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书会让一个人充满力量和使命感。你想为这个社会解决什么问题,这才是做一件事时最重要的出发点,而不是说你会什么。
2.一个人在学校学的知识往往无法与社会很好地衔接。如果一个人没有自学能力,不能快速地通过阅读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与能力,他很快就会被社会淘汰。
3.永远不要对一个你没有了解过的事物说“不”。如果轻易拒绝,不经意间,说不定你已经错过了一个宝藏。
4.在大学里真正能够给你带来帮助的东西,是你读的那些书,那些你自己去图书馆借来的书,它们是能够浸润到你的身体当中的。
5.一本书在每个人的生活中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同样一本书,有的人看重的是这一部分,有的人看重的是那一部分,它带来的启发、安慰或思维升级都可能完全不同。
6.当一个人把自己的学习和成长当作别人的责任的时候,你会发现他成长得非常慢,他永远在怀疑,永远在排斥,永远在挑剔。
7.我读书的习惯是,从头到尾读下去,不记笔记,也不查资料,甚至有不认识的字也不去管它,看完后过几天再回忆。这时候大脑是警觉的,处在高度兴奋当中。这就是二次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非常紧张的,而且是不容逃避的。在读书的时候要尽量保持阅读的流畅性和快感。
8.不是因为我天生如此,或者智商超群,而是因为脑子里装了很多背景知识以后,再去吸收新的东西的时候,我会觉得很简单。
9.正常的阅读,你需要用眼睛看文本,大脑需要解读文中的信息,然后大脑需要对视觉信号进行识别,识别后解码,解码后传输到神经元,通过神经元储存起来,要用的时候再把它拿出来。
10.知识不是零和的。当我拥有一方面的知识,并且让更多的人也拥有这方面的知识时,知识的效用就变得更大。
11.大局观是说,你拿到一本书后,要一步步地分析:
• 这本书要解决什么问题?
• 它的使命到底是什么?
• 它是怎么论证这个使命的?
• 它提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假设?
• 怎么验证这个假设?
• 推理的过程是什么?
• 怎么获得这个证据?
• 最后我们能得出一个什么样的结论?
• 这个结论对我们每个人有什么意义?
12.用伤害或者贬损他人的方法来开玩笑,是糟糕的幽默;用自嘲和反省的方式开玩笑,是高级的幽默。
13.知识也在不断地被淘汰、更新。“Keep learning”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14.邓宁-克鲁格效应的核心就是你经常不知道自己该知道些什么,不知道自身的不足之处。有的人只读自己能“够得着”的书,这样容易只停留在自己认同的那个层面。
15.遇到读不懂的书,你可以先读一些跟这本书更接近的书。
16.一本好书也是这样。它一定是在试图帮你从痛苦的、复杂的、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当中,探索出一条好的路径,让你能够看到希望,看到解决的方向。
17.只有生活阅历足够多,才更有可能发掘出突破的机会,才能让你突然意识到,在某件事上自己怎么这么幼稚,你对于某件事的观点竟然是完全错误的,所以被别人批判。
18.你在读一本书的时候,首先应该弄明白一件事:读完了,问自己,这本书要解决什么问题。
19.一本书的背景知识,能够帮助读者开阔眼界,让人们了解一个理论的前沿研究状态是什么,从而间接地认识到这本书的价值。
20.什么才是一本书真正有价值、值得记录的内容呢?
1. 当你感觉概念被清晰界定的时候,一定要记下来。
2. 当你感觉问题很严重的时候,要记住它。
3.当你感觉某种解释令你很意外的时候。
4.当你看出递进关系的时候,这部分很重要,值得记录。
5.当你看出转折关系的时候,要留意转折后的内容。
6.不同侧面彰显书籍内在价值。
7.当阅读的时候感受到心灵冲击。
8.书中的奇闻逸事,增添讲书的趣味性。
21.讲书的过程一定不是念原稿,也不是删节版原稿。讲书是再创作的过程,是用自己的语言使它通俗化以便于大家理解的过程,所以你可以加入很多创作的东西在里面。
22.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当中,你会发现,每个分支上写的字并不多,但是每一个字都能够提醒你一大段的内容。
23.我绘制思维导图通常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准备工具
A4纸一张、黑色水性笔一支。
二、绘制技法
1. A4纸横放。
2.主题写在正中间。
3.用线连接。
4.纯文字型思维导图。
5.一般写7~10个主分支(如果有比较琐碎的知识点,可以单独在纸边记录)。
三、在绘制该书思维导图时主要有两种思路
1.根据书本的章节结构进行划分。
2.根据自己读完之后所理解的内容进行重新解构(这个方式更难,更考验一个解读人的水平)。
四、我构建思维导图的语言有两个特点
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2.有自己的解读逻辑
作者写书有自己的一套逻辑,按照部分、章节进行排列。但是我可以根据自己对于书籍的理解,进行重新解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