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小时候的生活,如果说要说最有意思的,那毫无疑问,当然就是“玩”啦!就像那首《童年》里唱的:“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游戏,是童年最难忘怀的记忆。
一起听着这首80后的《机器铃砍菜刀》,来回忆一下吧(什么时候也给70后写首歌哈)。
在学校,学习之余,见缝插针,总能找到玩耍的机会。
下课十分钟,抓紧了,也能玩得风生水起,暂时把上课时的小烦恼抛到九霄云外。
女孩子常玩的抓子、跳绳、掷沙包。
●抓子
四个石子,大小匀称,圆润光滑,是女孩子们从谁家盖房的石子堆里耐心地找出来,在石板上细细打磨得圆溜溜的。
随手抛下,轻轻拈起一粒,可不能碰住别的子;抛起,同时赶快捡起第二粒顺便接住落下来的第一粒;依次抛起,捡起第三、四粒;OK,第一关通过。
第二关难度加大,先捡一粒,再一次捡起两粒。考验撒子的技巧,能不能把其中的两个子撒得很近,捡的时候就容易些。
第三关,要小心地撒出三个凑一团的,再把子抛得高高的,手要更轻快地把三个子同时抓到,还要接住抛出的子。这一关不太容易,小孩子的手小,总是会很容易地漏掉一个子。
三关全过,进阶:把四个子全部抛起,并用手背全接住,再抛起,用手一把抓住,抓不住的,就算失败,从头再来。这一关更不容易,很多人都会败下阵来。
在印象中,“抓子”的游戏,永远都是心灵手巧的女孩子占上风。
用现代教育学的眼光来看,这个游戏很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训练手指的灵活性和手、眼、脑的配合,促进大脑发育,真不错。
●跳皮筋
几个女孩子积攒的零花钱凑到一块儿,你两毛我三毛的,偷偷去供销社买皮筋。那种皮筋,是做衣服用的真正的橡皮筋,黑色的,很结实,弹性也很大。一般要买上个五六米,才能连接成一幅像样的皮筋。
五六个要好的女孩子,分成两拨竞技。跳皮筋的花样繁多,等级不同,有撑到脚踝、膝盖、腰部、腋下的,不同的等级有对应的不同技巧。一边跳皮筋,一边还唱着歌谣:“123,321,1234567;马兰开花21;256,257;28、29、31……”“一朵红花红又红,刘胡兰姐姐是英雄……”“董存瑞十六岁,参加革命游击队……”有些女孩子很厉害,玩得很溜儿,说起来其中门道,简直可以抵得上一部武功秘籍。
●掷沙包 ●踢毽子
心灵手巧的妈妈们,晚上忙完了家务,从针线筐子里翻找各种颜色的布头,精心裁剪,为女儿们缝制沙包、毽子。
沙包六个面要用哪几种颜色搭配才鲜亮,针脚小一点才不会把谷米漏出来,转角处要出成圆圆的优美的弧度,要装进去多少谷子、玉米、谷糠,妈妈们心中有数,做成的沙包有大有小,却全是方方正正溜光水滑的,像是暗中的一场手艺大比拼。
至于逢毽子,要用两个一样大的铜制钱,中间再夹上两层布做成毽托。
插鸡毛的管子要用尽可能粗的鸡毛管(得用大公鸡身上最粗壮的大羽)——据说用鹅毛管最好,又粗又结识。
剪一段羽毛管,约4厘米左右,用大针把里面的杂质挑出来,再把下半段剪成均匀的四瓣,紧紧地缝在毽托上。
鸡毛也是很讲究的,得是五彩大公鸡大尾巴之前的羽毛最好看,还得够三寸才行。鸡毛最好要“活 的,即从活公鸡的身上拔下来的,这样的鸡毛,据说用手抹煞几下,往墙上一贴,可以粘住不掉。聪明的妈妈们在过年过节要杀家里的大公鸡之前,就瞅好了,先拔了能用的好看的鸡毛,仔细地夹在平时用来夹鞋样子的杂志里。
最后,在毽管里均匀地插上五彩的羽毛,鸡毛的末端,黑中闪着红、绿、蓝、黄等各种炫目的光泽。一只漂亮的毽子就做成了。在阳光下踢起来,亮丽的羽尖,雪白的绒毛,毽子成了一朵五彩的花,在空中上下翻飞。
踢毽子,据说也有很多章法,什么“扬、拐、尖、托、跳“等等,是用脚的不同部位来踢的,灵巧的女孩子能连续踢很长时间不掉,也能玩好几种花样。
总之,女孩子的游戏讲究的是轻盈、灵巧、好看。
我小时候身体弱,动不动就生病,爸妈不让疯玩,这些游戏也就是个菜鸟级水平,往往一上阵就牺牲。大家玩的时候,眼巴巴地看着,心里像猫抓,真想痛快地玩一玩呀!可是我怕人家嫌弃我太菜,不肯和我一班儿。
我侄女瑞峰,是一起玩大的,玩这些都是高手,大家都争着和她一班儿。她在玩伴中很有权威,老是护着我说:“看看你们,都是玩玩怕啥的,我和我姑一班儿,不来可别后悔!”每当我一上阵就牺牲的时候,她总拦着不让别人埋怨我。
后来,小伙伴就想出了绝妙的主意,分班玩的时候,就叫我当“尖儿”,也就是我一个人算两班的,每班都能玩。大家玩得更公平了,我也多了锻炼的机会。
男孩子,就不一样,他们要玩力量型、更具竞争性的游戏。
●斗鸡
扳起一条腿,一手拉着裤脚,一手扳住脚踝,呈三角形,单腿蹦着冲杀,用膝盖去攻击对方,若对方腿被“斗”下来,双脚落地,则赢得战斗。一般两人互斗,也有群体PK混战的 。这大概是最激烈最有男子汉气概的游戏,男孩子玩起来就跟打了鸡血一样兴奋,斗的人咬着牙鼓着劲儿脸憋得通红,看的人加油助威吆喝不断,喊杀震天。谁要是能赢到最后,大概就像比武大会夺得了武林盟主那样霸气,享受着其他人羡慕又嫉妒的仰视。据说盟主高兴的时候还会私下传授一些招式,比如泰山压顶、凌波微步、挑滑车之类的,偶尔还会示范下如何实战操作。
●打弹子
小男生们有固定的地盘,教室后边的一排大树底下的泥地上,早就挖好了几个比弹子略大的小洞。几个人蹲在一两米开外,拇指弹射,将弹子朝小洞弹射出去。距小洞近的便抢得了进洞的先机与优势,谁的弹子最先进了坑,谁就获得最先“弹”其他弹子的权利,只要用自己的弹子把伙伴的弹子弹飞,就会赢得一个弹子。
男孩子们玩得多了,手感好了,就总结出了规律:玩弹子,必须“稳、准、狠”;拇指“弹”的力度要掌握好,用劲大了,容易偏,打不准。
●打陀螺
男孩子们会自制陀螺,他们用刀一点点把小木块削成陀螺,从木匠那里讨来废砂纸,耐心地细细打磨出一只光溜溜的陀螺。再找根小竹竿,几段绳子或布条,麻利地编织出一条鞭子,于是,村子的道路上、平地上,就不时响起打陀螺时“啪啪”的鞭响。
●摔“面包”
和80年代小孩玩的拍画片类似,拿烟盒纸或者旧的书纸、报纸、作业纸,折成长条形,进行多层折叠,叠成的“面包”分正反面,正面呈“X”状,背面则是平的。叠“面包”是很费纸的,据说“面包”越厚越不容易翻起,往往一个旧本子叠不了几个就没了。
一下课,男孩子们便揣上自己的“面包”冲出教室,找到一片空地,一番剪刀、石头、布的决战之后,输的那个人先出一个“面包”做底,其他人用自己的面包去打底,谁能把地上那只“面包”打翻过来的,那个“面包”便归谁了。
玩着玩着,有聪明的男孩子,就会开动脑筋使劲想,为什么自己老是输呢?哦,是不是自己的“面包”比作底的那个“面包”轻呀,于是,便想办法增重,换厚纸、画报纸,还找来家里不用的废薄铁片塞在纸里折叠,这样一试,果真能赢!不过这个秘密没有多久也别别人探知了,他们也用同样的方式给“面包”增重,这样要打翻别人的“面包”也就不容易了。
还有一些聪明的孩子,想到借助风力来打翻别人的面包。他穿上大衣服,或者把纽扣解开,轮圆胳膊向地上摔,借助衣服兜起的风力,“呼”的一下,把别人的“面包”给打(扇)翻了。
高手的书包里往往装着许多战利品,当然如果上课叠面包或者回家写不完作业,就会被家长或老师一锅端——全部没收。妈妈会骂他不好好学习,会当着他的面恨恨地把“面包”塞进灶台,让他看着自己辛辛苦苦赢来的“面包”付之一炬;而他,可能会伤心得一天都不吃饭,好几天都不理妈妈。
上体育课,也有很多玩的时间。
●跳绳
老师会让孩子们跳大绳。挑几个个子大的强壮的男孩子轮流摇绳,其他人排着队在绳圈中跳进、跳出,变换花样,也可以玩“追鱼”(追逐赛),很有意思!
大家还能够边唱边跳:“小朋友,掐掐腰;小朋友,摸摸地;小朋友,转一圈;小朋友,下去吧……”跳的人也就得做出相应的动作,做错了,就腰去代替摇绳的同学。
跳小绳,一个人变换各种花样,也可以带人,有的同学跳得好可以带3-4人,也很壮观。带人玩也能唱:
“谁坐我三轮车?”
“我坐你的三轮车,多少钱?”
“三毛钱”
“给你一毛行不行?”
“上来吧!”
于是就跳上去,跟着跳……
这大概就是最好的教育——砍价砍得够水平!
●冲关
玩的人分成两组,每组人手拉起手,拉得紧紧的,中间隔出七八米距离。领头的剪刀锤子布决出胜负,胜的一边就一起喊着口号,好像是喊的是:“天上扑腾腾,地上纺麻绳,麻线找不着,叫你过来挑,挑谁?”对方于是大叫:“某某某” ,某某某就开始全力冲向对方阵营,如果把对方的手冲开了,就获得胜利,可以挑走对方一名人员;若冲不过去,就只能被俘虏成为对方人员了。
大家讨论总结出的诀窍是,冲关要挑对人,冲哪里?冲比你瘦弱的人,说白了就是谁力气小就欺负谁。
这大概是在游戏中告诉你优胜劣汰的原则,弱肉强食,从来都是铁律。
●丢手绢
这个大家应该很熟悉吧,不多讲,自己去回想。
●老鹰捉小鸡
有一次,两个老师来带我们一起玩儿,一个扮老鹰,一个扮母鸡,真把大家玩疯了。
要是赶上下雨下雪天气不好,院子里没法玩儿,教室里又拥挤,大家也能找到玩的办法。
●开交(翻绳子)
女孩子就会从书包里拿出一根线绳,两个人一块儿玩儿开交,线绳系成一个圆环,在两双手的十指间变换出不同的花样儿,有风车、面条、降落伞、火箭等。
男孩子则会学着下军棋、象棋,没有棋盘的就在大作业本的背面画格子,拿小纸片做成棋子。
这些游戏,都很考验孩子的思考和创造能力。
●滚铁环
就连放学,男孩子也会滚着铁环一路玩儿回家。
一群小孩儿,手里拿着铁钩子,推着铁环奔跑在路上,铁环随着路面,有时走直线,有时拐弯,时急时缓,欢快地转着圈,哗啦哗啦响成一片。铁环仿佛被他们俘虏了,乖乖地,听话极了。
放学回到家,等小孩子做完了作业,大人们下地回来开始做饭,孩子们吃过饭又聚到院子里或者麦场里玩。
●指星星过月
我们最喜欢在夏夜的月光下玩这个游戏。A负责用纱巾或者双手蒙住B的眼睛,其他人不能说话但要做出各种人物的动作从B跟前走过去,A向B描述走过去的人的动作:“指星星过月,跳舞的人走过去了”……“扫地的人走过去了”……B要猜走过去的人是谁,猜对就赢了,被猜出的人就要被蒙眼睛了。
前面的人做过的动作,后面的人就不能再做了,人多的时候,玩起来就太考验人了,往往是跳舞的扫地的写字的读书的洗衣服的锄地的飞着的蹦着的瘸着的等等等都过去了,想不起来自己该怎么过去,于是乎,为了游戏而舍身,抠着眼睛鼻子做着鬼脸过去的,抱着背着爬着过去的,翻着滚过去的,丑态百出,简直能把人笑死。
我只想说,这游戏就是一种拓展思维训练,谁想的?真好!
●捉迷藏
这个大家也都知道。房子角,门后面,大树后面,都太普通了,很容易被发现,据说,还有人能藏得让别人到最后都找不到。
有一次,我藏在院子里新锯开的大木板后面,本来是没人发现的,可是尖尖的木刺划破了我的右手,血哗哗地流出来,一下子把我吓哭了。一群人一看血流不止,都吓跑了;大人们也都没人在家。我堂姐急中生智,想起伯母以往的法子,跑到屋子里,从被子一头的针缝里揪出一团棉花,拿火柴胡乱烧了下,一下子摁在我手上。摁了好一阵子,竟然也不流血了,她帮我擦净手上的血迹,嘱咐我不敢对父母讲。现在我手上还有一小块伤疤,就是那时留下的。
节假日的时候,除了玩以上的这些游戏,孩子们还有更多的选择。
●集糖纸、烟盒纸、画报
那时候生活条件艰苦,能经常吃糖的人家并不多,大家也就是在春节或是谁家办喜事时能吃上一些。所以,女孩子们就开始收集一张张玻璃糖纸,透明印花的,花花绿绿的。如果能有一张别人没有的糖纸,就可以炫耀一番啦,其难度,并不比集一张比较珍贵的邮票容易。很多70、80后孩子都曾有这样一本厚厚的糖纸集。
也有些孩子,喜欢收集各种各样的烟盒纸、明星画报。
●连环画(小人书)
夏天麦收的时候孩子们拾完麦子,骑自行车的小贩就会带着一大筐子的小人书来换麦子,也可以拿旧书纸来换,当然,也可以买。
拿到小人书,我们几个就看,看完了换着看,换着也看完了,就拿上一本几个人围着一起看,边看边议论,这是什么意思,那个人物画得像不像,颇有些现在教育提倡的“合作讨论”学习的意思。
爸爸曾经给我买过一整套《红楼梦》和《东周列国志》。可惜那时候看不懂,只能讨论讨论人物画得好不好。后来我看《红楼梦》中的各色女子实在是画得好看,衣服、头饰也十分多样,就拿小剪刀把金陵十二钗和小丫头们一个个仔细地剪下来,贴在笔记本上,时常翻看。后来随便翻开一张,就能叫出是袭人还是晴雯,是黛玉还是宝琴。
在那个资讯缺乏的年代,这种通俗易懂的读物,是孩子们获得知识、增长见识的仅有的几个渠道之一,是70、80后的一笔精神财富。
可惜的是,本子、小人书都没有保存下来。现在想起来,只能暗自回忆一番。
在玩耍中,孩子们释放了物质上的贫瘠带来的委屈,咯咯咯的笑声舒展了天性;在玩耍中,孩子们个个锻炼得心灵手巧,学会了与人共处,创造了无限快乐。
引用今天看到的一句话作结:“人生所有的经历似乎都不是无意义的,往事就那样蛰伏在体内,在日常的行色匆匆中隐藏的很深。可某一阵风,某一种熟悉的味道,某一个似曾相识的场景,都让我在不经意间和童年相遇”。
(未完待续,敬请关注)
点击链接阅读村子的系列故事:
我村子的故事(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