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师培训会上,每当老师们讲到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与理念时,总有一些老师以“自己面对的是农村孩子,无法实施”为借口来反对老师的理论。倒也不是老师们的理论在农村学校绝对能推行,但是农村学校不能成为搞不好教育的借口。
在更多场合之下,许多老师对于农村教育是比较头疼的,为什么呢?农村教育面临的几个常见问题:一、农村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代为照顾,自身养成的不良习惯可能较多;二、农村家长对于教育的认识不够,他们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学校教育上,在农村家庭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三、农村孩子的家庭经济条件有限,对于孩子的教育投资相对较少,孩子有可能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第四,部分农村孩子智商平平,教育起来相对比较费时费力。
这几个问题或多或少存在于农村孩子的每一个家庭。作为教师,我们几乎没有任何能力改变孩子们的家庭条件亦或替他们选择懂教育的父母,但这并不能成为搞不好农村教育的理由。根据农村实际情况而论,作为老师,我们必须调整自己的教育对策,我们不能因为面对的是“农村孩子”,就放弃对他们的高要求,要知道,农村孩子同样也要走向现代化的未来。在农村,也许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占比例很小,但这丝毫不影响孩子们以后的发展。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因为农村一些特殊的情况,孩子们甚至过早地自强自立。
在我看来,农村孩子的教育问题,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首先针对留守儿童的问题来做一个简单的探究。以我班孩子为例,班里25个孩子,几乎一半孩子为留守儿童,有些孩子爷爷奶奶管理较为严格,尚且能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但多数孩子是溺爱式成长,孩子们自身并没有养成科学的生活学习习惯。因为在爷爷奶奶眼里,孩子们只要吃饱穿暖,平安长大就行,而且明确这样表态的家长不算少,所以,对于这部分孩子的教育问题较为棘手。留守儿童,爷爷奶奶虽然溺爱,但对于父母之爱的缺失,经常会使他们闷闷不乐,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表现在学习上,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
针对这种情况,作为农村老师,我们如何来解决呢?第一,老师平时跟孩子的爸爸妈妈多沟通,有意制造线上沟通的机会。让孩子们在线上感受到父母之爱,从而点燃对于生活的热情。第二,教师在平时给予留守儿童特别关爱,让他们在班级这个大家庭中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让他们懂得父母之爱不是唯一的爱,除此之外,在学校还有师爱和同学的爱。如果能把师爱和同学之间的爱带动起来,还会在班里形成浓郁的班风,这样,每一个孩子都会在班集体中感受到幸福,而不单单是学习的枯燥与乏味。第三,通过开展班级特色活动,培养孩子们的豁达人格。比如,在我的班里,我会带领孩子们每天读国学经典,我们一起读过的经典有《大学》《中庸》《朱子治家格言》《道德经》《论语》《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笠翁对韵》等,让他们在经典的沐浴之下,养成君子人格,开阔的胸襟。第四,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有意识培养孩子们的爱好,用来寄托情感,并且根据孩子们的个性特征在班里举办个性活动。比如,班里有孩子喜欢唱歌,于是我设计了一场“室外对歌赛”,男生一首歌,女生一首歌,最后男女PK,虽然一零后孩子们唱的歌我全然听不懂,但孩子们却能够尽情发挥自己的唱功;有孩子喜欢朗诵,我就开展有关的“诗歌朗诵会”,并且通过公众号来发布孩子们自己录的音频;有孩子喜欢静静地坐着,我就利用课前几分钟,让孩子们练习“静定训练”,看看谁的定力长,这样不仅满足了孩子们的心愿,而且也大大提高了孩子们课堂效率……班里可以设计任何一项孩子们喜欢的活动,让孩子们的每一项“特长”都能得以施展,孩子们的幸福感也就不期而来。
其次,针对农村孩子家庭教育的缺失,我们可以这样做。在农村,由于多数家长的受教育程度较低,对于孩子的教育可以说全部寄托在学校。有不少家长明显表态:“孩子就教给你们了,孩子最怕你们,孩子做的不对了要打要骂,我们没有意见。”别看这几句话说起来随便,可是要真打骂到孩子们,家长会随时跟你翻脸。不过,家长不懂教育,也没关系,甚至是好事。家长不懂教育,可是作为老师的我们懂教育呀!家长明确表态,孩子的教育问题,他们是不会干涉的,这就给了我们教师更多的教育自由,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大步流星地在班里针对孩子进行各种教育策略。
在农村,你不要担心有人会干涉你的教育理念或者教育方式。当老师把一个文质彬彬的孩子交到家长跟前时,他们就认可你。在农村做教育,基本不要指望家长们会为你的教育出谋划策,但是,当你的教育谋划出错了,他们可是有目共睹的,要来兴师问罪的。所以,对于农村孩子的教育,学校教育成分更多,通过不断地了解每个孩子的个性特征以及生活的家庭背景,来展开对孩子的教育情况。
比如,在班级要开展亲子阅读,几乎没有实现的可能,怎么办?培养孩子们的自觉性,让孩子们每天养成读书的习惯,养成自律的习惯。一个人在任何阶段,把自律成为习惯时,不优秀都难。这样,孩子们做其他事情也就慢慢变得自觉,从而一步一步变得优秀起来。
第三,针对“农村家庭经济条件有限,对于教育投资有限”的问题,我们可以这样做。对于每个孩子来说,没有办法改变自己的家庭条件,但是可以改变自己的看法。城市的孩子,每个假期辗转在各个兴趣班之间,农村孩子则远远没有这些负担。孩子们在假期,可以有更多实践的机会,所有的生活实践都是未来生活的能力。真正的教育,不但要教会孩子们如何学习,更要教会孩子们如何生存,如何生活。当城市的孩子忧愁在各个补习班时,农村孩子则享受的是更多对于自由时间的“消遣”与自我娱乐。可能在他们的记忆中,童年永远是自由,是闲适,这是一个人很难得的一笔财富。在这个漫长的时间里,我们需要教会孩子们合理安排自己的假期生活,可以做手工,可以帮父母做家务……总之,让孩子们学会做时间的主人,学会更好地安排自己的业余时间,而这种能力在成人世界也是必须的。
最后,针对“农村孩子资质平平,教育起来相对费力”的问题来做一说明。教育,本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教育是“慢”的艺术。
在农村,家长们不会跟城市的家长一样,对于成绩分数过于急功近利的追求。对于孩子们来说,成长有了更加广阔的空间,资质平平不要紧,只要足够努力,铁杵不也能磨成针吗?况且,农村学校一个班级的孩子相对较少,对于个别孩子能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孩子一天天获得进步。教育的目的,不是拥有卓越的成绩,而是成为最好的自己。我经常在家长会上说一句话:“每一个孩子不一定都能成为人才,但你们都会成为最好的自己,只要愿意努力,将来的自己就能变得卓越。”
对于农村学校来说,学校、家长和社会的要求都不是那么苛刻,你要试行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也不会受到很大的干扰。
所以,作为农村教师,只要你愿意,就能开辟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因为在这“一亩三分地”上,耕耘的只有你自己。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万万不可因为农村学校、农村家庭、农村孩子的原因,而放弃对教育最高理想的追求,事实上,只要一个老师足够努力,即使农村教育也没有抵达不了的远方。
2020年4月8日