这一泡水仙没有喝出应有的味道。换了老枞水仙,才依稀找到一点感觉。
我没有去深究如何忘记名相,也不知道香客焚香礼拜所求何事。暖暖的阳光下,四遭生机盎然,一派早春风情,喝着心仪的茶,放空着自己。或许茶就是酒,而名相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