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此诗,真勾人心中深情。秋思,秋思!四季轮转秋又至,子美白露思故里,月光还是故乡的明亮。长夜难眠,我思绪万千,子美思乡之情让我颇感同身受。余光中先生曾有言:月光还是少年的月光,九州一色还是李白的霜。我自然比不上太白《静夜思》的浪漫深情,无论何时,月色确实温柔九州各处。而深得我心的月光仍然是温柔我年少的故里那一片。
那一片月光,时而圆,时而弯,时而暖,时而凉,偶尔调皮,多数是安安静静的。就那么待在小山村的夜空,整整待了十年,陪着我,温柔了我的年少。她所有的容貌我都有幸得见,她所有的变化我都能用心感受到。
那一晚的月光我仍记忆犹新。白白净净,明明亮亮,无任何物质掺杂,铺在这一条小路上,通往儿时玩伴家的小路上,我们给她起名“月光小路”。这是我们窜门的必经之路,晚饭后相约,静静地看月亮从远处的山坡爬上来是我们年少的乐趣,看她慢慢爬上对方的小手,而后亲吻我们的小脸。那时,我们一起谈笑嬉戏,兴奋得毫无困意。月下天堂,我们有聊不尽的话。玩伴曾说:“这里的月光可真美,不知外面的月色如何,长大了我要去看看。”如今,年少的玩伴皆分散,天各一方,无法打听她们的消息,不得音讯,无处寄书。虽然依旧沐浴着九州的月光,最美的还是当年你的仰望。我想,“月光小路”旁的野花儿还是那么香,因为它沐浴着故乡的月光,大概野花丛中的鸣虫还想在月色里听到我们的笑声。也许月光有心,记得我怕黑,还如当年一样,调皮地躲在大树的另一边,故意没把月光小路照亮。
那一晚的月光我仍念念不忘。圆圆的,像恬静的少女,而后朦朦胧胧,有些许困意。我趴在房间里的木窗前,窗边有一盆奶奶养的海棠,花叶扶疏,上下错落,花开正红艳,我问奶奶:“为何今夜的月又大又圆,她把光泽都洒在海棠花上?”奶奶回答:“也许是怕海棠花睡着吧。”那时,我不解其意,后来读到苏子的《海棠》,才得知一二。“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那晚也是,袅袅的东风吹动淡淡的云,露出那圆圆月,月色也是淡淡的,一直照着海棠花。我想月色定是陷落海棠的美,才流连不去。花好月朦胧,人倦海棠红。夜已深,我的困意来袭,听着奶奶唱的“月光光,照地堂……”我缓缓入睡。月温柔,如同奶奶的歌谣。
那一晚的月光我仍铭记于心。缺了一小块,那是大弯月,皎洁如水,朗朗的,又安安静静。农忙时节,农人自然是忙的,黄昏去了夜色来临。年少的我挽起裤管,跟在父亲身后,小手轻插绿秧苗的水田,是我们在月色中留下的任谁也无法磨灭的痕迹。“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低着头插下一把把青秧,我看着水中如墨夜色的倒影,看着镶嵌在墨夜里的明月。时间一点点过去,水田便也插满了青秧。我拎着小农具,跟在父亲的身后,皎皎空中,故乡月一轮,颇有陶渊明的带月荷锄归之感。光轻轻落在父亲的头上,肩上,背上,温柔了岁月,温柔了时光,照亮我们回家的方向。就这样,辛苦的农忙也要过去了。
月,故乡的月,新月如眉弦月弓,血月犹如红灯笼。月在树梢头,月映水中空。月的千姿百态都在我的心中,因为那是故里的光。夜里看似一个人孤独,可我的思念正在狂欢。
后来,离开故乡,去流浪,闯荡,对故乡的情起时,又一往而深。也许,海棠今年开了明年又红;听说,屋旁的香柚花浓使人头晕,中秋结的果实又肥又硕,后来,它年年花开却不再结果。也许,去年的秋雨今年也滴在院里的水缸;听说,梁上的燕子去了不再来。只有月光,年少的故乡,故乡的月光,在我心中不曾改变,故乡月年年望相似,我知故乡月待何人。
幸好,回忆是忠实于我的,无论我将去往何处,见识过多少月光,故乡的月色还是一如既往的明。无心者的月千篇一律,有心人的光独一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